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自貢古醋露晒千天出“百味”

2021年10月18日07:2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自貢古醋露晒千天出“百味”

  趣說鹽都

  在富順縣獅市古鎮馬安村的沱江東岸,有一道奇特的風景:2萬多個傳統晒醋陶缸,星羅棋布排列在面積達1000畝的山間丘陵中,散發的縷縷麥香扑鼻而來。

  這裡是自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千天百味”晒醋天然晒場。預計到2024年,當地將依托這2萬多個“醋壇子”,建成千天百味晒醋博物館和非遺文化廣場,建成生產性保護基地。

  早在北周武帝(公元561-571年)年間,食用調味晒醋隨著富順鹽業的興盛而生,至明、清已然風靡川南地區。

  據《富順縣志》記載,清道光28年,富順人張廷清、宋同順、鄒從山合伙創辦“同泰順醬園”,年產晒醋500余公斤。“同泰順醬園”的掌缸師為徐大安,是富順地區公認的晒醋技藝第一代傳承人,后經曾洪發,汪智華,傳至第五代傳人汪立秋。汪立秋現為自貢千天百味食品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千天百味”的前身為晒醋第四代傳人汪智華自建的“汪師傅晒醋坊”,汪立秋繼承父親作坊更名為“阿秋晒醋坊”。

  自貢古醋晒醋以地下水、精選麩皮、優質大米為主要原料,歷經蒸煮、發酵、日晒、陳釀等四大工藝流程及淋醋、澄清、日晒、滅菌等20多道工序,融入紅棗、山藥、藿香、蕎麥、山楂等近百種中藥材。傳統制作工藝、手工勞作,原料拌和粬藥等全靠工人原始鏟動,裝料晒壇時工人們赤臂赤腳在壇上踩壓,是一道難得一見的傳統手工業風景線。

  醋封壇后,需經過天然晒露三年以上,故美其名曰“千天百味”。而在晒露過程中,每年立春、秋分后,每口醋壇都需要進行翻動,並不時根據節氣的變化,缸口需要旋轉方向,追尋太陽光線照射的方向,達到充分的日晒,最終凝聚出色澤均勻,棕紅醇厚,回味卻微甜,帶著些許中藥的草本香氣,久存不腐的調味汁。(徐玉財 彭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銘權 整理)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