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
——廣安市市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綜述

一頂頂“小紅帽”活躍在十字路口,讓文明在溫馨的提醒聲中傳遞、在真誠的笑容中彌漫﹔
一幅幅公益廣告分布在街道、社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風景、融入市民心中﹔
一個個文明實踐活動的廣泛開展,讓文明種子在市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
2015年,廣安市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城市,並於2017年、2020年先后通過第五屆和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復查驗收。
“全國文明城市不是為了創建而創建,而是要全民共建共享,要創建為民、利民、惠民。”在這樣的理念下,廣安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盯緊重點難點,補齊弱項短板,堅決捍衛來之不易的珍貴榮譽,持續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擦亮城市文明底色,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由集中攻堅轉變為常態長效,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深化志願服務 打造文明之城
“您好,請把頭盔戴好。”“老人家,現在是紅燈,請您稍等。”……1月19日,在廣安城南金安大道上段與平安大道岔路口,頭戴小紅帽的文明志願者正耐心地勸導過往市民。
在廣安,“小紅帽”“紅背心”等一道道紅色的文明風景,經常活躍在交通路口、社區小區、景區景點等,傳遞文明理念,倡導文明行為,他們或協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或專注於清理衛生死角,或為游客提供暖心服務……
在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過程中,廣安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制度化建設為抓手,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大力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不斷加強志願服務陣地和隊伍建設,豐富志願服務內容,打造志願服務品牌,推動志願服務活動常態長效開展。
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和“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廣安市著力構建網格化服務體系,印發《廣安市學雷鋒志願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志願者招募注冊、教育培訓、服務記錄、星級認定、激勵嘉許回饋、關系轉接等8項制度,開展“小城大愛廣安志願”優秀志願服務宣傳推選活動,每年評選一批優秀志願者,落實激勵嘉許回饋,進一步擴大志願服務的覆蓋面。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實名注冊志願者54.7萬人,已建成志願服務站168個,公共文化設施志願服務工作站18個。
廣安市還廣泛組織開展了文明交通勸導、文明窗口引導、文明社區共建等志願服務活動,培育和發起志願服務項目7000余個﹔引導市、區兩級文明單位聯系對接中心城區社區,組織開展政策宣講、普法宣傳、健康教育、垃圾雜物清理等志願服務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和優質服務。
伴隨著志願服務的常態化,全市志願服務隊伍日益壯大,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從扶貧濟困、義診送藥、治理環境,到參與社區建設、主動服務城市發展,志願服務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志願服務精神成為社會新風尚,城市文明之光更加閃耀。
提升城市內涵 鍛造文明風骨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1月18日,市民羅春梅帶著孩子來到前鋒區家風家訓公園玩耍。一到此處,他們便被一句句家風名句、一個個家風故事所吸引。羅春梅一邊看一邊給孩子講述家風家訓警句的含義,引導孩子傳承良好家風。
一草一木會說話,一牆一畫皆育人。前鋒區家風家訓公園依托麒麟湖公園,按照四川省家庭美德五字訣“孝、愛、親、和、廉”五部分進行布局,讓廣大群眾在游園中潛移默化感受到家風家訓的正能量,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社會發展之根。在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工作中,廣安市始終注重文化浸潤,用傳統文化引領市民實際行動,鍛造城市文明風骨。
為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廣安市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資源,加強公園、廣場、社區等點位文化打造,規劃建設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城市人文景觀,進一步凝練形成獨特的文化印記﹔以“亮山亮水亮文化”理念系統謀劃城市建設,突顯城市特質,展示獨特文化,充分體現地域特征、歷史文化和時代風貌,讓城市凸顯濃郁的“廣安味”。
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尚,全面落實公益廣告刊播制度,開展公益廣告集中提質行動,推動形成標准嚴格、規劃科學、制作精良、管理規范的公益廣告宣傳格局。據統計,通過充分利用宣傳欄、顯示屏等載體,廣安市廣泛刊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等6類公益廣告6.3萬余條,統一設計制作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宣傳專欄1.2萬處,大力傳播文明新風。
此外,廣安市還持續深化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窗口、文明市場、文明家庭等文明細胞建設,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社會文明程度和群眾文明素質顯著提升。
開展文明實踐 深埋文明種子
“請您等一下,現在是紅燈,人行道綠燈才可以通行。”前段時間,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組織開展了以“小手牽大手·共建文明城”為主題的“文明交通勸導”親子志願服務活動,10余名學生佩戴著“志願服務崗”綬帶,與家長一起到學校周邊維護交通秩序。
在交警的引導和家長的協助下,小小志願者走上街頭,對行人闖紅燈、車輛亂停亂放、電動車駕駛員不佩戴頭盔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讓文明之花開進市民心中。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紛紛表示,不僅要熟知文明相關知識,還要將行為規范落實到位,爭做講文明的好少年、好學生。不僅如此,當天陪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的家長,通過與孩子一起勸導不文明行為,也從中受益,紛紛表示要積極倡導文明理念,鼓勵身邊人講文明、樹新風。
據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不僅持續開展“小手牽大手·共建文明城”主題活動,積極開展“我是文明宣傳員”實踐活動、“我是文明監督員”親子志願服務活動等,而且還利用國旗下演講、文明禮儀課等形式,開展文明校園建設宣傳教育,使文明禮儀知識更加入腦入心,讓“小手牽大手·共建文明城”主題活動氛圍更加濃郁。
為全面推進文明校園建設,教育和引導廣大中小學生養成文明習慣、規范行為舉止,去年10月以來,廣安市持續開展“小手牽大手·共建文明城”主題活動,以“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會”的理念,引導全市1120所學校、60余萬名學生參與,積極動員廣大師生、家長參與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工作,營造出崇尚社會公德、踐行文明美德的良好氛圍。
以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去年以來,廣安市廣泛開展了“千名黨員干部進街道,共建文明社區”“亮美城市·文明有我”等活動,積極動員全民參與到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行動中去,讓文明種子在市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努力提升城市文明軟實力,不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
文明浸潤城市,創建惠及民生。如今,從“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廣安每一個細微之處,無不彰顯著文明的力量。(廣安日報記者 劉甜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