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世界讀書日,開始“每日讀書”

2022年04月23日08:5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成都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內的“書山”。人民網 劉海天攝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在網絡時代裡,讀書的風氣似乎已經不太流行,但實際上它仍然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途徑。

人們現在普遍更喜歡上網,但也有人會堅持經常讀書。書籍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網絡時代依然有強大的魅力。讀書可以使人安靜,遠離喧嘩回歸本心﹔讀書可以使人思考,深刻感悟哲理人生﹔讀書可以使人智慧,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好事流芳千古,良書播惠九州。真正有價值的書籍,既可以穿越歷史而光芒常在,也可以橫跨地理而智慧廣播。所以中國古代的各類經典,會留存百世書香不絕。同樣的體積,書籍遠沒有磁盤的信息儲存量大。但是,一本書是一個體系,一本書是一個世界,它可以構造一個讀者自己想象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除了文字確定的部分,其余都是留白,留給讀者自己去建構、去描畫、去補充。這,也是讀書的魅力之一。

很顯然,網絡是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更像是快餐。讀書則是系統性的閱讀方式,更像是大餐。魯菜的咸香、川菜的麻辣、淮揚菜的清鮮……各種菜系的風味,都能找到對應風格的書。從合理飲食的角度來看,大餐固然不能常吃,快餐也不宜多吃,二者要均衡選擇。讀書和上網,也是這樣的關系,隻讀書做不到,隻上網不可靠。

比如,一本書要出版,作者要深思熟慮、反復核實,千遍萬遍下功夫,才敢出版。而網絡的便利性一方面造福於人類,一方面也使人容易浮躁,往往隨便發表內容造成信息混亂。很常見的一個現象是,人們在網上爭論的時候,會引經據典地把圖書內容作為証據。這說明,在人們的心理上,圖書內容還是更可靠一些。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今中外,對於讀書都很重視。在中國古代,讀書人一般有較高的社會地位。“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類似的勸學催讀文學作品,在典籍中浩如煙海。中國古人早就認識到,讀書是塑造文明和傳承文化的重要手段,隻要讀書,希望就在。在電影《鴉片戰爭》中,林則徐看到孩子們還在讀書,就感到中國還有希望。這種看法,是相當睿智和深刻的。

在成都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圖書被布置成了一座“書山”。顯然這是一個鼓勵讀書的創意——就像老話說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世界讀書日”的風光,希望不是每年隻有一天。“讀書日”只是開始,“每日讀書”才是目標。在信息爆炸的社會裡,一概接收信息已經不現實,隻有用讀書一樣的靜氣,把紛亂龐雜的信息進行沉澱過濾,才能真正獲得人生智慧。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