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六旬老裁縫甘富華:54載縫縫補補 裁出城市煙火氣

2022年09月21日09:13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54載縫縫補補 裁出城市煙火氣

  縫補衣服、修改樣式,這是老裁縫甘富華如今的日常。而再往前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光裡,他做得最多的是定制服裝。

  甘富華今年68歲,14歲開始學藝做裁縫,滿打滿算已經54年。依靠這門手藝,甘富華可以孝順父母、幫襯手足,再到后來成家立業。他說,手藝是不會騙人的。

  裁縫,幾乎是與服裝同時誕生的古老職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裁縫是街頭巷尾最常見的身影,為人們量體裁衣。在制衣和家紡高度機械化的今天,裁縫也搖身一變,有了一個更時髦的稱呼——服裝設計師。但在成都的街頭巷尾,還是能尋見傳統裁縫的身影,他們大多做著巧手織補的活計。

  在成都市郫都區,甘富華也不舍一身的技藝。閑不下來的他,將自己的裁縫鋪搬進了社區。在郫都區奎星樓社區,裁縫匠甘富華正是“社區十八匠”中的一員,用他的手藝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

  14歲學藝

  賣了兩頭豬換來一台縫紉機

  近日,記者見到甘富華時,他同往常一樣,正在社區裡忙活著。68歲的甘富華頭發已經花白了,做針線活的時候必須戴上老花鏡。“這個年紀,本來應該退休了,但我又閑不下來。”甘富華說,他最舍不得的還是這門手藝。

  甘富華是土生土長的郫都人,出生在唐元鎮(今劃歸唐昌鎮),家中共有7個孩子,他排老三。在他的童年記憶裡,吃不飽飯是常態。“一大家子人呀,總要想辦法改變命運吧。”1968年,14歲的甘富華決心學一門手藝,便在人引薦下,到彭州一位老裁縫家中學藝。

  一把黑色的大剪刀、一把古銅色的木尺,就是甘富華跟著師父學習裁縫的家當。師父從最基本的裁剪教起,而學習也是從模仿開始——師父邊做邊教,他在一旁邊看邊練。

  “學裁縫,還是要有點天賦。”在這之前,甘富華也接觸過理發,但他總提不起興趣。在學習裁縫過程中,他卻覺得游刃有余,“好看的布匹經過巧手改造就能變成各種衣服,邊角碎料經過縫合也能變成花書包。”這種成就感讓他滿足。潛心學習半年后,甘富華出師了。

  回首往事,甘富華很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更感激父母的支持。他清楚地記得,第一台縫紉機的價格是158元,那是上世紀60年代末,為了支持他學藝,父母賣了兩頭豬為他買回一台蝴蝶牌縫紉機。

  如今,這台縫紉機仍然陪著甘富華一起工作。在社區裡的小小裁縫鋪,甘富華有時會給縫紉機擦拭灰塵,給零部件抹油。在日復一日的“噠噠”聲中,甘富華和他的“老伙計”就這樣見証著衣服款式的日新月異,服裝也從遮羞御寒來到了追趕時尚和凸顯個性的新階段。不知不覺,已過了54年。

  最喜歡旗袍

  裁剪中見証服裝領域的變化

  量身、選布、畫線、裁剪、鎖邊、縫紉、釘扣、熨烙……要完成一件定制服裝,經過的工序不少。雖說這幾年服裝定制的工作已經大幅減少,但甘富華說起來還是頭頭是道——這些流程,幾乎是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他也記得,過去半個多世紀來,服裝流行的每一個款式和細節。在甘富華的裁縫生涯裡,他見証了我國服裝領域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時的主色調基本都是黑、灰、藍,款式多為襯衫工裝褲,還有中山裝是當時最流行的。”甘富華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服裝款式單一,色調相對沉悶,“70年代,做條褲子掙3毛錢,做件中山裝掙5毛錢。到了80年代才漲到1元錢。”甘富華也記得勞作的回報。

  衣服緊缺、款式單一的時代在改革開放后漸成歷史,“衣服料子多了,有全棉的、化纖的、毛呢的,各種質地應有盡有,顏色也是五彩繽紛。”更重要的是,改革開放后,甘富華也可以自己進貨、挑選面料,把裁縫鋪經營成了可以致富的生意經。

  作為裁縫匠人,甘富華深深地明白,每件服裝的裁剪必須全情投入才能賦予其生命。為了追趕上每個階段的流行和時尚,他一直保持著學習的狀態,“新樣式出來了就看雜志學習嘛,這個是沒有捷徑的,隻能多做。”他也發現,時尚是個輪回。“這幾年流行的喇叭褲、健美褲和蝙蝠衫,早就流行過了!”

  定制過各類服裝的甘富華,最喜歡的還是旗袍,“讓人看起來特別有氣質。”他還記得,顧客中最愛定制旗袍的是醫生。

  因為這門手藝,家裡人都穿上過甘富華的“獨家定制”,從妻子的連衣裙、兒子的海魂衫,到兩個孫女的小衣服,“我現在還自己做褲子呢!”

  從業54年

  用一生沉澱一門手藝

  一張一合的裁剪、一針一線的縫補……靠著裁縫這門手藝,甘富華一步步從農村走了出去。54載光陰,他的裁縫鋪從唐元的鄉下搬到了唐昌鎮,又來到郫都城區。

  2020年,原本計劃退休的甘富華在社區的盛情邀請下,來到奎星樓社區,成為社區裡的“十八匠”之一。在這裡,他用低廉的價格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對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免費。

  “就是閑不下來。”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的甘富華,對於“玩”沒有什麼概念。他休息時,就是簡單的菜市場、家“兩點一線”的生活,煮飯、睡覺,唯一的娛樂是看電視。

  平鋪直敘的生活,對於經歷過貧窮和磨難的甘富華來說,卻特別珍貴。也就是靠著這一份勤勞,甘富華用雙手養活了一家人,在平淡中堅持了54年。

  隨著時代變遷,裁縫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搬進了記憶的深巷。流水生產線,讓量體裁衣成為老一代人的回憶。但縫紉機工作的聲音重新響起,甘富華覺得,曾經熟悉的煙火氣好像又回來了。

  在甘富華的世界裡,衣服破了可以補,生活的酸甜苦辣可以慢慢品,而一門手藝則需要一生去沉澱,方能看到星河浩瀚。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

(責編:彭茜、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