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教融合 從鄉鎮走出國際化足球競訓“品牌”

“注意跑位!”足球場上,運動員一邊提醒隊友,一邊閃轉騰挪……這是11月11日記者在國家南方·連界足球競訓基地看到的一幕。此時,這裡的幾片足球場歡呼聲、哨音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青春氣息。天氣漸冷,青訓中心的足球小將們訓練依然火熱。
探索
推動“體育+N”鄉村振興新模式
去年10月,國家南方·連界足球競訓基地在內江市連界鎮正式揭牌,項目佔地面積約700畝,分兩期建設。規劃建設46片專業足球場及配套項目,是目前西南地區規模最大,集培訓、賽事、運動休閑、體育旅游等於一體的國際足球競訓中心,可滿足專業球隊培訓及各類賽事要求,能同時容納不少於1000人的青少年常規訓練及比賽。
據法蘭克福(四川)足球青訓中心總經理冉觀旭介紹,目前,國家南方·連界足球競訓基地已建成並投用專業足球場26片。同時配套建設佔地3萬平方米的高標准運動員公寓,可實現1300人同時住宿和2000人的就餐,另外還建設了佔地近2萬平方米的五指湖氧吧足球運動中心。隨著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競訓基地先后引進2020年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第十四屆全運會足球項目預選賽、2021四川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等系列國家級、省級重大賽事活動,並長期承載省足協青少年青訓隊伍的集訓。
“通過賽事、集訓、活動的不斷舉辦,目前已經累計向小鎮引流超過10萬人次,平台直播流量4000萬人次,引導鄉村流量經濟。在為當地居民帶來收益的同時,小鎮新增就業崗位也超過100個。”冉觀旭十分自豪地說,“‘體育+N’的產業融合發展已經成為連界經濟發展新動力、鄉村振興新模式。”
轉型
“體教融合”促進校園足球發展
2020年3月6日,德國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以體教融合為“內核”建設足球青訓中心,開創了國內鄉鎮教育國際化品牌引入合作的先例。
德國法蘭克福俱樂部特別派出3名歐足聯認証的A級教練前往內江,並配備了5名中方教練,組成青訓中心的教練團隊。
“你好!”當記者在基地見到德國教練馬克時,他已經可以用中文與身邊的人進行簡單交流了。青訓中心工作人員透露,馬克正在自學中文,還請他們為其批改作業。
目前,青訓中心已順利完成3支隊伍的招生、入學工作。這些隊員分別出生於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一支來自成都、兩支來自內江),共59人。除接受更高水平的足球訓練之外,學生已全部進入威遠縣K12公立學校競力學校就讀,課后再由德國教練對他們進行1-2小時的足球專項教學。
“德國教練帶來了他們‘從娃娃抓起’的青訓理念,包括技術、戰術、體能、體質、康復等全方位、科學的訓練體系,而我們基地則有強大的硬件優勢。”冉觀旭認為,這一模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和足球訓練結合,達到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目標。
經過在青訓中心為期4周的訓練,來自成都的隊伍在9月進行的成都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T聯賽初中組)年度總決賽中一舉奪冠,楊智涵是這支冠軍隊伍中的一員,他說自己已喜歡上了這座小鎮,“馬克教練讓我對足球有了新的認識。”
布局
構建可持續“足球金字塔”體系
據冉觀旭透露,下一步,法蘭克福(四川)足球青訓中心將在全省、全年齡段展開招生選拔,2年之內將競力學校打造成為四川省足球特色示范學校,力爭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足球金字塔體系。
首先,將在內江市中小學免費開設足球興趣班和特長班,每個學校組織校足球隊,通過日常訓練、對抗、賽事,營造校園足球氛圍﹔第二,對內江所有足球特色學校的體育教師和足球教練開展培訓,夯實師資力量。這樣金字塔頂層便會有精品賽事,進而通過各類校園足球頂尖賽事,促進和帶動整個內江市的校園足球發展和水平的提升。實現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共贏。
冉觀旭認為,這是國內足球青訓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品牌合作。據悉,合作中除引入德國青訓體系之外,雙方還將共同大力推進中德足球文化交流。每年組織優秀足球教練、體育教師到法蘭克福俱樂部交流,同時組織中國優秀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到法蘭克福俱樂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習訓練,還會組織中德青年友誼賽落地到中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涵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