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時政

目前,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威脅本地物種和生態系統——

向外來物種入侵說“不”

本報記者 孔德晨
2022年09月21日09: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一種名叫“鱷雀鱔”的怪魚讓專業人員圍捕了好幾天﹔看起來明艷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卻有“生態殺手”的綽號﹔“個頭比田螺大,產的卵是粉色的”,福壽螺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近期,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題引發熱議。

外來物種是怎麼入侵的?危害有多大?如何精准有效防治?今年8月1日起,《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專家建議,應當從源頭入手加強監管,嚴控外來物種入境,共同構筑生物安全屏障。

外來入侵物種知多少?

——在中國已發現的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威脅當地物種和生態系統

“這是什麼怪魚?能不能吃?”“長得很凶,會不會傷人?”近日,全國多地先后報告發現鱷雀鱔。對這一外來入侵的新物種,不少人很好奇。

鱷雀鱔來者不“善”。據介紹,鱷雀鱔原產於北美洲,是一種淡水巨型食肉魚。它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能長到3米,繁殖能力極強,“胃口極大”,隻要是水裡的活物幾乎通吃,堅硬的魚鱗足以讓它免受各種凶猛食肉動物的威脅。其肉質有劇毒,不可食用。

“鱷雀鱔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進入國內后處在水生食物鏈的頂端。”農業農村部外來入侵生物防控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萬學說,“一旦其進入了天然水域,很可能使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遭受滅頂之災。”目前,各地已發起圍捕鱷雀鱔的運動。

類似鱷雀鱔的外來入侵物種還有很多,有的就分布在城市居民區。“每次下完暴雨,花壇的枯葉下就會出現許多褐雲瑪瑙螺,也就是俗稱的‘非洲大蝸牛’。”家住深圳的張木岑對記者說,“據說這種螺跟福壽螺一樣,有上百種寄生虫和細菌,是外來入侵物種。我家小孩有時候在公園玩耍,我都會叮囑她千萬不要碰這種螺。”

何為外來物種入侵?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外來物種是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態系統和生境中建立的種群,當其改變和危害本地生物多樣性時,就是一個外來入侵物種,其造成的危害就是外來生物入侵。據統計,約有10%的外來物種能在新的生態系統中自行繁殖,可自行繁殖的外來種中約10%能造成生物災害而成為外來入侵物種,即1%的外來物種成為外來入侵物種。

中國是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生態環境部去年5月發布的《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在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最多的是入侵植物,有370種,佔到一半多﹔其次是動物,有220種,佔到1/3。

“入侵物種對國內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造成了嚴重危害。”劉萬學說,“外來物種入侵是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物種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威脅全球糧食安全的因素之一。”

危害有多大?

——近十年來,中國入侵物種增加迅速,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生物污染,危害農林經濟發展

外來入侵物種是怎麼進入中國的?

據介紹,外來入侵物種的來源分為自然擴散、無意引入和有意引進。

無意引入一般是隨國際貿易無意進入中國,比如隨苗木和插條引進的楊樹花葉病毒、隨進口糧油、貨物或行李裹挾偶然帶入的長芒莧和通過自然擴散從東南亞進入中國的紫莖澤蘭等。“近10年來,中國入侵物種增加迅速,平均一年增加2種。主要原因是隨著國內改革開放政策實施,與國外的經貿、交通、文化、旅游等交流頻繁,大量貨物、人員涌入國內,明顯增加了攜帶入侵機會。”河南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徐新杰說。

另一種則是有意引進,比如作為蔬菜引進的尾穗莧、茼蒿,作為觀賞物種引進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巴西龜,作為藥用植物引進的洋金花,作為養殖品種引入的福壽螺、牛蛙、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等。

徐新杰提醒,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飼養異型寵物的人快速增加,電商網絡交易平台也迅速發展,線上線下購買更加方便,異型寵物通過棄養、放生、逃逸擴散到了自然環境,也會造成不可預見的物種入侵。

“飼養異寵關乎個人喜好,也關乎生態安全。”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寵物愛好者從國外非法網購國內沒有自然分布的新奇異寵,不僅可能攜帶動植物疫病疫情,而且由於沒有天敵壓制,一旦逃逸或被遺棄,極有可能破壞生態系統。由此可見,異寵行業潛在的外來物種入侵風險不容小覷,防范工作不能大意。

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有多大?

一是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生物污染,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方舟介紹,大多數外來物種成功入侵后會大爆發,造成嚴重的生物污染。“例如,外來物種巨藻和北美海蓬子可與我國東南沿海的土著鹽生植物紅樹林進行生態位競爭,造成紅樹林資源減少甚至滅絕,進而嚴重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馬方舟說,“此外,有些外來入侵物種還會與本土的相關近源種雜交,干擾並污染本土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二是易引發生態災難,危害農林經濟發展。馬方舟介紹,例如原產北美的美國白蛾1979年侵入中國,僅遼寧省的虫害發生區就有100多種本地植物受到危害。“再如位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之中的煙粉虱,是大田作物的主要入侵害虫,能夠傳播70多種病毒。煙粉虱已經擴散至全國大部分地區,每年受害作物面積高達幾千萬畝。”馬方舟說。

三是有可能危害人類牲畜健康。例如,豚草花粉可導致“枯草熱”﹔福壽螺可引起廣州管圓線虫等寄生虫在人體內感染,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牲畜誤食紫莖澤蘭莖葉后,會腹瀉和氣喘,花粉及瘦果進入牲畜的眼睛和鼻腔后,會引起糜爛流膿,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怎麼防治?

——從源頭預防,強化口岸防控,分類實施治理修復

中國始終重視外來物種入侵防治,於2003、2010、2014和2016年分四批公布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防治力度逐年加大。今年4月22日,農業農村部第四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並經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同意,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辦法》對外來入侵物種源頭預防、監測預警、治理修復等方面作出規定,從各個環節進一步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構建全鏈條防控體系。“《辦法》的出台使防范外來物種入侵有法可依,為做好我國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劉萬學說。

今后如何防范管理外來物種入侵?

首先是規范引種管理。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因品種培育等特殊需要從境外引進農作物和林草種子苗木、水產苗種等外來物種的,應當依據審批權限辦理進口審批與檢疫審批。屬於首次引進的,引進單位應當進行風險分析,並向審批部門提交風險評估報告。

同時,《辦法》提出,海關應當加強口岸防控,對非法引進、攜帶、寄遞、走私外來物種等違法行為進行打擊,對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依法進行處置。

此外還將加強境內檢疫。縣級以上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加強境內跨區域調運農作物和林草種子苗木、植物產品、水產苗種等檢疫監管,防止外來入侵物種擴散傳播。

既要做好防范,也要治理修復。依據《辦法》,對外來入侵植物的治理,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其苗期、開花期或結實期等生長關鍵時期,採取人工拔除、機械鏟除、噴施綠色藥劑、釋放生物天敵等措施。對外來入侵病虫害的治理,應當採取選用抗病虫品種、種苗預處理、物理清除、化學滅除、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阻止病虫害擴散蔓延。對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的治理,應採取針對性捕撈等措施,防止其進一步擴散危害。

“不管它是否有入侵特性,對於外來物種,未經批准都不得擅自引進,更不能隨意丟棄。”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生物安全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長江保護法規定,禁止在長江流域開放水域養殖、投放外來物種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種種質資源﹔刑法規定,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