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安全帽,穿上黃色反光背心,一天走上幾萬步
我在高速公路工地當項目經理

十月二十二日,記者(左二)在成綿高速擴容項目施工現場體驗項目經理的工作。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郝飛攝
10月22日,星期六,朱倩還是和往常一樣,早上7點半就到了辦公室,准備開始當天的晨會。“我們做工程建設的,除了春節,一般都不過節假日。”他說,更何況現在到年底隻有70天了,要全力沖刺全年目標。
朱倩是蜀道集團成綿擴容項目TJ6標項目經理,也是記者當天職業體驗的“導師”。作為北向出川的高速公路大通道,成綿高速公路是省內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為了提升出川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打造成都及我國西南地區客貨經廣元流向甘肅、陝西等省份地區更為便捷的公路通道,一條新的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這就是朱倩所在的成綿高速公路擴容項目(簡稱“成綿擴容項目”)。
按建設計劃,成綿擴容項目將於2024年建成通車,今年底,朱倩負責的TJ6標要實現半幅貫通。記者當天的職業體驗,就從這個晨會開始。沒想到的是,大清早的晨會,只是道“前菜”。
要能“走”
每天要走幾萬步,建設標段一個個工點仔細檢查
項目上的晨會很簡單,朱倩和幾位班子成員碰在一起,把當天的任務做了個安排,10來分鐘就結束了。會議雖短,但專業術語很多,記者隻聽懂了幾個關鍵詞:加大力度,加快進度。
散會后,8點多鐘,朱倩匆匆忙忙往外走,記者趕緊跟上,在車上“拜師”請教。原來,作為一種動態管理手段,晨會每天都要開,身為項目經理,朱倩每天都要到現場看進度、解決問題。
說話間,車輛來到TJ6標的上跨二繞特大橋點位。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立交橋,既要上跨成都“二繞”高速公路,又要修多條匝道,與成都“二繞”實現連接轉換。立交橋正在建設中,從地面看過去,高高的橋墩林立,部分梁板已完成架設,橋面寬度不一,從截面看,橋面最窄處有6片梁、最寬處有9片梁。
成綿擴容項目有連續40公裡、國內第一長的高架橋,因建設復雜、施工安全要求高,分為9個標段建設,TJ6標正是其中之一。“我們在的這個點位,橋面距地面最高25米、最低10多米,全是高空作業。”朱倩說,沖刺年度目標,項目建設進入了“倒計時”,TJ6標也在加足馬力拼,該點位接下來准備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施工建設,安全第一。當天,他重點檢查現場安全,為即將開始的“全力奮戰”掃除隱患。
戴上安全帽,穿上黃色反光背心,記者隨朱倩走進工地。他邊走邊看,不時發現問題:“這裡要增設安全警示標語”“濕接縫隻拉安全網不得行,要放定制防墜網片”……安全員張府華緊隨其后,把這些都記錄在現場巡查本上,准備及時整改。
不隻在橋下,朱倩還不時走上梯籠,通過設置的安全通道來到橋面。記者數了數,安全梯籠2米左右一層,每個梯籠至少都是7層。幾個梯籠爬下來,記者累出一身汗,朱倩卻面不改色,高空作業、起重吊裝、特種設備,挨個查看完。
查了上跨二繞特大橋點位的施工安全隱患,又到清江互通看箱梁架設,到金堂高架1號特大橋看橋面鋪裝……8公裡標段,開車不過幾分鐘,而我們一個工點一個工點走,花了大半天才全部看完。“每天步數都幾萬。”朱倩笑,如果太陽大,一天下來,到了晚上,皮膚的“色號”比早上剛出門時要深。
要善“謀”
心中裝著一張“圖”,節點、進度了然於胸
記者算是看出來了,項目經理是個體力活,身體不好還真干不下來。不過走著走著,記者品出了另一種感受。
在清江互通工點,我們和工區長唐智祥碰面。朱倩開門見山:“施工組織有沒有困難?”
“沒有困難!”得到肯定答復后,朱倩接著問:“結構物施工怎麼樣?”得知最關鍵的蓋板涵有一道還沒開挖,朱倩馬上提醒,進度要加快,不能慢於計劃節點。
與清江互通相接的金堂高架1號特大橋上,正在進行鋼箱梁的橋面鋪裝施工。“這是第幾次澆筑了?”問了進度后,朱倩特別強調,“這是我們梁板架設縱向通道的重要節點,關乎年內目標的實現,這個點位的進度必須確保,按計劃目標推進。”
事無巨細都要管,尤其是關乎進度的節點,朱倩讓記者重點關注﹔如果有可能影響進度的難題,在現場就要商量,敲定解決辦法。“作為項目經理,我們要千方百計抓投資落地、抓項目進度。”工地現場,“導師”朱倩給記者上了一課。
怎麼千方百計確保進度?成綿擴容項目的投建單位蜀道集團川高成綿蒼巴公司提出“三個一”,即一張可以隨時“挂圖作戰”的藍圖、一個強化安全的講台、一體化的監管體系。在朱倩的心中,就裝著一張“圖”,TJ6標的工程概況、數量清單、安全隱患點、環保敏感點、征拆攻堅點、施工組織的人員設備等投入情況,在這張圖上時時更新,哪裡是重難點、各個工點能否如期推進,他都了如指掌,並提前就下一步施工進行謀劃和安排。
看完工點,朱倩召集項目副經理、工點負責人等,在現場開了個簡短的推進會。攤開 TJ6標的工程進度圖,金堂高架3號橋、金堂高架4號橋下的橋位示意圖上,有一片紅色。“這1.5公裡是我們實現今年目標的難點。”指著這片紅色區域,朱倩說,10月底前,預計有500米橋址用地可交付項目,工程車輛、機械設備、施工人員等,要提前准備好,一旦交地,馬上動工。
體驗心得
建設者的“拼”既要技術又要體力
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項目經理,和大家心目中的經理很不同。他們的工作,沒有西裝革履,沒有锃亮皮鞋,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倒是常態。
這是個體力活,需要跑一線、看進度、做協調,每天走幾萬步﹔這也是個技術活,工期倒排、提前謀劃,心中裝著一張藍圖。
每天,在四川的交通基礎設施“戰場”上,有很多這樣的項目經理在奔走、在奮斗。他們的拼,換來四川高速公路裡程的不斷延伸,從平原地區向偏遠山區、民族地區不斷延伸,曾經的“蜀道難”正加速邁向“蜀道暢”﹔他們的拼,讓交通基礎設施這個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內需的主力軍、主戰場,不斷有更多投資量、實物量落地。
在“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號召下,交通建設領域掀起了又一波“拼”的熱潮,朝著年底目標全力沖刺。四川發展巨變的背后,有無數這樣平凡的建設者在付出。讓我們向他們致敬!(徐也晴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