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建民宿 因地制宜謀發展
——記2022年度雅安市“創業明星”張俊春

清晨鳥語花香、窗外巷陌縱橫、屋內臘味飄香……幾年前,張俊春看到家鄉雨城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決定回鄉打造精品民宿,帶給游客更全面的鄉村旅游體驗感,而他也就此成為一名返鄉創業青年,並積極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張俊春(左)正在謀劃民宿發展
回鄉創業
成為“新農人”
2018年之前,張俊春一直在外從事大型星級酒店的設計和施工工作,有近20年的“實戰”經驗。雖然在外收入可觀,但他總覺得缺少了獨立創業的機會,也無法為家鄉發展出力。
“在2013年至2014年時,我們在雲南大理、麗江和北京等地修建設計了不少民宿,並察覺到民宿已成為鄉村旅游的新潮流。”張俊春表示,家鄉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加上父母在外居住不習慣,他就萌生了回鄉開辦民宿的想法。
隨后,張俊春立馬行動起來,他先是賣掉了成都的房子,又於2018年帶著自己的設計和施工資源回到了家鄉。起初,張俊春只是把自家房子加以修整和擴大,可隨著時間推移,他發現制約民宿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多。
為了更好發展,張俊春先后到浙江、福建、北京等地考察學習全國民宿的典范。最終,他發現民宿的運作方式都是由團隊支持,採取整村運營,這樣不僅能形成民宿集群,而且更利於品牌打造。
共同致富
帶動村民發展
經過深思熟慮,張俊春將第一個整村運營的模式,落地到雨城區碧峰峽鎮碧峰村。
“當時中國扶貧基金會和雨城區政府合作,對碧峰峽鎮碧峰村進行民宿打造提升,但因缺乏成熟的運營理念,改造提升工作一度舉步維艱。”張俊春表示,他得知該項目后,便積極投身其中,並用自己的運營資源和理念,幫助當地民宿進行改造提升。
在具體工作中,張俊春率先創新打造了鄉村自然西餐廳,並結合當地特點,又打造了原味特色風情美食。通過標准化、集聚化形式,推動品牌發展,形成旅游特色餐飲體系,為游客提供精致多樣的美食體驗。
同時,張俊春還結合當地特色,打造了鄉村民宿集群。民宿集群旅游區,是一種新型的微度假旅游目的地,以“特色民宿+”的模式進行發展,使民宿本身具有足夠特色,形成品牌,成為核心吸引力。
不僅如此,張俊春還積極加強與村民的合作,採取自己出錢村民出力的形式,共同推動民宿改造工作的開展。同時,通過資源導入,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並保証每年村集體保底分紅。
截至目前,張俊春已啟動6個整村運營項目、6個民宿項目和15個研學基地項目。對於未來,張俊春表示,他將以民宿項目作為鄉村旅游的切入口,向鄉村振興的更高目標持續發力。
(雅安日報記者 鄭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