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完工驗收,火炬獎牌發布,火種完成交接
成都做好准備迎接大運會
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大運會)3月18日迎來開幕式倒計時100天。目前,成都已做好准備迎接大運會:49個大運場館和大運村全部完工通過驗收,13個配套交通項目建成通車﹔競賽組織進入全面沖刺階段,大運火炬“蓉火”和獎牌“蓉光”發布,大運火種完成交接﹔18個競賽大項、269個小項將迎來運動員的精彩角逐……一場具有時代氣息、青春風採的國際體育盛會即將到來,令人期待。
場館建設體現“綠色”辦賽理念
成都市中心向東南20余公裡,春日裡的東安湖體育公園游人如織。在公園的另一邊,大運會開幕式舉辦場地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內,施工人員正忙著做最后的沖刺。“我們正在對主體育場內部進行提升改造,按照大運會開幕式創意方案進行燈光、音響的設備安裝,確保開幕式順利舉行。”成都大運會執委會開閉幕式部開幕式運行中心工作人員黃谷說。
成都之北,大運會閉幕式舉辦場地鳳凰山露天音樂公園綠意盎然。據了解,公園整體景觀設計融入天府文化、鳳凰文化、古蜀音樂文化,同時兼具國際化風格﹔採用“海綿城市”設計,實施屋面綠化技術和景觀水生態平衡技術,巧妙利用坡地高差首創生態隔聲系統設計,實現了公園低成本運營維護。
作為大運會服務保障重要的功能載體,設在成都大學的大運村,以“建改結合”的方式進行籌建,既滿足賽時運行要求,又考慮賽后學校教學和周邊社區的使用,實現節儉辦賽和可持續利用。“目前大運村所有項目建設已全部完工,村內配套設施順利推進。”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大運村部負責人介紹,大運村劃分為運行區、國際區、居住區和交通區,運動員注冊、飲食、文化交流、健身在大運村內都能一站完成。
記者從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了解到,成都大運會設置比賽和訓練場館49處,分布於15個區(市)和在蓉高校,目前已全部完工。49個場館中,13個為新建場館,其余36個為舊館改建提升,精選22個場館推進智慧化場館建設,體現“綠色”辦賽理念。
科技助力帶來滿滿智慧元素
科技助力,為成都大運會帶來滿滿智慧元素。
“大運元宇宙體驗平台”讓用戶在手機端、機器人端等設備體驗成都美景美食和購物,給國內外年輕人帶來交流互動新體驗。大運村和“志願者之家”等場所,通過4K高清屏幕為參賽人員提供可視化、智能化、趣味性健身訓練。遍布東安湖體育公園和川投網球中心的智慧路燈“小白楊”,通過整合照明、交通視頻監控、WiFi、LED信息顯示屏等物聯網智慧設備,實現賽事與智慧城市管理交融發展。“掌上大運”終端和智慧翻譯系統,可提供賽事提醒、賽事觀看以及導航、智能翻譯等便捷高效服務。
2月27日,以賽事命名的“大運號”衛星成功發射,實現了AI衛星互聯網首次融入世界綜合性運動會,為大運會提供衛星數據通信、融媒體資源、碳中和監測以及“大運星球”互動功能等方面服務。
“成都大運會將是展示成都科技創新力量的一次盛會,不僅為新技術提供運用價值,還創造更多本土科創企業與世界綜合性運動會精准接軌的機遇。”成都大運會執委會開發活動部專職副部長苗峪源表示。
賽事籌辦激發城市運動活力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成都大運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於再清認為:“通過大運會,市民能夠增加對體育賽事和文化交流的理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國際交流大舞台,大運會和成都將成就彼此。”
“舉辦大運會,對於成都來說,不僅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形象,更會給城市帶來可感可知的能級提升。”成都市體育局副局長陳志介紹。作為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之一,成都2021年居民體育消費額達500億元,一大批年輕化、細分化的體育消費場景和地標遍布全城,密織成網。
運動正成為這座公園城市的活力“新表達”。2021年夏,《成都市家門口運動空間設置導則》發布,城市“金角銀邊”新建、改造的運動空間不斷涌現,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面鋪開。以貫穿成都全域的天府綠道為紐帶,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目前,天府綠道上1223處體育設施已“連線成片”,成為成都人身邊的運動賽道。成都的全民健身品牌項目“天府綠道健康行”,年均組織開展天府綠道健身系列活動1000余場次,參與人數1200余萬人次,實現“綠道建設到哪兒、活動開展到哪兒”。
山水人城和諧相融,城市的運動活力被不斷激發。以賽為機,大運會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繪出綠色新畫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4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