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走向高端市場,獲得海外認可——

國產西洋樂器奏出好聲音

本報記者 趙 昊
2022年07月22日09: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河北省肅寧縣一家樂器生產企業的工人在成品車間檢查樂器質量。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提琴制作師鄭荃正在雕刻琴頭。
  本報記者 趙 昊攝

  西洋樂器起源於歐洲,“洋品牌”有先天優勢,高端西洋樂器的生產也長期被海外企業壟斷。然而,起步晚的國產西洋樂器近年來卻飛速發展,尤以提琴、吉他、鋼琴為代表。從過去經常被貼上粗制濫造的標簽,到如今部分中國品牌已可以同國外老牌產品一較高下,國產西洋樂器正一步步走向高端市場,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可。這背后,既有制琴師們的薪火相傳、工匠精神,也離不開國內企業對工藝、技術的潛心鑽研。正是中國幾代樂器匠人的共同努力,譜寫了國產西洋樂器行業發展的精彩樂章。

  

  提琴:從弱到強,薪火相傳

  “一把提琴要經過選材、定型、打磨、刷漆等多道工序,每個環節都不能有一點偏差。”

  說這話的人叫鄭荃,是中國第一位被國際提琴協會授予“國際提琴制作大師”稱號的人,已從事提琴制作40多年,如今依舊活躍在制琴一線。

  記者來到鄭荃的提琴制作工作室,房間不大,卻簡朴整潔,4座工作台靠四面牆依次擺放,牆上挂滿銼刀、刻刀等提琴制作工具,屋內隻有“沙沙”的打磨聲回響。

  “演奏者的演奏風格迥異,對琴的要求也不同。一把好琴,要做到因人而異,實現‘人琴合一’。”鄭荃說,“這需要制琴師在制琴前先勾勒出這把琴的大致‘圖景’,將隨后的工序在心中演練千百次,胸有成竹后才可開工。”

  上世紀80年代,初出茅廬的鄭荃為精進技術,前往小提琴發源地意大利克雷莫納深造,1987年他獲得意大利第一屆全國提琴制作比賽小提琴金獎。完成學業后,留在當地還是回國?不少人勸已經小有名氣的鄭荃留在意大利,但鄭荃沒有猶豫,訂了一張回國的機票。“當時中國提琴產量逐年上升,但質量一直被國外同行詬病,我想為提高中國提琴制作水平盡一份力。”鄭荃說。

  “流水線生產的提琴表達的效果千篇一律,無法真正替代手工產品。”鄭荃拿起一塊正在加工的提琴面板向記者介紹,提琴面板主要選材自雲杉木,不同產地、不同年齡雲杉木聲音表現不同,需要通過制琴師觀看紋路、聽叩擊的聲音來確定合適的木材。“沒有最好的木材,隻有最合適的木材。”鄭荃說。

  刮板、打磨考驗制琴師的制作水平。在2-3天的時間裡,制琴師要將一塊1厘米厚的木板打磨成1-2毫米、中間高四周低的提琴狀面板。面板厚薄、弧度高低都會對小提琴音色造成影響,還要考慮木材質地、軟硬等因素。“我制作過100多把琴,每把琴的弧度都不一樣。”鄭荃說,打磨面板,每一刀的力道大小皆有講究。

  刷漆是琴身制作的最后工藝,也是最神秘的環節。油漆的配制、漆層的厚薄都會影響提琴音色。“高端小提琴的油漆由乳香、亞麻仁油等天然物質調配而成。”鄭荃介紹,“如何調配考驗制琴師的功力,就像面對同樣的食材,大廚和普通人炒出的菜味道不一樣。”

  “制琴的最高境界,是讓小提琴的各個零件相互作用,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發出演奏者最想要的聲音。”鄭荃說,“讓小提琴臻於完美,離不開制琴師的學識儲備和經驗積累,因此提高一個國家的制琴水平最關鍵的是培養人才。”從意大利回國后,鄭荃主持重建中央音樂學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招收第一批提琴制作專業的學生。如今,高端提琴制作技藝在中國薪火相傳,國際提琴制作大賽中獲獎的中國面孔越來越多。鄭荃歸國時許下的願望,已經成為現實。

  吉他:走一條不同的路

  中國提琴飛速發展的同時,年輕一代正努力推動國產吉他高端化,凡鳥吉他負責人鐘堅就是其中之一。

  “80后”鐘堅本身是一名吉他發燒友,平時喜歡收藏吉他。鐘堅發現,中國吉他愛好者多,對價格在6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吉他需求大,但購買時首選國外大牌,國產高端吉他市場佔有率低。鐘堅萌生了做國產高端吉他品牌的想法。

  “當時現存的國產吉他品牌大多數是貼牌產品,由國內的代工廠生產,外形設計等均仿照國外產品,沒有原創技術,產品競爭力不夠,發展前景不樂觀。”鐘堅對記者說。2017年,鐘堅投身吉他制作,走一條不同的路:通過研發核心技術、培育制琴團隊、形成品牌效應來試水高端市場。

  鐘堅和團隊經過調研發現,做高端吉他,最重要的是“用心”。“隻要用足夠高的標准去制作並嚴格控制好每一道制琴工序,就一定能制作出比肩國際一線大牌的高品質吉他。”鐘堅說。

  以選材為例,之前市面上的國產中低端吉他,板材大多聲學等級比較低,彈奏時振動感不明顯,發音沉悶。凡鳥吉他每一套材料均由制琴師親自挑選,取自聲學等級最高的AAA級木材。AAA級木材在本身無礦物線、無樹芯、無彎曲等前提下,還得由90度直紋徑切而來。“徑切是指將木樁從上向下切,對木材的利用率較橫切更少,造價更高。徑切而來的木料紋路均勻分布,硬度高,聲音表現佳。”鐘堅說。

  剛從樹上切下的木材還帶有水分和油脂,直接用來做吉他面板,發出的聲音不通透,而且后期容易開裂變形。最佳處理方式是在恆濕房放置2年以上,通過自然風干將木材裡的水分蒸發、讓油脂結晶,木材才能達到最佳的穩定性,聲音會更加清脆通透。然而有些吉他廠家為追求翻單率,採取人工烘干的辦法,將這一流程時間縮短至1周,發音效果大打折扣。“質量比產量重要。凡鳥嚴格按照傳統手工琴的制作方式,採取自然風干的辦法。”鐘堅說。

  如何讓風干后的木材發揮最大潛力?凡鳥制琴團隊在隨后各步驟嚴控細節。“以制作音梁為例,我們會人工一刀一刀地削,直到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吉他完成后,裝配部的師傅會輪流彈一遍,所有人都滿意后才會出廠。”鐘堅說。

  經過千錘百煉的凡鳥吉他,一經推出便收獲了消費者的喜愛,於2019年分別獲得中國吉他制作大賽金獎和最佳設計獎與創新獎。鐘堅介紹,凡鳥吉他還銷往美國等國家,明年還將參加在美國舉辦的樂器展,進一步擴大在海外的影響力。

  “目前我們生產的吉他主要適用於指彈,用於彈唱的吉他是一片更大的市場。”鐘堅對記者說,彈唱吉他和指彈吉他的桶形不同。在高端指彈吉他市場站穩腳跟的凡鳥,正加緊研發,向彈唱吉他進軍。“相關研發工作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年底將推出新產品。”鐘堅說。

  鋼琴:中國琴,中國“芯”

  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是世界最著名的音樂廳之一,有個來自中國的“客人”在這裡長住。這是一架寧波制的海倫HG178鋼琴,與有百余年制造歷史的“施坦威”“貝森朵夫”等鋼琴一道,獲得維也納金色大廳永駐權,也是第一架進入維也納金色大廳的亞洲鋼琴。

  歐洲是鋼琴的起源地,也是世界鋼琴制作水平最高的地區。一架來自千裡之外的中國鋼琴,如何滿足挑剔的歐洲聽眾?“海倫鋼琴有清晰的音色。”海倫鋼琴董事長陳海倫對記者說,“低音如歐洲傳統鋼琴一般渾厚深沉、鏗鏘有力﹔中音渾圓、均勻、穿透力強且不發散﹔高音清澈、明亮、華麗。整體音色過渡自然均衡。”

  將時鐘撥回20多年前,創業初期的海倫鋼琴,只是一家生產鋼琴五金配件的小廠。從下游供應商到行業翹楚,秘密就在於核心技術。“海倫鋼琴能在短短10余年趕超具有百年歷史的歐洲鋼琴,離不開碼克生產的突破。”陳海倫說。

  碼克是鋼琴的音源系統,又稱共鳴盤,由弦列、音板、弦軸板、碼橋、背柱和鐵板組成,直接影響鋼琴的音色和穩定性。“碼克是鋼琴的‘心臟’,好比汽車的發動機,是技術含量要求最高的部分,一架鋼琴的好壞,大多由碼克的好壞決定。”陳海倫說。

  “海倫鋼琴決定攻下碼克制作工藝的時候,國內極少有廠商能造出質量好的碼克,沒有同行的經驗可以借鑒。”陳海倫說,海倫鋼琴聘請了具有豐富鋼琴制作經驗的曾興華擔任技術總工,從零開始,經過1000多個日夜的辛勞,才完成碼克制作的第一張技術圖紙。

  有了技術圖紙,又一個難題擺在陳海倫面前:碼克作為高精度產品,對生產線要求高,海倫鋼琴現有的生產線不足以支撐生產碼克。2001年,海倫鋼琴耗資4000萬元引進高科技鋼琴專用設備和數字控制生產線,還聘請了4位國際著名的鋼琴設計專家作為產品發展的“外腦”。2002年海倫鋼琴成功研發出第一台碼克,中國鋼琴有了中國“芯”。

  改變了“缺芯”局面,海倫鋼琴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海倫鋼琴積極研發智能鋼琴。“在硬件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智能鋼琴自動演奏系統,提高聲音還原度,讓產品在多種場地環境下實現自動演奏﹔在軟件方面,我們將繼續開發智能鋼琴APP,提升客戶使用體驗。”陳海倫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7月22日   第 10 版)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