廣元青川:“四好”農村路讓大山深處換新顏

“原來都是土路,雨雪天氣根本出不了門,種點糧食、茶葉、木耳等都運不出去。我們做夢都想走上水泥路,現在路終於修到了家門口,再也不羨慕別人了,坐上客運班車1個多小時就能到縣城。”住在大山深處的廣元市青川縣騎馬鄉中元村凡其山村民楊樹生,站在嶄新的水泥路上說,農村公路帶來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
楊樹生年輕時靠外出務工養家糊口,現在年齡大了,就在家裡料理幾畝茶園和種植了1000余棒木耳,每年茶葉和木耳收成還不錯。以前村道崎嶇難行,遇到雨雪天更是泥濘不堪。茶葉和木耳銷售成了大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不能及時將新鮮茶葉售賣出去,就直接影響了茶葉的品質,價格也隨著大大降低了。
現在走進騎馬鄉中元村,看到的是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通到每戶門口,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歷史。放眼望去,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有收茶葉的、賣蔬菜水果的、賣生產生活用品的,老百姓就是靠著這條路,把鮮活的農產品運進城,將生活必需品帶回家,強有力推動了“城貨下鄉、山貨進城”。
“2022年2月,老婆突發疾病,當時因道路不暢,大雪封山,無法及時送到醫院搶救,導致她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現在路通到家門口了,到鄉鎮衛生院看病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到,如果是現在生病她應該還在……”董習富眼含淚水悲傷地說。
這條道路是從中元村委會連接凡其山的公路,今年8月建成通車,建設總裡程9.138裡,途經3個村民小組,是騎馬鄉“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示范試點項目,建成后帶動了歷來就有萬斤木耳之村稱號的中元村的產業發展,受益群眾達到200余戶500余人。
11月2日,凜冬雖至,陽光普照。騎馬鄉黨委書記衛曉鬆又一次走進大山深處凡其山。正午時分,董習富養殖場熱鬧非凡,100余隻羊正“咩咩”叫著等待主人投食。“我們剛剛賣掉了23隻,每隻約1500元,今年收益非常可觀,明年我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養殖大戶董習富告訴衛曉鬆說。
通村公路建設解了楊樹生、董習富等大山裡農民的難題,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便捷。道路未通前,有投資商看上了中元村的土地資源和獨特的高山氣候,但因為交通極度不便利,業主隻能望而卻步。道路硬化后,騎馬鄉第一時間邀請業主再次前來考察,該公司對道路的建設速度給予了高度贊揚,立即表示明年年初就來發展產業。
騎馬鄉黨委、政府也將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搭乘交通發展的快車,大力發展特色農副產品,鼓勵農民開辦鄉村生態觀光旅游。原本沉寂的村庄變得熱鬧有趣,農民的口袋越來越鼓,百姓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有盼頭。董習富發自內心地說:“咱們大山深處的老百姓真正實現了與外面世界接軌,這得益於騎馬鄉黨委政府實施的這路,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周光虎 柳菊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