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社區開咖啡店 共建共享幸福生活

社區咖啡店成為居民休閑娛樂新空間
項目名片
在城市飛速發展中,青羊區清波社區通過盤活社區資源、招募社區“合伙人”,推動社區發展治理共建共享共治,打造屬於社區居民自己的多元新場景。
昨日,一場秋雨后的街頭有些冷清,可在青羊區蘇坡街道清波社區,一棵大榕樹下的咖啡店門前卻坐滿了人。左手捧書右手端著咖啡的大學生、聊得眉飛色舞的年輕人、下班后來小坐一會的居民……溫暖的氣息在小小的咖啡店洋溢,舒適的環境、咖啡的香氣、人們的歡聲笑語,在社區裡匯集成一道幸福的風景線。
“今天好冷啊!”“來了啊,快來坐!”看到老顧客、也是自己的鄰居呵著手來了,咖啡店老板、社區居民劉丹趕緊笑著招呼,“今天降溫有點凶,來一杯濃一點熱一點的?”親切地聊了幾句,他又手腳麻利地忙開了。
作為清波社區土生土長的居民,兩年前他還是一個大型軌道交通集團的員工,由於工作原因常常在國外出差,見識過國際大都市的繁華,也沉醉於一些小城的溫暖。每每回到自己家裡,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我們的小區生活配套齊全,但城市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美好生活還可以多一些時尚元素,比如能讓年輕人留下來的空間。”想到自己出差時,常常流連於那些漂亮別致又充滿溫馨的咖啡店,不禁躍躍欲試:目前成都許多知名咖啡品牌都偏重高端和商務屬性,希望打造出屬於社區居民自己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咖啡店。
與此同時,社區也在嘗試消費新場景營造。該社區位於成都西三環路外側,在城市快速發展進程中,正處於由涉農社區向城市社區轉型的復合型社區階段,急需一批與現代城市發展相適應,尤其是服務年輕人的新場景。
盤活社區資源,這裡打造了川西建筑風格的躬耕長廊特色街區,著力引進一批可閱讀、可感知、可體驗、可傳承的文化精品,增強城市審美韻味、文化品位,並通過場地置換服務、項目反哺微基金、股份合作等多種模式,招募“社區合伙人”,旨在打造豐富多元的社區消費生活新場景,更好服務於市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據介紹,這家咖啡店就是其成功招募的“社區合伙人”之一。
在社區的幫助下,這裡不僅定位於滿足周邊居民生活和交流等需求,還積極承擔起社區的公益活動,比如母親節,向小朋友們推出“我為媽媽做奶茶”等免費活動。疫情發生時,這裡每天都會送出飲品給一線志願者。在這裡,許多原本不認識的居民熟絡起來,許多年輕人可以在家門口跟朋友聚會聊天,大家也因此成為朋友。“這裡讓我感受到其實幸福很簡單。”居民李女士說。
記者看到,一條不過200米的沿街文化長廊,延續了川西民居的建筑風格,集生活服務與文化傳承為一體,在“社區合伙人”的持續招募下,食堂、茶社、微營地、惠民集市等豐富多元的社區消費生活新場景迅速聚集,時尚、人文、藝術、社交功能在社區逐漸呈現。居民的歸屬感、認同感也在持續上升,“社區越來越美麗,氛圍越來越和諧,我們時常都能感到,幸福生活就在身邊。”居民們紛紛表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