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網售自制香腸遭10倍索賠案”宣判:駁回買家10倍索賠

2021年12月31日08:00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駁回買家10倍索賠 認定攤主銷售的是散裝食品

  諶光輝和他的豬肉攤

  2021年關將至,這個時節,不論你身處城市,還是農村,都很容易聞到臘肉香腸的味道。臘肉香腸,是不少四川人備年貨的重要一環。

  正因如此,這個案子的判決備受萬千買家賣家的關注。

  2021年12月30日,在新年元旦到來前,四川岳池豬肉攤主諶光輝終於等來“網售自制香腸遭10倍索賠案”的一審判決。判決結果顯示,諶光輝退還網友“小王子”1000元,駁回“小王子”的“10倍索賠”訴訟請求。

  1月,這位名叫“小王子”的山西網友聯系諶光輝購買了2000元的香腸。收到香腸后,“小王子”給諶光輝發來消息稱其違法,並以其售賣的預包裝食品無食品標簽和信息,也無生產許可証,提出10倍索賠共計2萬元……諶光輝拒絕后,“小王子”將其起訴到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法院。

  法院

  被告出售的是散裝食品,而非預包裝食品,銷售散裝食品不需要在包裝上標明標注標簽,駁回原告10倍索賠請求。

  被告

  這個判決結果,讓很多和自己一樣售賣香腸臘肉的商家看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也打消了商家心中的疑慮,維護了小商販的合法權益。

  律師

  (被告代理律師——四川洪州律師事務所主任李青峰)

  這個判決結果給商販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可以讓四川的特產走得更遠,當然也希望商販們自身能增強法律意識,堅守好食品安全的紅線,不要觸碰法律的底線。

  官司

  網售2000元香腸遭10倍索賠

  當事買家否認是“職業打假人”

  諶光輝在四川廣安岳池縣經營一家豬肉攤,平時除了賣肉,還用傳統手工藝加工熏制香腸臘肉,銷售給那些春節不能回家,或是不方便熏制臘肉香腸的顧客群體。平時,他也通過自己的短視頻賬號給粉絲傳授挑選新鮮豬肉的技巧,以及他熏制臘肉香腸的過程……

  官司,始於2021年1月份的一次網售香腸經歷。當時,一位名叫“小王子”的山西網友看到他拍攝的抖音后,主動聯系他購買了2000元的香腸。諶光輝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顧客要求快遞,為方便運輸,自己會用袋子裝好后抽真空再給客戶快遞。但幾天后,收到香腸的“小王子”微信聯系諶光輝,稱每包香腸都沒有標簽,並提醒他“違法了”。諶光輝告訴“小王子”可以退貨,但需要自己付郵費。不過,“小王子”提出10倍索賠,諶光輝沒有答應。之后,諶光輝收到來自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法院的傳票,他因“買賣合同糾紛”被“小王子”起訴。收到法院傳票后,諶光輝曾多次電話聯系“小王子”希望“私了”,但“小王子”堅持至少要賠償1.5萬元才會撤訴,這讓諶光輝無法接受。

  諶光輝說:“他(‘小王子’)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找我賠償。作為普通消費者,對買的東西不滿意,首先想到的是找商家退貨,但‘小王子’收到貨后,馬上就提出10倍賠償,而且他當時也沒有食用香腸,沒給他造成任何損失。”諶光輝的一位朋友通過查詢公開司法文書后曾告訴他,“小王子”此前曾有兩起作為原告身份的合同糾紛訴訟,而且最后以撤訴告終,他據此懷疑“小王子”是一名“職業打假人”。

  此前,“小王子”曾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並非職業打假人,“如果我是職業打假人,這麼多年我才這麼兩個案件嗎?”“小王子”說,這筆2000元的交易就是他的一次正常購物,自己是按照《食品安全法》提出訴求。

  諶光輝與“小王子”之間的糾紛經紅星新聞率先報道后,引發全國網友關注。5月10日上午,這起備受關注的“網售香腸遭10倍索賠”案,在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法院通過網絡開庭的方式遠程審理。庭審上,“小王子”通過諶光輝網購的香腸是否屬於預包裝食品,成為爭議焦點之一。

  判決

  被告退款1000元

  駁回買家10倍賠償訴求

  對於這起官司,諶光輝說當初開庭時之所以不同意調解,也是希望通過這場官司讓自己知道這種售賣方式是否合法合規,因為還有很多攤販和自己一樣,他們也想知道答案。

  12月30日上午,諶光輝終於等來這起備受全國網友關注的“網售自制香腸遭10倍索賠案”的一審判決。此案經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法院通過網絡開庭的方式進行公開宣判。法院審理查明,“小王子”此前在法院有多起涉及消費賠償的案件,被告諶光輝有營業執照,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備案証,四川省食品小經營店備案証等。“小王子”通過網絡在諶光輝處購買香腸,雙方之間形成買賣關系,根據《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及攤販管理條例》的相關條例規定,四川省對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實行備案管理,被告有營業執照、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備案証等,“小王子”提出被告系無証生產的主張不予支持。

  此外,本案從“小王子”與“諶光輝”之間的微信聊天和交易結果可以看出,“小王子”是在了解了被告制作香腸的過程后,以預付款的方式購買了2000元的現制香腸,雙方還就是否要打包進行了溝通,說明被告出售的是散裝食品,而非預包裝食品,銷售散裝食品不需要在包裝上標明標注標簽。

  最終,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法院就本案作出一審判決,判諶光輝退還“小王子”貨款1000元,駁回“小王子”的其他訴訟請求。

  春節前一兩個月,是香腸臘肉的銷售旺季,諶光輝也迎來了新的生意旺季。當天上午開庭宣判結束后,他又很快地返回豬肉攤。諶光輝說,他每天不僅要照管攤位上的生意,空下來還要處理熟人朋友在網上聯系自己買香腸臘肉的需求。

  諶光輝的豬肉攤位不大,前來買肉的顧客也基本上都是臉熟的人。這一年裡,很多人都知道了他因網售香腸遭起訴10倍索賠的官司。在判決之前,熟悉的顧客在付賬后都會多問一句:“判下來了沒得?”

  陷入官司糾紛這一年,諶光輝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即便在網上聯系他購買香腸臘肉的都是熟人朋友,他還是會主動給對方言明:香腸臘肉都是自己手工熏制,沒有生產日期,也沒有標簽……如果對方要買,不要以“銷售三無產品”起訴自己索賠。諶光輝告訴記者,他也想好了,如果網上有不熟悉的網友聯系自己購買大量的香腸臘肉,他不會賣給對方,因為擔心再次陷入10倍索賠的官司糾紛。

  對話

  “判決打消了心中疑慮,

  維護了我們小商販的權益”

  記者:官司對你今年的生意影響大不大?

  諶光輝: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這個官司,很多不熟悉的朋友找我買香腸,我也不敢賣了,怕惹官司。

  記者:之前有預料到是這樣一個判決結果嗎?

  諶光輝:說實話,我沒有預料到,因為我對法律這一塊也不太懂,不知道判決最終會是一個什麼結果,但我想的是如果輸了,我要上訴。我一直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

  記者:對於這個判決結果,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諶光輝:這個判決結果,讓很多和我一樣售賣香腸臘肉的商家看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也打消了我們心中的疑慮,維護了我們這些小商販的合法權益,也可以讓我們的香腸臘肉這些四川特產,走得更遠。

  網友熱議

  不少商家稱有類似遭遇

  土特產到底屬不屬於三無產品?

  諶光輝的經歷經紅星新聞報道之后,不少網店店主表示,自己也曾有過類似遭遇。

  3月26日,一位在某電商平台上銷售冬虫夏草酒的網店店主告訴記者,他當天下午收到重慶一法院的傳票,他因“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糾紛”被起訴了。據涉事網店店主收到的“民事起訴狀”內容顯示:原告李某除了要求他退回貨款外,還要求按購物款進行10倍賠償,兩項共計41360元。起訴狀內容顯示:李某通過網絡交易平台,在被告的網店購買了20瓶“冬虫夏草酒”。收到后,經朋友提醒發現該涉案產品為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准的食品,屬於三無產品。

  涉事網店店主告訴記者,他經營網店已經多年,“這個酒是我們當地自己釀的青稞酒,我們用冬虫夏草泡的,相當於就是自家制作的泡酒。”該店主稱,在收到法院傳票前,李某並沒有跟他有過任何關於索賠的交流。經過查詢,發現李某此前就有眾多類似訴訟,很可能是一名職業打假人。這位網店店主稱,目前他已將網店的“冬虫夏草酒”全部下架。

  3月26日,一位同樣銷售臘肉、香腸的網店店主告訴記者,他此前也有和諶光輝一樣的經歷,被買家購買后索賠。雖然目前未收到法院傳票,但他已暫時關閉網店。

  有網友表示,這樣家庭自制的臘肉、香腸在中國很多縣城、鄉鎮一級市場上普遍存在,如果一刀切認定屬於“違法”,那麼這樣的家庭自制產品從此以后隻能在市場上消失。

  一位網友說,他此前拍農村殺豬視頻,有人留言想買點“土豬肉”,但自己不敢賣,“我也怕遇見這種問題,因為農村養的豬都是自己殺了吃肉,也是三無產品。”

  也有網友表示:“這雖然是敲詐套路,但也反映出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有待提高。產品要‘三有’是對顧客負責,也是對生產者勞動的肯定。”

  法學專家

  裸裝食品屬三無產品,

  但不一定違法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市場監管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繼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諶光輝所銷售的自制香腸,屬地方性特色食品,它沒廠名,沒生產日期,也沒有保質期。這類沒有任何標簽的食品屬於裸裝食品,它本身就是一種三無產品,但它不一定違法。

  劉繼峰說,在我們國家允許裸裝食品的存在,特別是農產品。諶光輝自己熏制的香腸就屬於裸裝食品,雖然有加工,但有別於工業化加工。自制香腸屬於家庭手工制作的一種產品,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工業品,兩者之間性質不同。

  劉繼峰告訴記者,食品安全法允許有地方標准,比如某種地方特色食品如果有地方標准,則可不執行國家標准﹔如果沒有國家標准也沒有地方標准,則可適用一般標准,比如說不能危及人身財產健康安全,如果僅從三無產品的角度來談論它的危險性,這是遠遠不夠的。

  對於商家銷售的香腸是否符合安全食用標准,這需要從產品危險性上來說。消費者將購買的香腸拿去鑒定並拿到相關檢驗報告,確定香腸不符合相關食品安全要求,已經影響其生命健康安全,這樣就可以索賠。但若不能舉証,僅說香腸是三無產品就提出索賠,這與我們常說的違法意義上的三無產品概念不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攝影報道)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