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通報“氣溶膠傳播” 市衛健委提示:予以重視 做好防護

“氣溶膠就像抽煙產生的煙霧,懸浮在空中久久不散,有時候即使看不到也能聞到煙味。直徑約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以附著在塵埃、飛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飛沫核上,以氣溶膠的形式進行空氣傳播,這種傳播便是氣溶膠傳播。”近日,多地通報出現氣溶膠傳播導致新冠病毒感染的事件,對此,成都市衛健委發出提示:予以重視,做好防護。
先來看看具體案例。4月10日,浙江省寧波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通報,寧波某確診病例乘坐自駕車(開車窗、未戴口罩)進入某地下停車場,同時間段內另有2位續發病例在該停車場內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的可能性﹔4月12日,山東棗庄市台兒庄區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緊急提醒:某居民到戶外某處挖野菜,同時間有1名無症狀感染者在該處停留,且兩人均未佩戴口罩,該居民遂被傳染,經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研判,系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
預防氣溶膠傳播,記住這三點:
一定要規范戴口罩
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更容易造成氣溶膠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的傳播途徑也明確提出,在相對密封的環境中會經氣溶膠傳播,公眾要提高防范意識,嚴格遵照戴口罩的防疫要求。
在室內、電梯內、洗手間等密閉空間,務必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在室外場所人員較多、密集時,也不要隨意摘下口罩。
咳嗽和噴嚏要注意
咳嗽和噴嚏是產生氣溶膠的主要過程。因此當周圍其他人咳嗽和打噴嚏時盡量避開,同樣自己在咳嗽和打噴嚏時也要盡量避免直接對著他人。另外,也請勿隨地吐痰,吐痰時把痰液吐到紙巾裡包起來扔掉,減少病原體在空氣中的傳播。
每天開窗通風
每天開窗通風是防范新冠病毒的重要舉措。開窗通風有助於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也有助於更新室內空氣。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靜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