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躍進村“躍進”:一望都是景觀 下樓就是公園

2021年11月16日07:40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望都是景觀 下樓就是公園

  改造前的躍進村

  清澈美麗的迎桂湖

  【聽聽群眾怎麼看】

  冬日的成都,寒意漸濃。步入成都市金牛區北三環路外側的天府藝術公園,商業水街正加緊建設,工人們熟練地綁扎鋼筋、安裝地板和幕牆……“目前砌體工程完成92%,幕牆及屋面安裝完成87%。”工作人員表示,以川西文化為特色,這裡將招引特色商業、主題餐飲、精品酒店等,打造川西水街文商旅項目。寒風中,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讓人倍感振奮,展現出成都城市有機更新的蓬勃熱力。

  昨日,記者走進已初步建成的天府藝術公園文博坊片區,左邊是狀如出水芙蓉的天府美術館,右邊是擁有自然流動屋頂曲線的當代藝術館。

  清澈美麗的迎桂湖倒映著藍天白雲,湖邊綠草如茵、一步一景,時尚現代、休閑多元的生活美學迎面而來。拿出手機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從曾經的“西南第一村”到“城市風貌窪地”,再到如今的“天府藝術公園文博坊核心區”——躍進村的變化,折射出了成都的城市發展。

  “那是不一樣哦,簡直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原躍進村5組村民馮素芬告訴記者,雖然靠著華僑城和金牛賓館,但以前這裡天上是密集的電線“蜘蛛網”,地上道路狹窄破爛,最窄處隻有1米寬。屋子裡陰暗潮濕,人們在兩排樓之間拉繩子晾衣服……

  現在,這裡經過成片打造,已經成為天府錦城“八街九坊十景”之一。以金牛賓館為核心向外輻射規劃建設三園、三湖、三坊。其中,三園為錦園、蜀園、蓉園﹔三坊為文博坊、文商坊、文創坊﹔三湖為迎桂湖、荷華湖、芳菲湖﹔而園區目前已經蓄水迎客的迎桂湖文博坊片區,就是當年的躍進村所在地。

  “這個片區曾經有輝煌的歷史,被大家稱為‘西南第一村’。”參與該片區改造工作的金牛壩科技服務產業功能區管委會規劃發展部部長曹驥原向記者介紹,“裡面結構復雜,流動人口眾多,治安環境、衛生環境、基礎設施等都相當落后,形成了一個城市發展的窪地。”

  【實事盤點】

  優先建設生態景觀和基礎配套

  打造未來公園社區示范點

  “當時村裡各項基礎設施都不太好,道路狹窄、房屋破舊、電壓不穩,用水也是個大問題。居民意見很大。”躍進社區黨委副書記趙天添向記者介紹。

  前些年,在時代的光影裡沉寂了多年后,作為成都市重點項目之一,躍進村終於正式啟動搬遷改造工作。

  “在改造中,我們首先就是去梳理群眾的利益點、訴求點在哪裡,然后針對施策。” 曹驥原告訴記者,公建配套設施體系需要打造,片區道路年久失修,整體形象需要升級……經過前期大量的調研,居民的訴求逐漸清晰。而通過積極思考與多方調研,金牛區在搬遷改造工作中逐步探索出多項創新統籌工作機制和公共建設配套優先的發展模式。

  今年11月7日,“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在位於金牛區的天府藝術公園拉開帷幕,兩座造型優美的地標建筑——天府美術館和當代藝術館·圖書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曾經“稀爛”的躍進村,華麗呈現城市文化地標﹔過去的“破舊”變身網紅打卡地。

  “現在哪還看得出以前的樣子嘛。看嘛,我們今天是專門過來打卡的。”在芙蓉花造型的天府美術館前,家住西門的劉大姐和閨蜜架起三腳架,拍照打卡發視頻,不時傳來歡樂的笑聲。

  我們的新房子就在街對面,從三環路過天橋就到。年底就修好了,估計過了春節就能領到新房的鑰匙。”馮素芬說,新小區修建標准很高,比附近很多商品房都還漂亮,干淨整潔的院落,大部分戶型都有觀景陽台,最關鍵下樓就能到迎桂湖這邊的公園散步。

  梳理中記者注意到,“躍進村”改造中有個最關鍵的地方——優先打造生態景觀和基礎配套,然后才實施商業居住開發建設。項目先后修建了23條市政道路、3條水系、2個社區服務中心、2座養老院、2所幼兒園、2所小學、1所中學、1所三甲醫院,重構了整個片區的公服配套設施。並在此基礎上,按照15分鐘公服圈等理念,系統規劃片區交通、綠道、水系和地鐵TOD站點,打造服務完備、智慧便捷、綠色生態的社區體系。

  “今年,天府藝術公園片區已經被列為成都市‘十四五’規劃建設未來公園社區的示范點。”曹驥原告訴記者,片區將進一步植入科技新應用、智慧新商務、文創新體驗、藝術新交互等。

  迎桂湖邊,即將搬入新居的馮素芬笑得很開心。

  【今后怎麼干】

  全力實施

  老城區成片連片更新

  談到下一步工作,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將以重大示范性工程為牽引,全力實施老城區成片連片更新,統籌推進城市功能、產業、環境、品質綜合提升,傳承歷史文化,改善人居環境,讓市民家園更有顏值、市井生活更有品位、社區服務更加完善。

  推進產業、業態和功能綜合提升,全力推進成片連片更新。逐年推進全市217個老舊片區有機更新項目建設,計劃投融資2300億元﹔同步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加快構建“15分鐘公共服務圈”,打造“鄰裡人家”生活服務綜合體。今年,啟動50個成片更新項目,實施棚戶區改造3687戶、城中村改造1800戶,建設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項目400個,啟動鄰裡人家建設20個,發展社區連鎖店200個、特色小店100家。

  同時,結合成片更新項目,持續打造老舊小區改造示范項目,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范小區、園林式居住小區。“按照工作計劃,統籌推進更新項目片區及周邊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打造一批老舊小區改造典型示范項目,每個區(市)縣至少完成1-2個示范項目建設。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范小區(院落),中心城區各區不少於3個,其他每個區(市)縣不少於1個。”該負責人說。(成都日報記者 李自強 攝影 魏麟瀟 熊一凡)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