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峨眉雪芽”香飄天下,茶界文化新地標

2022年11月08日14:5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峨眉雪芽種植基地。峨眉雪芽茶業集團供圖
峨眉雪芽種植基地。峨眉雪芽茶業集團供圖

自古名山出好茶,雪芽近自峨眉得。

峨眉山作為馳名中外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秀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文化底蘊,孕育出了以“釋、茶、武、藥”為核心的峨眉山特色文化體系,淬煉成了天府大地乃至神州西南的一顆璀璨明珠,讓峨眉山成為了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而雪藏於地處北緯30°峨眉山黃金產茶帶的千古禪茶“峨眉雪芽”更是以其獨特文化魅力贏得了天下茶客的好評。

何以“獨特”?隻因天造地賦人為,方有“峨眉雪芽”無窮之文化魅力。

萬千寵愛  貢茶位列十大名茶

據文獻記載,峨眉山種茶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相傳,早在秦漢之際,敬崇峨眉山茶的漢武帝,專門派使者到峨眉山訪茶,成為問茶峨眉山的第一位中國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派譴藥王孫思邈問藥峨眉山,峨眉山僧人贈予“峨眉山雪芽”,授予養生茶訣。孫思邈返回長安敬獻太宗,太宗大悅,遂將“峨眉山雪芽”列為貢茶。到了明代,各代皇帝獨崇峨眉山,先后御賜茶園於萬年寺、伏虎寺、報國寺等作為香火資費。每年春茶新摘,地方政府均將最好的新茶錦囊赦封急馳送京,作為貢品進獻朝廷。

“峨眉雪芽”自古就是峨眉山名茶中的精品,早於公元7世紀中,就以中國十大名茶的顯赫地位,著錄於茶聖陸羽的《茶經》和李肇的《唐國史補》等古籍之中,必然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贊譽。

唐代著名詩僧賈島暢飲“峨眉雪芽”后詠出了“新芽抽雪茗”的美語﹔白居易在《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詩中寫道:“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未下刀圭攪曲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汲大峨寺之“玉液泉”煮“峨眉雪茗”,贊嘆“上品善水”而絕佳也﹔南宋詩人陸游在嘉州為官時將“峨眉雪芽”與擁有“天下第一”美譽的江南名茶相提並論,寫下了“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的經典詩句,使“峨眉雪芽”之名代代相傳成為千古禪茶而彌香天下。

環境天賜  獨佔景區核心資源

說到“獨一無二”,必然要了解“峨眉雪芽”生產地的自然環境。唐代學者李善在《昭明文選注》中載曰:“峨山多藥草,茶尤好、異於天下,今黑水寺后絕岩種茶,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綠,間出有常,不知地氣所鐘,何以互更”。文中的黑水寺是魏晉年間僧肇所建,是峨眉山最早的佛寺,位於峨眉山萬年寺對面海拔1000米處的黑水村,是峨眉山景區的核心資源地,也是古今“峨眉雪芽”的主產地。

據《峨眉郡志》載:“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這座美麗的仙山,經歷了八億年的孕育,七千萬年的成長,二百萬年的春風時雨和潛默移化。在這面積達150多平方公裡的景區內,山巒疊嶂,深溝流泉,雲遮霧繞,氣象萬千。3000多種植物、2300多種野生動物,高、中、低景層各異的氣象奇觀,讓峨眉山獲得了“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和“震旦第一山”等美譽。山中許多令人叫絕的“世界之最”,堪稱“獨一無二”。

掩映在密林之間的“峨眉雪芽”茶園,一棵棵林茶共生的茶樹在霧淞、雨淞、雪霽等奇特的自然氣候守護下,吸取著多種野生植物殘枝落葉與多種野生動物殘骸及排泄物融入土壤后形成的天然有機營養成分而悄然生長。每年10月中、下旬,瑞雪普降,至來年3、4月份,有時延至5月。白雪將森林中的茶園覆蓋,到第二年雨水、清明時節,白雪才慢慢融化。漫長的雪凍期滅殺了茶園中的自然病虫害,加之雪野中晝夜溫差的原因,孕育出了高山林間茶特有的自然品質。

2007年5月,來自歐盟的有機茶權威認証機構德國QSI實驗室的專家來到黑水村,在實地考察“峨眉雪芽” 3000 多畝珍貴有機綠茶茶園之后,帶隊的麥克博士驚慕不已:“我幾乎跑遍了世界上所有的產茶國家和地區,到中國也走遍了著名的產茶大省,而峨眉雪芽的高山生態茶園是最棒的。資源和條件都是無法復制和不可取代的。”

正因如此,“峨眉雪芽”高山生態茶園當之無愧地榮獲了“中華生態文明茶園”“四川十大最美茶鄉”等稱號,成為問茶峨眉的源起點、世界研學組織的首個茶研學基地,為傾力打造“中國高山林間茶”首席茶葉品牌,創立了一個安全生態的健康好茶生產勝地。

禪全茶德  般若本味匯聚雪芽

峨眉山是中國禪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由峨眉山唐代高僧昌福禪師創編的峨眉茶道及茶道律譜《峨眉茶道宗法清律》是中國禪茶文化中的瑰寶,是對中國茶文化的一大貢獻。經過3年的准備,峨眉雪芽茶業集團精心傳承的“峨眉雪芽般若茶會”,啟航自峨眉山,緣起於千年古剎,通過庄嚴的茶會儀式弘揚昌福禪師“茶全禪性,禪全茶德”的茶禪一味內涵,再現了“焙香醉禪意,佛語入天堂”的峨眉山茶之道法真境,為茶客提供了“獨特”的精神食糧。一時間,般若茶會在萬年寺、華藏寺、仙峰寺、息心所、靈覺寺等互動交融聚氣,在成都、重慶、北京等彰顯名山內蘊,在文旅營銷大會、水產業發展大會、在新項目招商大會等展露妙美身姿。

“千年老樹低頭聞佛法,百丈眾生合掌悟禪機”。產自峨眉山核心區的“峨眉雪芽”,擁有得天獨厚的品牌優勢:茶因山而得名,山因茶而增輝,以“峨眉”冠名的“雪芽”這片樹葉,從古至今,融入了佛教名山特有的“般若”之味,成為眾多“峨眉山茶”中唯一一款在國際市場上帶有“峨眉”二字的禪茶神飲。

“一禪一世界,一茶一人生”,千年禪茶“峨眉雪芽”與眾不同、獨特的“般若”之味除獨特的茶香外,還飄逸著普賢道場的禪韻和仙山之靈氣,給人帶來對思想智慧的升華和“知行合一”的感悟,品鑒“以智導行,以行証智”的人生滋味。尋常一杯茶,如“明鏡”照亮心靈,除去雜念,追索“茶禪一味”“天人合一”的新高地。

茶葉村落   中華茶界文化地標

2020年5月20日,峨眉山市黃灣鎮雪芽村正式挂牌。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將峨眉雪芽有機茶生產基地所在地的黑水村和鄰近的木瓜村合並,首次以茶葉的名字將“千古禪茶”峨眉雪芽的發祥地定名為“雪芽村”。這是載入史冊的一天,標志著中華茶文化的新地標在中國西部、中國峨眉山落地,形成了“東有龍井村,西有雪芽村”的東西部中華名茶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聞名中外的國家級旅游風景名勝區峨眉山,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景區內的黃灣鎮15個村全部實施停耕還林。為了景區內的農民致富,峨眉山作出了在旅游冷線區域內發展峨眉雪芽項目的決定,把幫助農民種植茶葉致富列為景區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項目,每年從旅游總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用於鼓勵農民種茶,並且成立了峨眉雪芽茶葉專業合作社,幫扶茶農改造老齡低產茶園,發展高山生態標准茶園,舉辦種植、管理、焙茶等培訓班,培訓茶農,讓茶葉成為景區農民的“搖錢樹”。

作為中華茶文化的新地標,承載著峨眉山茶葉發展歷史的“雪芽村”與峨眉雪芽茶業集團同處一地,必然共同擔當起傳承發展“千古禪茶”的重任。在黑水寺遺址所在地的山谷裡,峨眉雪芽茶業集團建立了3000多畝標准化生產的峨眉雪芽有機茶生產基地,並將打造成一個集茶葉生產加工、廠區參觀、採茶體驗、禪意空間品茗於一體的茶旅融合博覽地,向中外游客講述千年禪茶的故事,讓客人們感受“峨眉雪芽”發祥地獨特的文化魅力。

文武雙全  景茗雙仙香飄九州

峨眉山是中國三大武術門派之一的峨眉武術發祥地,峨眉武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峨眉派”名震海內外。而在峨眉山,“峨眉派”不僅僅指的是峨眉武術,還包括文武兼備的峨眉茶道。峨眉茶道和“峨眉雪芽”禪茶制作技藝在傳承過程中,融入了峨眉武術的系列動作,形成了動靜結合、文武雙全的“峨眉派”禪茶功夫。峨眉茶道及“峨眉雪芽”禪茶制作技藝也被列入峨眉山市級“非遺”,展現出特有的文化魅力,在峨眉山世代相傳,名揚天下。

一座山,一杯茶,景茗雙仙香飄九州。數千年來,“峨眉雪芽”與峨眉仙山相生相伴、生生不息、世代飄香。它和峨眉山儒、釋、道文化及峨眉派武術文化等相互融合,組成了博大精深的峨眉山文化,成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中一張亮麗的名片。

作為“峨眉山茶”的典型代表、中國高山林間茶的倡導者和峨眉山康養生活的踐行者、中國禪茶文化的傳承者,峨眉雪芽始終堅持“峨眉山—峨眉山茶—峨眉雪芽”的文化主脈,堅持讓中外游客“把峨眉山帶回家” 的理念,積極開拓茶旅融合發展的新途徑,努力實現“茶文化與茶旅游”的完美結合,讓“千古禪茶”峨眉雪芽與世界“雙遺”峨眉山兩張品牌深入人心,共放異彩,聞名世界。

一片茶葉,蘊含著峨眉山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韻。“峨眉雪芽”獨一無二的無窮文化魅力,將永續閃耀,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何群)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