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唐朝有抖音 傳世唐詩何止5萬首

一枚紅豆撥動千古相思,短視頻能否讀懂一首唐詩?6月22日,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上線,這是由抖音、南開大學文學院、中華書局、字節跳動公益聯合發起,計劃未來一年內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講解、誦讀313首唐詩,從而完成國民閱讀經典的短視頻化。抖音方面表示,將結合直播講座、互動挑戰賽等形式,帶動更多網友關注和了解唐詩。
眾所周知,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意已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色。唐代更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名家輩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抖音發布《抖音古詩詞數據報告》顯示,詩仙李白是抖音網友最喜歡的詩人,而在最受歡迎的唐詩中,王維的《相思》位列榜首。
唐詩存世數量有5萬多首,文化學者紀連海說:“如果唐朝有抖音的話,唐朝留下來的詩,就不僅僅是5萬多首了。”
而要說到詩詞,天府之國成都一直擁有悠久的詩歌傳統,李白、杜甫、陸游、范成大、薛濤……古往今來,無數詩歌巨匠與成都結緣,留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那麼當它們遇上抖音,又將綻放出怎樣的魅力呢?
唐詩、李白、杜甫
和成都的緣分
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唐詩中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古往今來,很多偉大的詩人在成都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篇,其中以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著名。
詩聖杜甫與成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時間是在成都度過的,其故居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8號。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余首。唐末詩人韋庄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這是杜甫在成都時所做的一首廣為流傳的詩詞,可見他當時祥和、寧靜、喜悅的心態。
公元720年的春天,青年李白初游成都,寫下《登錦城散花樓》: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飛梯綠雲中,極目散我憂。
散花樓建造在摩訶池邊,大約在今天的百花潭和青羊宮的中間。直到今天,這裡依然可以觀得成都最美的景致。或許是當年的美景實在太過絢爛,離開成都許多年以后,李白仍然對成都情有獨鐘。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他再一次盛贊成都: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李白和杜甫,從縱向歷史維度來看,無疑是成就最高的兩位詩人。他們的詩歌經歷了歷朝歷代閱讀、篩選、鑒賞和評判,流傳至今。
不僅僅是李白杜甫,歷史上著名的詩人陸游、薛濤等都與成都有很深的淵源,至今成都望江樓公園仍有薛濤井以為紀念。因此人們談及成都時,也認為成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詩歌之城,不僅有浪漫主義的城市氣質,更有充滿底蘊的歷史文化。李白、杜甫、陸游、薛濤先后在這個地方留下絢爛的篇章,成就了這個城市的詩歌傳承。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讓成都變得如此卓然不同,同時為我們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留下了如此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
如果古代就有抖音
唐詩不止5萬首
“如果古代就有抖音,我相信,李白會是第一個把詩詞發在抖音上的人。”北京師范大學康震教授說,“為什麼古代詩人會將詩詞題寫在牆壁、廊柱、器物、山川和驛站裡?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詩人希望借助更多的媒介,將自己的作品傳播給更多的人。抖音應該能幫他們做到這一點。”
南開大學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的導演陳傳興認為:“抖音是這個時代的絕句。”對此,中華書局副總編輯俞國林表示,“抖音是這個時代的絕句”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唐詩裡面的絕句、律詩,篇幅短,佳作多,情感豐富,即如開口唱出來一般,朗朗上口,便於傳播。我們讀《唐詩三百首》,能感受得到:年少時的飄逸放縱,孤獨時的哀怨徜徉,晚境時的沉郁頓挫,快意時的慷慨激昂,快意恩仇,個性張揚。那個記錄個性的時代,同時也是時代記錄下的個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雖然過去了千百年,但依然能共情。所以說,如果唐朝要是有抖音,詩人們估計就可以忽略了空間距離,而彼此之間的唱和之作,隨時會在抖音裡傳唱。瞬間抵達,即為永恆。“如果說對詩歌界的影響,那就是流傳下來的作品,不是現在的五萬多首,而可能要以千萬計了。”
知名文化學者紀連海認為,不隻唐朝,無論什麼朝代,都需要抓住最現代化的媒體,最先進的媒體,傳播自己的聲音。“可以肯定地說,唐朝如果有抖音,這些唐朝的大V們都會及時地用這些抖音。甚至可以說,如果唐朝有抖音的話,唐朝留下來的詩,就不僅僅是5萬多首了。”
他還講了一個有趣的設想:“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稱為孤篇壓全唐,如果他有抖音,單憑這一首就能吸引成千上萬的粉絲,大家也會在評論區催更他,那他留下來的詩肯定就不止一兩首。如果唐朝就有抖音的話,現在的學生不知道要背多少詩。”
一兩分鐘了解一首詩
抖音成為詩詞新課堂
很多專家學者都認同將中國的古典詩詞喻為中華文明的“芯片”。通過這個芯片,可以積累、傳導、開啟人們優雅生存的智慧。南開大學文學院一直致力於推進“中華詩教”的學術研究、文化傳承與社會服務,此次參與抖音的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正式上線,旨在聚焦唐詩經典選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詮釋經典,在潤物細無聲中不斷增強民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中華書局副總編輯俞國林表示,以往中華書局出版的各版本《唐詩三百首》均為紙質書,優點是翻閱方便,《唐詩三百首》絕大多數詩歌都是短篇,很適合茶余飯后隨拿隨翻﹔缺點是缺少音頻、視頻等立體化呈現,不方便讀者跟讀。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的推出,能夠有效補足這一領域的空白,有利於對唐詩的普及,能夠讓更多的人通過一兩分鐘了解一首詩。
抖音集團副總裁李濤表示,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項目不僅是平台、學界和出版社的一次互動共創,更希望激發廣大網友的參與和分享,共同助力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項目相關短視頻將同步在抖音青少年模式和益童成長平台,並免費提供給線下公益站點使用。
作為古典詩詞名家,葉嘉瑩曾說,“在中國文化之傳統中,詩歌最可寶貴的價值和意義,就正在於它可以從作者到讀者之間,不斷傳達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感發的生命。”所以她希望把自己親身體會到的古典詩歌裡邊美好、高潔的世界告訴年輕人,打開這扇門,讓大家能走進去,把不懂詩的人接到裡面來。
已經99歲高齡的她,如今仍時常在抖音分享自己對於古詩詞的感悟。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戴建業、文化學者紀連海、著名作家蔣勛等專家學者也在抖音讀詩詞,帶領網友重溫古人的浪漫詩意。
在北師大教授康震看來,古詩詞之所以走紅短視頻平台,是因為它短小的形態、精准的表達、高度的思想性以及動情的內涵,既回應了當下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又與短視頻追求簡短凝練的傳播特點不謀而合。“時代在發展,但古詩詞所蘊含的詩意與文化,仍與我們當下的生活息息相關,滋養著我們的精神。”
紀連海認為,學習古詩詞不僅有利於提高文學審美,也能夠教會我們如何用最凝練的語言表達出最豐富的感情。短視頻不僅有畫面上的傳播優勢,其簡短高效的表達也很適合大家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古詩詞。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紀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