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廣安區:答好優質資源擴容卷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特色教育縱深發展……五年來,廣安區切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智慧教育建設,全面發力各類學校統籌發展,答好優質資源擴容卷,切實提升區域教育質量和水平,筑牢民生之基。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就學環境
“新教學樓修建投用后,新增教室40間,有效化解了大班額問題。學校目前有108間教室,能夠滿足全校2963名學生的就學需求。”談起學校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廣安區東方小學校長杜先慧首先提到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
據悉,東方小學於2019年新教學樓開始修建,2020年9月竣工投用,教學樓佔地7000多平方米,投資近1800萬元,新增教室40間。“原來學校有50個班,最大的班額超過了55人。新教學樓啟用后,擴大到55個班,每班均不超過55人,最小的班額在49人左右。”杜先慧介紹說,學校以前因教室不足,一年級隻能招6個班,現在可以招10個班,能夠滿足招生區域學生的入學需求。
學校教育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近年來,廣安區投入1億余元資金,擴建東方小學、北倉路小學、厚街小學等12所學校,有效化解全區城區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問題。同時,廣安區投入3億元資金,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54所(含村小),並增添教學設備設施及數字資源,不斷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
據統計,近三年,廣安區投入資金1.7億元,在城區及重點鄉鎮規劃建設公辦幼兒園15所,極大程度解決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等實際問題。
目前,廣安區已建成官盛春天幼兒園、官湖幼兒園等7所幼兒園,提供學位1980個。“全區普惠性幼兒園達到90%,其中,公辦類超過60%。”廣安區教科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加快智慧教育建設
推進現代化教育
10月12日,廣安中學高一(10)班的25名學生正用平板電腦上英語課,並積極與老師互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該校英語教研組組長毛秀英介紹,學校從2018年秋季開始啟動英語小班教學,2019年秋季探索開展智慧教育,高一、初一新生每人配備一台平板電腦,學生通過平板電腦完成作業,並與老師互動,確實很方便,學習效果也不錯。
近年來,廣安區加快信息化教育建設,加速教育與互聯網科技深度融合,依托“四川雲教”網絡平台,統籌規劃和落地實施“三個課堂”項目,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全面推廣使用教學一體機、“三通兩平台”,切實提升智慧教育建設水平,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
不僅如此,為打造區域內最好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合作能力,加快全區教育現代化進程,廣安區還把開展編程教育作為提升全區中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先導,以《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為指針,率先在全市提出走“編程和創客教育”融合的教學模式,加快推進全區智慧教育、智慧研修、智慧課堂的建設步伐。
據悉,廣安區東方小學、希望小學等12所城區中小學被授予編程教育試點學校。
全面發力各類學校統籌發展
提升教育質效
“興學東方韻,養正少年俊。”近年來,廣安區東方小學以“正其志、正其學、正其行”的“養正”特色教育躋身“第二屆中國當代特色學校”100強。
“‘養正’特色教育並不是單一的,它已經融入我們的黨建、教育教學、后勤保障等常規性工作。同時,結合不同階段的教育發展要求和時代變化需求,我們還不斷豐富‘養正’內涵,形成了養正智慧少年、科技少年等多元內涵。”杜先慧說,該校今年已預算投入65萬元,擬打造一個250平方米的集參觀性和操作性為一體的青少年科創體驗中心,切實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養正科技少年。
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加強特色文化建設,這是廣安區做好各類學校統籌發展的一個縮影。該區還大力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劃片、就近”入學制度和大力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切實保障各類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7年,該區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
此外,廣安區還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步伐,持續鼓勵普通高中深研校史校情,提煉特色辦學理念,創辦特色高中。目前,廣安中學、廣安二中已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黃小平 李毅 廣安區記者站 許婷)
來源:廣安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