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地震之后,為什麼要加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

朱虹 王洪江
2022年09月11日14:2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地震發生后,通信中斷、山體滑坡,房屋受損嚴重、道路中斷,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因此,及時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防范發生次生災害造成新的人員傷亡,成為保障搶險救援安全和妥善做好受災群眾避險安置等工作的重要前提。

9月5日,四川瀘定6.8級地震發生后,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成都水文中心的工作人員們與時間賽跑,冒著生命危險穿過一個個山體滑坡、道路阻斷、隨時垮塌的危險區,把情況摸清楚,把數據傳回,盡力將次生地質災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威脅降到最低。

9月6日凌晨6點,萬利晏和同事李志波從石棉縣城駕車出發前往草科鄉,受地震影響,沿途多處崩塌堵塞道路,車輛開出去不遠就無法前行了。他們背上干糧,帶上勘探工具開始徒步前行。

災害發生后,通往草科鄉的道路受損嚴重,這裡一度與外界失聯。這種情況之下,盡快前往當地,排查清楚地質災害隱患,為安置和救援提供准確的決策依據,非常重要。

萬利晏是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成都水文中心高級工程師,他和搭檔負責排查草科鄉這個艱難的任務。從事地質災害排查工作十多年,每次出發前,他隻給妻子說一句:“我可能要失聯幾天,你別擔心。”就一往無前的奔赴了災害現場。這一次出發,再聯系到家人已是到達受災地區兩天以后。

萬利宴(左)和同事在現場進行地質災害隱患排查。人民網 朱虹攝

萬利晏(左)和同事在現場進行地質災害隱患排查。人民網 朱虹攝

“地震后,公路沿途的崩塌堆積體多為鬆散的大塊石,結構鬆散處於不穩定狀態,翻越時經常發生滑塌,同時斜坡體上不時發生落石掉塊現象,行進過程中必須謹慎觀察、快速通過,由於地震造成斷電,通過三處隧道時僅靠手機手電筒照亮通過。”萬利晏說,當天徒步到川投田灣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配電房時,發現山上的滾石已經把房屋砸出了巨大窟窿,“往前走,就更危險了,沿途道路左右兩側邊坡垮塌嚴重,且一直伴有落石、掉塊現象。”

在前往草科鄉的路途中,萬利晏和同事對沿線大型滑坡和不穩定區域進行了快速排查,也對周邊正在搶險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安全指導。“保証搶險安全,也是我們在地震發生后,必須第一時間進行地災排查的原因之一。”

9月6日晚上18點20左右,萬利晏和李志波抵達草科鄉鄉政府。但他們一刻也沒有休息,立即與搶險救災負責人對接地質災害排查相關事宜。除了摸排原有隱患點的情況,還要搞清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數據。就這樣,萬利晏和李志波吃干糧、睡帳篷,由於道路持續因地災阻斷,他們就堅守在草科鄉直到做完所有的排查工作。

“我們的工作是為了讓搶險救災指揮部、自然資源部門、應急管理等部門及時掌握地質災害排查的基礎信息,為群眾找到安全的安置點,為搶險救災提供技術支撐,為災后重建提供重要依據。”萬利晏在採訪中,把危險描述地很簡潔,他說,“路上也會害怕,但我們必須盡可能摸清楚地質災害隱患點具體情況。”

萬利晏是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成都水文中心技術隊伍中一個代表,地震發生后,130多位像他一樣的技術人員就奔跑在充滿隱患的災害現場。在受災地區,他們每天6點出發,深夜回到臨時駐地,開始完成震后地質災害應急排查資料整理及成果匯報。凌晨兩點,大家還在進行工作匯報和次日的計劃梳理。

那麼,地震發生后,為什麼要加快進行地質災害排查工作?

“由於地震及同震崩塌、滑坡、落石、滾石等災害,造成基礎設備破壞,交通通訊中斷,威脅受災地區群眾、搶險救援人員及臨時安置點安全,無疑會對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開展帶來很大影響。”據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地質災害防治處副處長胥良介紹,這一階段余震不斷、降雨持續,地質災害隱患大、風險高,特別是很多高位隱患點不僅隱蔽性強,而且排查難度極大。“為了確保搶險安全、安置群眾的居住安全、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群眾生活安全,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抓緊應急排查。”

深入地震災區進行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的技術人員。受訪者供圖

深入地震災區進行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的技術人員。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在山區,每次地震都會伴隨產生大量的山體崩塌、滑坡,這些次生地質災害往往也是地震期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被稱為同震地質災害。今日,應急管理部發布四川瀘定6.8級地震烈度圖。專家一致認為,在地質災害多發地區要進一步加強防范措施和防范意識。

“震后次生地質災害還具有持續發展演化的特點,震后鬆動山體崩塌、滑坡災害會逐漸暴露,崩塌和滑坡堆積體也會在溝谷地帶為后期泥石流災害提供大量物源,大震之后地質災害危害周期可能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胥良說,每次地震之后,政府相關部門都會組織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排查,查明地質災害隱患及威脅狀況,科學制定防治措施,為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對已排查出的隱患點,相關部門和單位也要落實監測防范措施﹔對受地災隱患威脅的住戶、村庄、場鎮等,要按照搬治結合,能搬則搬、應搬盡搬的原則,根據輕重緩急進行綜合整治,及時消除隱患威脅。”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