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蓉城一家親·永遠跟黨走——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民族工作創新實踐>>用心打造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品牌

四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創新“五六工作法” 構建各民族共建共享新格局

2022年10月14日15:1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四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面積0.4平方公裡,轄11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1.2萬人,共有藏族、維吾爾族、布依族、仡佬族等21個少數民族382人,佔社區總人口2.96%。社區深入貫徹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探索形成了“五線發動”“六大平台”的基層民族工作體系。

黨建引領“五線發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區環境

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活動。民宗局供圖

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活動。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務局供圖

發動黨員線,發揮各族黨員先鋒作用。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把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納入“三會一課”理論學習重要內容,將26名少數民族黨員納入4個黨小組,建立黨員一對一聯絡機制,實現黨組織對各族群眾聯絡的全覆蓋。通過聯系走訪、組團幫扶等活動,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發動自治線,發揮各族群眾主體作用。主動發掘培養18名少數民族群眾擔任業委會、院委會、樓棟長等小區自治組織成員,引導各族群眾在小區公共議事、自治管理等方面積極獻智出力,探索多民族小區發展治理的協商共治共事路徑,推進民族事務治理向小區延伸。

發動志願線,凝聚各族群眾正能量。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組織懂法律、知政策、講團結、樂奉獻的各族群眾組建民族聯誼志願互助小組等各類志願服務隊3支,開展政策宣傳、收集輿情信息、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等志願服務。

發動社團線,促進各族群眾文化交融。發揮少數民族群眾能歌善舞特長,鼓勵組建歌曲舞蹈、民族樂器等群眾性社區團組織11個,吸納各族成員355人,開展各類惠民演出、文化表演和公益活動等100余場,有效豐富了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發動服務線,樹立各族群眾主人翁意識。建立居民互助服務機制,積極為各族群眾解決就學、就醫和養老等實際問題。在開展高品質服務的同時,教育引領廣大被服務對象成為社區服務力量,各族群眾全部成為社區黨組織的堅定支持者。

創新搭建“六大平台”,團結各族群眾共同邁向幸福美好生活

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民宗局供圖

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務局供圖

搭建自助服務平台。建立“民族一家親委員會”,組織選拔12名社區少數民族群眾骨干擔任聯絡員,日常參與各族群眾的組織聯系、教育服務和關愛幫扶等。開展各類活動近百場,各族群眾參與人數達到2000人次,促進了民族團結、和諧發展。

搭建文化活動平台。建立1300方米“社區民族之家”,打造陳列展示20余個民族特色服裝、文化、工藝品等藏品的社區民族文化博物館、蓉城一家親劇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活動沙龍區等功能區,成為輻射天府新區的重要文化活動陣地。

搭建權益維護平台。建立“法治服務+心理咨詢+矛盾調解”的“社區權益維護中心”,由專業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詢師等為各族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矛盾化解和權益維護等服務,實現一對一的權益保障體系,及時調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

搭建社會關愛平台。建立“社區關愛幫扶基金”,開設慈善茶座、公益市集等“自我造血”項目,年募集服務資金40余萬元,定期舉辦創意慈善義賣、幫扶公益晚會等活動,搭建安公關愛APP、紅色公益走廊等線上線下眾籌平台,充分做好各族困難居民的幫扶服務。

搭建就業創業平台。建立“社區群眾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健全各族群眾創業導師機制,創新開展夢想直播間、安公小酒吧、城市美化師等創新創業服務,開展就業創業培訓5批次,培訓人員30人次,實現各族群眾就業創業專業化、常態化、精細化的服務提升。

搭建資源整合平台。聯合在四川的新疆商會、西藏商會、甘肅商會等行業協會,成立“安公社區發展聯合會”,有效整合社區民族地區資源,形成社區公益夜市、社區鄰裡藝術周、民族文化節等品牌活動,年均提供就業機會346個,開展項目合作8個。

全面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各族群眾同心共筑中國夢

蓉城一家親“孔雀開屏”景觀。民宗局供圖

蓉城一家親“孔雀開屏”景觀。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務局供圖

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建成成都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基地,開展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教育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9場、各類交流活動13次,參與2000余人次,切實引導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堅持在做好服務和搭建各類平台中講好中華民族歷史故事和社區民族團結故事,在傳承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中,不斷激發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目前,社區已培養傳播和踐行民族團結進步思想的少數民族代表人士37人。

構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格局。始終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社區發展治理相融合,通過“黨建引領+依法治理+服務平台”,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尋求利益共同點,形成“群眾得到實惠、不忘反哺社會”的良好互動局面。截至目前,安公社區75名少數民族群眾成為社區常態志願者,志願服務時長累計超過6000小時/年。疫情期間,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為社區捐款捐物價值10萬余元,並有85人直接參與社區抗疫工作,呈現了新時期黨建引領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動畫卷。(成民宗)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