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記者實地探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擴建區——

萌!和大熊貓隔窗會餐 看!這座春筍塔會“發芽”

2021年12月17日07:2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萌!和大熊貓隔窗會餐 看!這座春筍塔會“發芽”

瞭望塔內部的多個平台如層層疊疊的芙蓉花瓣。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 攝

  成都環城生態公園全環開通在即,包括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擴建區在內的一大批園區也即將開園。

  12月16日,成都環城生態公園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記者走進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擴建區進行實地探訪。

  俯瞰+仰望

  看大熊貓有多個角度

  站在觀景平台上俯瞰擴建區,圓形的大熊貓館舍分布林間﹔往右看,春筍造型的瞭望塔映入眼帘﹔往左看,山間彩林中藏著大熊貓幼崽的居住地。

  “整個擴建區分為冒險溪谷、無限山丘、英雄農場、探索密林、科研片區。”成都設計咨詢集團、成都市建筑院副總經理何昕介紹,“熊貓基地擴建區佔地面積為168.64公頃,設計有銀杏林、紫薇林等8種主題特色園。”

  何昕說,在建設過程中,他們充分利用擴建區典型淺丘地貌的高差關系,構建起立體式交通體系——上層為游客步行天橋、觀光車行道,下層為后勤通道等,讓擴建區可以分流控制人流量,還能形成俯視參觀點,豐富游客感受﹔獸舍室內場的落地窗前都有高低兩條游覽通道,可以從俯瞰或仰望等不同視角觀賞大熊貓。“以前,游客需要隔著3米遠看大熊貓。在新的立體式交通體系中,在保証雙方安全的情況下,最近的觀看距離可以縮短到1米多。”

  最令人驚喜的是熊貓全景餐廳。該餐廳被3個大熊貓館舍包圍,長條形的空間兩側都是落地玻璃,玻璃外就是“滾滾”們的運動場,“大熊貓在窗外啃竹子,你在窗內喝茶吃飯,眼光對視交會的時候,雙方會想啥?”現場參觀者忍不住暢想未來“熊景餐廳”的場景。

  據介紹,擴建區有18棟大熊貓館舍、2棟大熊貓幼崽館舍,小熊貓和金絲猴等大熊貓的伴生動物也將在園區內定居。

  春筍+芙蓉

  春筍塔裡設多重空間

  矗立在擴建區中的標志性建筑——瞭望塔,因形如春筍,剛一建成就賺足了眼球。這座瞭望塔高69.8米,共9層,外部格柵為淺褐色,在陽光下泛著淡紅帶金的光澤。

  設計師曾子介紹,塔身通體鋼構,外側用672根弧形月牙格柵“編織”成全曲面幕牆外衣,以便最大程度模擬“春筍”表面的紋理脈絡。每一根格柵的大小、形狀都不一樣,最大的一根長達13.688米,自重超600公斤。所有格柵都與設計嚴密對應,和指定位置的偏差嚴格控制在3毫米內。

  “我們的項目團隊採用BIM技術‘細化針腳’。”曾子說,團隊運用全站儀對各編號關鍵點測放,確定不同軸間每根月牙格柵連接件的坐標、軸線等關鍵定位點,保証安裝精度。

  瞭望塔內部則是81個造型如芙蓉花瓣一般的載人平台。這些平台層層堆疊,融入活力舞台、大熊貓劇場、藝術展廊、創意書屋、竹葉茶室、奇遇時空、觀景平台等多重空間,可供游客觀光休閑。

  當記者走到塔下時,塔尖部分突然向外展開,仿佛一朵“花”在塔尖綻放。曾子笑稱這是一個“驚喜”,“這個設計如春筍發芽,寓意著生長。未來,有大熊貓寶寶誕生和明星熊貓過生日時,‘春筍塔’都會發芽。”

  據介紹,在塔冠安裝調試過程中,項目團隊以鋼結構精准安裝、液壓裝置、電氣裝置完美配合,來保証75根杆件的開啟和閉合動作高度一致。每個杆件均增設位移傳感器,精確滿足兩分鐘“發芽”、閉合所需效果及速度要求。(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倢)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