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搶佔新能源汽車賽道 成都青白江大有可為

王凡
2022年03月21日15:3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如今,低能耗、低成本的新能源汽車飛速“吸粉”一躍成為“時代新寵”,搶佔新能源汽車賽道也再次成為了熱門話題。

此時的青白江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健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新能源商用車產業已初步形成以重汽成都為鏈主企業,以新全義、大矩機械、君斯豪隆等10多家汽車零配件生產公司為配套鏈條企業的產業集群。未來,青白江將持續“建圈強鏈”,不斷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大顯身手。

瞄准關鍵領域構建綠色低碳運輸體系

“打造全國碳中和產業發展先行區是青白江區的一大建設目標,但不是說搞碳中和就不發展,減排不是減生產力。”青白江區經科信局局長郭南指出,實現“雙碳”目標,不能“就碳論碳”,而要“十個指頭彈鋼琴”,全面統籌、通盤考慮。據統計,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超352萬輛創下新高,其中新能源商用車達到18.6萬輛,當前青白江區減排建設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全力搶佔新能源商用車產業新賽道。

港口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推動綠色發展,實現“雙碳”的關鍵領域。而商用車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排放大戶”,一輛燃油重卡污染排放相當於300輛小轎車。郭南指出,自上而下地構建起綠色低碳運輸體系,是青白江打造低碳港區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在推動整個青白江區新能源商用車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將為成都市實現“雙碳”目標發揮示范性作用。

2021年,青白江區已與上海啟源芯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簽約,成功引進了總投資50億元的國家電投換電重卡和充換電站總部結算中心項目。項目圍繞新能源重卡落地運營場景,計劃於省內建設約300座智能充換電場站,設立充換電場站總部結算中心,建設充換電站組裝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區,該項目將有效推動青白江的低碳港區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未來,借力青白江陸海聯運樞紐的聯通帶動作用,將逐步實現鐵路港內集裝箱運輸牽引車的電動化,建成體系化、現代化、智能化、本土化的運營中心及生產制造產業園區,並進一步在成都市場推廣復制商用車換電模式,構建綠色運力西部新起點。”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鏈主+鏈條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說到新能源商用車,首先就要提到青白江區的新能源商用車產業鏈主企業——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該公司建有省級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主要從事新能源、重、中、輕、專用車等商用車及零部件的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並於去年推出了豪沃V7-X新能源汽車,廣受市場好評。

3月15日,程師傅駕著重汽成都生產的豪沃V7-X新能源換電攪拌車,駛入位於金芙蓉大道的充換電站更換電池。隻見兩隻機械手精准地打開電池箱門,卸下電池箱,換裝上電量滿格的電池箱,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

程師傅是第一批使用豪沃V7-X新能源汽車的貨運司機,最初他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續航等方面有過擔憂。然而使用了半年后,他便成了這款車的“推廣員”。在程師傅眼中,這款車有三大優勢:一是動力足,持續功率達250千瓦,最高可達360千瓦,爬坡有勁,工況適應良好。二是續航長,綜合續航裡程可以達到235公裡,充滿電量需2小時,若換電隻需5分鐘,充換電一體,實現能源的移動式補給,非常方便。三是費用低,平均電耗1.96元/公裡,比燃油車價格立省一半。

“新能源商用車產業生態圈主要包括產品技術、零部件配套、整車生產制造、銷售和服務四個方面,產業鏈之長是其他產業無法比較的。”郭南介紹,近年來,青白江區新能源商用車產業已初步形成以重汽成都為鏈主企業,以新全義、大矩機械、君斯豪隆等10多家汽車零配件生產公司為配套鏈條企業的產業集群,並將持續統籌好各類資源要素,不斷完善供應鏈體系。

另外,青白江區還簽約引進了上海優品車青白江結算中心項目,將建設新能源車出行驛站結算中心,落地優品車新能源充電樁及西瓜出行驛站,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綠色環保新基建項目。在發展綠色、低碳、環保、清潔的新能源商用車產業新征程上,青白江區還將持續大有作為。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