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唄CEO龔連勝說“醫美沒有雙11”?

伴隨著李佳琦、薇婭直播間的火熱開場,今年“雙11”電商大戰提前拉開帷幕,醫美消費作為熱門賽道也紛紛把目光聚焦在了直播主戰場,水光針、超聲炮、熱瑪吉等各種醫美項目促銷活動甚囂塵上,消費者絡繹不絕。
但在整個行業都大張旗鼓“狂歡”的時刻,11月10日晚間,兩大互聯網醫美平台之一的美唄CEO龔連勝卻向業界發出了“醫美沒有雙11”的公開信,“醫美不適合做雙11”似乎給如火如荼的醫美市場帶來了一些冷靜思考,醫美為何沒有“雙11”?也許這背后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醫美直播亂象叢生
監管重拳打擊制造“容貌焦慮”
“雙11”期間,打開各大直播平台,直播間的醫美產品琳琅滿目,新醫美項目層出不窮,水光針秒殺價111、新一代熱瑪吉直播價“?999”、分享就送超聲炮全面部體驗……
數據顯示,去年“雙11”有30%的醫美訂單來自深夜直播間,而今年直播帶貨更是醫美賽道的主戰場,大量網紅也參與其中想分一杯羹,龔連勝在公開信中表示,“雖然線上直播營銷成績令人矚目,但是醫美低價直播帶貨口碑已經崩塌了,大打價格戰、包裝概念、營銷噱頭,虛假銷售翻車事件不少”。
據中消協統計,2015-2019年,中國醫美行業投訴大幅增加,2019年醫美行業投訴6138件,是2015年的近13倍。在一些知名的互聯網投訴平台上,不少關於醫美直播的各類投訴情況,比如有產品、服務、儀器與直播介紹不符,服務項目縮水,價格虛高,產品到貨周期過長,虛假宣傳等大量問題。
此前媒體也報道,網紅雪梨的醫美直播間就經歷過“翻車”事件,雪梨醫美直播間的某家醫美合作機構在基本醫院資質上令人疑惑,消費者購買產品后無法聯系上相關醫院,而在消費者向官方反饋時,也沒有對應的答復能夠解決疑問。
類似出現基本醫療資質問題的直播翻車絕非個例,事實上,近年來政府對於醫美行業的執法力度不斷加強,特別是對制造“容貌焦慮”等情形予以重點打擊,釋放出嚴格監管的決心。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1年度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典型案例(第三批),醫美機構虛假宣傳醫生資歷、機構資質榮譽、醫美產品功效、服務療效,通過“刷單炒信”、直播等方式虛假宣傳等行為被曝光。
不打雙11價格戰
龔連勝呼吁“醫美界更需要長期主義”
不可否認千億醫美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增速已高於全球同期,與此同時,在目前強監管態勢下,行業從野蠻生長狀態進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
對從業者而言,醫美品牌唯銷量論的導向正在改變,以美唄、更美、美團醫美為代表的互聯網平台開始紛紛打擊“黑醫美”。在“雙11”火熱的當下,美唄又為何“背道而馳”,提出“醫美沒有雙11”的理念?
“不是醫美沒有‘雙11’,而是醫美不打‘雙11’價格戰”,美唄CMO兼新聞發言人黃向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稱,美唄認為醫美行業不適合雙十一低價促銷,醫美從業者一年365天,每一天都應該保持高品質服務。
在黃向平看來,醫美是件嚴肅的事情,由於決策時間長、難度大、門檻高,醫美並不是一錘子買賣,購前咨詢、到店面診、實施項目、術后維護等各個環節必不可分。
眾所周知,雙眼皮、隆鼻、隆胸等手術類醫美項目幾乎是一次性消費,並不是消費者能在雙11期間可以短暫考慮的問題,也不能因價格低而做決策。
“還是因為醫美消費趨於理性,消費者對安全、可靠的追求越來越高,價格已經不是敏感因素”,黃向平稱,因此醫美購買行為不容易通過‘雙11’促銷方式帶動,就算一時間沖動消費,事后退款也經常發生,整體上看,醫美促銷不會在‘雙11’期間起到明顯作用。
雖然促銷的過程可能會有GMV增長,在黃向平看來盲目追求GMV結果並不是行業該追求的,企業應該更看重讓用戶體驗一個全場景的服務, “輿論聲浪不能代表醫美存在感,醫美界更需要長期主義”,黃向平說。
輕醫美“爆發”
正品嚴選仍是行業主旋律
美唄咨詢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消費者決策成本不高的“輕醫美”項目銷量增長明顯,其中抗衰類醫美項目熱瑪吉、歐洲之星等依然火熱,半島公司推出的超聲炮成為目前最大的市場熱點。
關注到“超聲炮”這一新晉抗衰概念,黃向平還專程飛去深圳考察,看到半島公司的技術實力和資質后更有了支持國貨的決心。
其實醫美“行業亂象”頻發,大部分原因是正規醫美機構對於線上客訴和品牌建設關注度不夠,不願花大力氣主動營銷,宣揚正確的醫美觀。
而從去年“雙11”開始,美唄就公開亮相對“黑醫美”說不,也將品牌升級定位為“高端醫美嚴選平台” 嚴格審查和篩選合作醫美機構。這樣的做法持續一年后效果如何?在黃向平看來,放棄眼前的利益遭受了損失,但這樣才有未來長遠的發展。
今年以來,美唄不僅聘請了行業醫美專家為公司做專業支撐,還在“嚴選體系”之內升級推出了“美鑽體系”,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的認可之下,通過6大維度55條標准,從2000家醫美機構中選出近100家優質機構,樹立權威性。
緊跟國家政策,讓醫美行業更普及、更規范,減少大眾對醫美的抵觸和排斥,“前不久我們聯合封面新聞推出了《2021當代青年植發數據洞察報告》,就是想通過美唄數據,給消費者和醫美機構提供指導和借鑒作用”。
黃向平還提到,從醫美用戶更深層需求出發,美唄一直在做各種嘗試,不僅推出美唄醫用冷敷貼等產品,還以技術支撐開發了正品驗真工具,可以查機構、查醫生、查儀器、查產品,針對部分醫生欠缺審美能力的問題,美唄還提出“無設計不整形”的概念,在相關直播平台試水適合個人的設計服務。
“這一年來,醫美監管在收緊,行業在朝著健康方向發展,但不變的是大眾對美的追求和‘正品嚴選’的大趨勢”,黃向平說。(封面新聞記者 朱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