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線”的環衛工人:穿防護服收運隔離家庭生活垃圾 噴霧器消殺廢棄口罩收集桶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環衛工人每天承擔的環衛作業量也在增加。
在成都市武侯區的大街小巷,隨時隨地都能看到身穿防護服忙碌的環衛工人身影,他們的辛勤付出不僅保証了城市的干淨整潔,同時也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
張玉成:“垃圾收運交給我”
早上9點,環衛工人張玉成穿上防護服、帶上口罩、護目鏡和橡皮手套,“全副武裝”上門收集居家隔離人員所產生的生活垃圾。由於提前已聯系好,隔離人員已經將垃圾打包放在門口。扎帶、消毒、再次消毒途經樓道、電梯轎廂,投放到專用有害垃圾收運車輛,每一步都嚴格按照規范進行。
像這樣的一系列動作,55歲的張玉成每天都要重復很多遍。為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武侯區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採取定人、定點、定車、定時收運。從事環衛工作7年,擁有隔離酒店消殺經驗的張玉成義不容辭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從10月5日開始至今,他就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默默堅守。
“以前是小區集中收集,再由我們收運。從11月2日本土疫情開始以后,我們就改為了點對點上門收運。”張玉成介紹道。
他負責轄區內20個居家隔離家庭生活垃圾的收運工作,一趟下來,大概需要2小時左右,尤其是沒有電梯的居民小區,來回相當於爬了10幾層樓,雖說是冬天,但厚重的防護服也會讓他覺得悶熱。
“事情總是需要人去做的,大家都在為抗擊疫情而努力,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堅守與擔當。每天20個點位,早晚2次固定收運,早七晚七的堅守,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張玉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著這座城。
陳明樹:“我有經驗能做好”
52歲的陳明樹是一名環衛小機械作業人員,如果不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他會和往常一樣,駕駛著電動沖洗車行走在他的“一畝三分地”,守護著城市的干淨與整潔。
而現在,他多了一個身份——金協和華興項目部應急消殺組組長,這是他自己爭取來的。
做好防疫消殺工作,是有效預防和控制疫情傳播的重要環節。消殺工作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是個體力活,且在遇到突發狀況時需要在15分鐘內抵達現場。疫情來襲,陳明樹第一時間主動請戰。“去年疫情的時候我就在做消殺工作,我有經驗,一定能做好。”每天早上7點,全副武裝的陳明樹會准時出現在自己負責的區域,開始第一輪的消殺工作。
“我們都是電動消殺車和噴霧器搭配作業,這種比較空曠的區域可以直接用消殺車進行消殺,但是果屑箱、廢棄口罩收集專用桶、健身器材這些公共設施,就需要用噴霧器,才能確保不留死角……”這些都是老陳在工作中總結的經驗。
這兩天,除了常規的消殺工作,他還與隊友承擔起了南橋街道核酸檢測點的消殺保障任務。放置垃圾回收桶、每2小時場內外消殺、檢測完畢后進行全面消殺……從早上6點到凌晨2點,他始終堅守在一線。(李明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