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再造”熱水河 一場人與自然關系的修復試驗

2021年11月16日07:2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再造”熱水河

  減災

  為熱水河流域7條支溝制定減災方案,逐級消解泥石流的破壞力

  提升村民避險逃生能力

  綠色發展

  高山區:保護植被,固土涵水,人類活動全面退出

  二半山區:打造經濟林果產業園

  河谷地帶:進行開荒試驗,打造灘地農業產業經濟園

  記者調查

  熱水河,是涼山州喜德縣一條最終匯入安寧河的小河。它的流域面積不大,流過喜德縣的1個鄉鎮,是近2萬人的水源地。

  像熱水河這樣的小流域,在中國西南山區很常見。大多數時候平靜祥和,有時候卻會變成發怒的猛獸,被暴雨召喚出山,化身山洪、泥石流,吞噬生命,淹沒財富。

  如何管住“猛獸”,讓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遠離山村?2019年起,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在熱水河流域開展了一場試驗,試圖找到一條減災與綠色產業協同發展之路。

  為什麼要搞這個試驗?

  試圖打破舊鏈條,在小流域探路減災與綠色發展

  “這河發起水來,真嚇人。”喜德縣紅莫鎮桃源村村委會主任毛建平說,在他的記憶裡,熱水河是一條不安分的小河,每年汛期,隻要下暴雨,河水都要在河灘裡撒歡。一旦越過河灘,沖上岸,對村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令他記憶猶新的是2002年的那一場暴雨,“暴雨一來,天就黑了一半。泥石流‘摸黑’進村,毀了岸上的玉米地,淹了溝口的百年老寨,120多戶村民受災。水退了之后,庄稼地成了爛石灘,過了幾年才慢慢恢復地力。”

  從空中俯瞰熱水河,19條支溝像分叉的樹枝,從山頂向河谷匯集。溝口沖出巴掌大的平壩,高矮不一的房屋密布於此,這便是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山多地少是大涼山的典型特征。地處干熱河谷區域的熱水河,生態系統脆弱、穩定性差,渴求生存空間的人們不斷向大山要地,陡坡開荒、亂砍濫伐、過度放牧、強度樵採……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加劇,使得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有限的土地資源遭受嚴重破壞。

  我國山地面積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69%,貧困區域與山洪泥石流中高風險區域高度重合。人與自然之間形成了一條惡性循環鏈——自然條件越貧瘠,人類求生存的活動就越頻繁﹔自然開始“報復”人類,又使人類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2019年,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工程”啟動,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牽頭承擔了“氣候變化條件下山地致災風險綠色調控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來破解山區人與自然的惡性循環問題。團隊選定熱水河,在這裡開展小流域減災與綠色發展協同示范研究,試圖打破舊鏈條,構建人與自然的新秩序,為山區發展探路。

  如何遏制多發的泥石流?

  為7條山溝量身定制減災方案,把藏在熱水河身體裡的“小怪獸”揪出來

  科學家們來到熱水河之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嘗試過改造自然。比如在泥石流多發的支溝修建岩土工程,用攔砂壩攔住肆虐的山洪泥石流。但熱水河項目課題負責人、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員王玉寬考察發現,這些工作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熱水河支溝多而散,現行的治理工程措施單一、顧了頭就顧不了尾,這邊在治理,那邊卻形成對生態的破壞,仍然是負向的互動。

  “我們提出了新的治理和發展思路,不是改造自然,而是理解自然、順應自然。”熱水河試驗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套網格化的氣象站。王玉寬說,監測系統共有18個站點,覆蓋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可以實時獲取雨量、風力、熱通量、土壤濕度等數據。“可以說熱水河流域的每一滴水都在我們的監控之下,以前對環境的認知是憑感覺,以后將全面憑數據。”

  王玉寬介紹,要從數據中推演出規律,還需要5-10年的持續監測與分析,但現有的數據已然發揮了作用。眾所周知,降雨與山洪泥石流災害關系密切,科學家們參考雨量和地質結構等基礎信息,把藏在熱水河身體裡的“小怪獸”揪出來,為7條潛在威脅較大的山溝制定了減災方案。

  記者來到分叉溝,從溝口向上看,碎石有被整理過的痕跡,隨山勢搭出階梯,蓄出一汪汪深潭,形似梯田。以往的泥石流治理工程,最顯著的特征是搭建壩體,用一道道攔擋牆堵住傾瀉的泥流。“分叉溝的特色在於以‘疏’為主。”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員柳金峰說,在分水嶺和水源區,以截水、蓄水、排水為重點,加強植被恢復,實行封禁﹔在形成區配合土木工程,實施穩、攔、固床為主的生物治理工程﹔在流通區以護岸、護堤、護坡、固床為主,配合土木工程,修建護坡林、防沖林等,實現溝坡生態治理﹔在堆積區以排導為主,充分保障溝口居民生產生活安全。通過逐級釋放“怪獸”的能量,打出一套太極,以柔克剛。

  今年汛期,分叉溝曾發生一起小型泥石流,21級的階梯深潭消解了泥石流的破壞力,沒有對熱水河及附近群眾造成影響。防災達到了預期效果。

  按照試驗規劃,將實現工程減災措施時效延長50%以上、災害發生率降低50%、規模減小30%,以及重大地質災害事件零傷亡、保障1萬余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防災減災目標。

  如何打破減災和發展的對立?

  因地制宜分區規劃流域布局,增強防災能力的同時重塑產業

  過去因為災害頻發,熱水河流域產業發展一直比較滯后。“一場泥石流,什麼都沖沒了,老百姓擔心風險,投入經濟作物的積極性不高。”紅莫鎮與煙草企業合作,發展烤煙種植,相比種植玉米、土豆等傳統作物,烤煙畝均收益高出2-3倍。紅莫鎮鎮長喇魯佐說,合作社建起來了,大戶也發展起來了,但小農戶卻選擇觀望遲遲不願行動,種植面積一直上不了規模。項目團隊曾對熱水河示范區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查,發現僅有約7.8%的農戶種植了經濟作物。

  災害治理項目的實施,讓熱水河流域防災能力逐步增強,為構建產業奠定了基礎。不過,科學家們並不滿足於就產業談產業的發展路徑,而是致力於打破減災和發展的對立關系,讓兩者協同起來,互為促進。

  泥石流發跡於山區高處,如果上游植被良好,固土涵水,其破壞性就會大大降低。“高山區以生態保護為主,人類活動全面退出,還地於森林。”王玉寬介紹,以綠色發展為主線,在二半山區打造名優特經濟林果產業園區,結合綠色畜牧養殖,重點開發以“豬沼果”為代表的種養循環型山地立體農業發展模式。

  人地矛盾最為緊張的河谷地帶,優質灘地被泥石流破壞,淪為行洪通道,無土、缺水、少肥、寸草不生。項目組決定進行開荒試驗,把后備土地資源釋放出來。他們首先在亂石灘裡挖坑填土,布設水肥管理系統,種上果桑、櫻桃、脆李、金銀花等多種適應性相對優良的果樹和中藥材品種,再把河溝水抬升,使其傾斜下滲到植物的根系。兩年多過去了,寸草不生的灘地上,長出了一排排小“盆景”。“成活率最高能達到90%以上,最少也有80%左右。”省農科院副研究員王謝欣喜地說。

  按照規劃,今后泥石流灘地將開發打造成灘地農業產業經濟園,結合流域出口待開發的溫泉資源和初步發展起來的設施農業,重點打造以溫泉旅游為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導的觀光農業產業園、設施農業產業園和優質有機蔬菜基地,並重點開發以“溫泉康養+農業採摘及觀光”為代表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預計每年能新增經濟效益5億元。

  記者手記

  綠色理念已在大涼山小村庄萌芽

  無論是工程治理還是產業規劃,都是有形的措施,要調和人與自然關系,關鍵還得靠人的主觀意識重塑。“過去,人與自然更多是敵對的關系,既要索取,又怕被自然報復,我們希望引導人們樹立敬畏之心,緩和對立,達成和諧統一。”四川大學教授第寶鋒介紹,熱水河試驗的另外一個主要內容是以提升人群自救互救及社區防災減災能力為核心,協助地方政府構建綜合減災示范社區。這兩年,他和團隊在桃源村開展減災示范社區研究及防災規劃等工作,先后布設了一套災害智慧標識系統和一系列彝族文化特色山地災害標識,多次開展災害科普教育培訓與演練,提升村民災害風險防范意識與避險逃生能力﹔和當地政府一起制定由政府、企業、公益組織、社區等多主體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災害風險管理方案﹔帶領大學生團隊到示范社區利用VR(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開展災害風險教育,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中小學生災害風險教育進行融合創新,在解決信息貧困的同時,還實現了安全應急知識科普,成果受到華為公司關注並在其平台上推廣應用。

  採訪中,記者隨機詢問了5位村民,他們都能夠准確說出若泥石流來了該往哪跑、怎麼跑。“我們還要把山上的生態環境搞好,讓泥石流不要‘跑’下來。”在桃源村村民楊勇的心裡,綠色的生產生活理念已萌芽。人與自然的裂痕正在修復。(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