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記、輕婚宴 成都人的婚禮正由奢入“簡”

因“5·20”諧音“我愛你”,每年5月20日都是舉辦婚禮的高峰期。但對於部分即將步入婚姻的新人而言,婚禮卻是甜蜜中夾雜著苦澀。
天價彩禮、惡俗婚鬧、人情攀比、鋪張浪費、大操大辦……近年來,一些地方婚嫁中出現的陋習屢見不鮮,讓許多年輕人對“定價高昂”的婚姻望而生畏。
2019年和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兩次對高價彩禮問題進行點名,強調要加強對不良風氣的治理。去年4月,民政部推出第一批15家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成都市武侯區名列其中﹔去年7月,成都市錦江區入選四川省婚俗改革實驗區。兩個實驗區都肩負著破除婚俗陋習、倡導文明婚俗的任務,開展有益探索,重新定義“婚事新辦”。
在業內人士看來,婚俗改革難在其屬於私人領域,公共部門如何介入、引導並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成都將剛性要求和柔性引導相結合,深扎社區,通過試點、營造、宣傳、倡導等方式,進行可行探索,讓市民看到了更為健康積極的婚姻家庭生活。
新觀念
多重婚俗主題活動
公園式婚姻登記讓“扯証”有了更多美好回憶
成都本地婚俗是輕彩禮嫁妝,重婚宴擺席。婚宴是婚禮的普遍形式,也是展現排面的終極舞台。許多新人頭疼地發現,婚宴的開銷不僅涉及到菜品、煙酒、喜糖,還有婚車、婚戒、婚紗、西裝,甚至連化妝間和舞台效果都需要單獨付費。
“簡直是滾雪球式地花錢,一個階段結束還有下一個階段。”已經結婚的市民周月吐槽,忙前忙后幾個月,讓人身心俱疲。
成都香格裡拉酒店擁有成都市中心最大的宴會廳,超過2000平方米的場地是豪華婚禮的選擇。該酒店市場部相關負責人透露,過去酒店所承辦的婚宴多呈現“大型+豪華”的特點,席開80桌到100桌,每桌均價5000~8000元不等。盡管費用高昂,新人要訂上婚宴還得提前半年。
一站式互聯網婚禮定制服務的平台“找我婚禮”,每年為4000余對成都新人提供婚禮服務。找我婚禮CEO龍宏透露,從經手的案例來看,過去六七年裡,在成都辦一場普普通通的婚禮,價格在12萬∼18萬元居多。
如何從繁重的婚宴負擔中走出來?作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的武侯區,在發揮制度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上咬緊了“牙關”。據介紹,武侯區被確立為實驗區后,賡即成立了以區長為組長的“成都市武侯區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並於去年6月初印發了相關實施方案。方案將區紀委監委機關納入責任單位,進一步規范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嫁娶事宜報告備案制度,對操辦事項、邀請范圍、報告流程、紀律要求等方面進行明確和細化,並組織專人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暢通舉報渠道。
在剛性要求之余,柔性引導更是必須。當選擇足夠豐富多元時,比豪奢、講排面的婚宴,就不再是婚禮市場的唯一選項。
去年520當天,成都市首批公園式婚姻登記場所正式啟用,天府新區紅梁灣公園、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錦江區合江亭合江公園、金牛區府河攝影公園、成華區二仙橋公園、邛崍市鳳求凰公園等6個公園式婚姻登記處與公園、綠道有機融合,一亮相就成為新人“打卡”的首選。
通過舉辦公園式集體婚禮、集體頒証儀式、金婚銀婚紀念儀式等婚俗主題活動,公園式婚姻登記處讓“扯証”這件程序化的事留下了更多美好的回憶。
“成都的公園解鎖出結婚登記的功能,一方面是希望探索生態價值的轉化,另一方面也是想推動市民轉一轉‘輕登記、重婚宴’的觀念。”成都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成都嘗試邀請了一些社會知名人士、道德模范、金婚夫妻擔任頒証師的角色,為新人提供個性化頒証、集體頒証等服務,以滿足新人在登記頒証時被見証、被祝福的儀式感。
同時,公園式婚姻登記處還在探索融合婚紗攝影、婚慶服務、餐飲娛樂、動漫文創、潮流時尚、文化旅游、婚戀交友等多維度體驗的新業態,未來將一站式滿足新人的需求。
例如,在成華區,二仙橋公園婚姻登記處形成了“婚戀+文創”“婚慶+儀式主題餐飲”的多元婚戀婚慶產業,升級了服務體驗﹔在邛崍市,將以鳳求凰公園為中心,聯動帶動大北街、大同街、文君井文化商業特色街區打造,形成婚戀文化深度體驗綜合服務區。
新苗頭
城市興起“迷你婚宴”
鄉村“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
事實上,一些新的趨勢已經冒出了苗頭。
龍宏注意到,這兩年成都的新人舉辦婚禮,更加注重體驗感和儀式感,民宿、草坪、公園等一些特色場地更受歡迎。新人往往隻邀請最親密的親人和朋友,簡單舉行儀式后,就和來賓們一起跳舞、喝酒、唱歌、玩游戲,整場婚禮更像是小型派對。有的新人雖然選擇保留婚宴,但也只是六桌、八桌的“迷你婚宴”。
“婚宴市場正在變得更為小型和精品,也更回歸到愛情本身。”成都香格裡拉酒店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說,因為疫情防控和由政府推動的移風易俗,成都的婚宴市場有了新的變化。她注意到一個細節,過去豪奢婚宴往往由新人的父母主導,客人也多是父母輩的同事朋友,而現在的精品婚宴則多由新人主導,不為展示排面,隻為收到祝福。為了應對這一市場變化,作為五星級酒店的成都香格裡拉酒店也走上了親民路線,她表示,酒店已作出策略調整,目前推出了不到10萬元的一價全包套餐,減輕年輕人的經濟壓力。
在成都廣袤的鄉村,大操大辦的婚宴和“紅包炸彈”也受到了村規民約的約束。
“現在,一個月平均一到兩次酒碗,輕鬆了好多。”蒲江縣高橋社區村民宋春香回憶了一下,年后還沒參加過一次宴請,“以前每個月都要湊份子錢,遭不住。”宋春香所在的高橋社區,為了引導村民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在征求全體居民意見、召開議定會等流程后,形成了村規民約:除紅白喜事外,禁止舉辦喬遷、滿月、升學、入伍、生日、開業等其他酒席。社區還設置了紅白事小組,對紅白喜事的酒席規模和規格進行監督。
“紅白事、重情誼,勤儉節約不攀比。”在青白江區姚渡鎮光明村,“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文明新規被寫進倡議書和承諾書,編成順口溜。由村干部和新鄉賢組成紅白理事志願隊,走進家門向村民們宣傳勸說。
“淳朴良好的鄉風,是農村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的體現,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成都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為抓手,推動移風易俗,堅持傳承發展傳統婚俗精髓與弘揚倡樹時代新風並行,目的是為群眾減負,為幸福加碼。
新文化
婚俗改革改的不僅是婚禮儀式
而是培育婚姻幸福、家庭和諧的風尚
婚禮只是走進婚姻的開端,轉變大操大辦的婚宴文化,只是婚俗改革的其中一步。
《成都市武侯區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要爭取通過三年時間,實現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區域全覆蓋,簡約適度婚俗禮儀成為新風尚,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獲得新發展,良好家風家教得到持續傳承。
“婚俗改革改的不僅是婚禮儀式,也是一種風氣和文化,是要培育一種婚姻幸福、家庭和諧的社會風尚。”武侯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科負責人說。
武侯區婚姻登記處設有婚姻家庭輔導室,全區71個社區先行選擇了4個不同特點的試點社區建設婚姻家庭輔導室。輔導室裡整合法院、民政、婦聯和街道力量,配置專職婚姻家庭輔導員,開展常態化婚姻家庭輔導服務。例如金花社區為涉農社區,外來務工人員比例大,婚姻家庭輔導員就為居民開展婚前教育、情感輔導、糾紛調解、離婚疏導等服務﹔玉林北路社區老居民較多,就為老人們講講如何與子女相處,涵養家風家教的故事。
“我們在社區舉辦的沙龍活動,很多居民工作忙還要專門請假來聽,因為他們覺得有收獲。”該負責人談到,深入接觸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后才發現,其實全年齡段的群眾都對家庭經營常識和婚姻內的自我成長有著強烈需求,只是有的人忙於工作疏於溝通、有的人性格內斂不善表達,形成了婚姻家庭的隱患。“這恰恰需要專業的、有溫度的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2021年全年,武侯區全區婚姻家庭輔導室共接待群眾670對,離婚輔導134對夫妻中,有80對調解成功。“婚俗文化的培育很難,是需要久久為功的。”該負責人表示,武侯區積累了試點經驗后,再擴大覆蓋面,未來將實現婚姻家庭輔導服務71個社區全覆蓋,即將上線的“天府有囍”微信小程序將為更多群眾開展家庭教育、夫妻關系的咨詢服務。
“婚俗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改變也不能一蹴而就。”對此,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四川省婚姻家庭及婦女理論研究會副會長、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楊一帆說,隨著婚俗改革實驗區的設立和建設,相信未來社會環境將會更包容、更具多樣性,也將呈現出各美其美的婚姻家庭生活。(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