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一份華蓥市奔小康的微觀察

吃上旅游飯 換個“新活法”

2021年10月14日10:48 | 來源:廣安在線
小字號
原標題:一份華蓥市奔小康的微觀察

來到明月鎮白鶴咀村之前,我們遭遇了好幾次堵車。堵車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了那些車牌號,不僅有本地車牌號,還有很多是成都、重慶的,他們都是沖著游玩“荷月江岸”到這裡的。

記得小時候,摩托車都是稀罕物件,后來逐漸興起了電動自行車,如今汽車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年輕人尤其喜歡開車,但家裡的長輩難免對此有些抱怨:“幾步路,動不動就開車,一年下來油費、保養費就上萬,浪費錢!”

這時,車子駛進了白鶴咀村我表叔家的院子裡,表叔和表嬸正在從皮卡車上卸貨。

51歲的表叔是今年春節回到家鄉的,在外務工數十年,他最終還是決定回到老家發展。

回到家鄉的契機,是明月鎮發展起了鄉村旅游。2018年,按照“整村規劃、分期推進”的思路,白鶴咀村引進了集休閑觀光、餐飲民宿、農耕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荷月江岸”項目,將白鶴咀村打造成為真正的濕地公園。

第一年,他在觀望,擔心鄉村旅游發展不起來﹔

第二年,陸陸續續有村民在“荷月江岸”附近擺攤賣農產品,生意還不錯,他覺得在外擺攤麻煩,還得添置推車,不如先利用家裡的空房間,開個小賣部試試水﹔

第三年,他開始籌備,將家裡的磚瓦小平房換成了一樓一底的小洋房,並留出一間房間按照小賣部的規格裝修了起來,還專門在后院修建了一個小倉庫﹔

第四年,也就是今年,貨物都擺上了貨架,大門也挂上了“鄉村便利店”的招牌,小賣部開始營業。

營業的第一天,我也在表叔家。還記得那天是大年初三,我和家人來表叔家拜年。那幾天正好是“荷月江岸”客流量最大的時期,來小賣部買東西的人很多,即使有我們的幫忙,也有點忙不過來。

前不久,為了進貨方便,表叔還將家中原有的摩托車換成了一輛皮卡車,姨公(表叔的父親)雖對此埋怨了快半個月,但表叔還是堅持換掉了,他說:“皮卡車既能載客,又能載貨,方便。”

回到家鄉半年多,表叔感覺還不錯,甚至感覺這段時間是最快樂的時光,理由很簡單:干事業的同時還能兼顧家裡,每天安排得滿滿當當,充實也自在。

三次創業 再挺華蓥發展的“脊梁”

上世紀60年代,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萬名工人、干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民兵,懷著為國防軍工事業奉獻青春與生命的熱情,積極投身到三線建設的偉大事業中。這其中,就包括支援廣安三線建設的廣大人員,他們扎根華蓥山深處,用艱辛、汗水和付出,奏響了現代工業機器轟鳴的美妙樂章。

我的父親曾是華蓥市經貿系統的一名職工,當時與華蓥市境內八大軍工廠來往很密切。

小時候,父親就經常給我講三線建設的故事。從“干打壘”到“技工帶民工”,從“美多”牌照相機的誕生故事到珠江牌S—201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批量生產……當時的我年紀還小,聽不懂生產的過程有多復雜,也悟不出什麼大道理,但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無論條件多差、環境多惡劣,支援華蓥的“三線人”沒有一人退縮。正是憑著他們鋼鐵般的意志、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在華蓥這片土地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工業奇跡。

21世紀初,軍工企業的整體搬遷,雖搬走了華蓥市工業經濟的半邊天,但“三線精神”卻傳承了下來。

隨后的20多年裡,華蓥市經歷了“三二一”戰略,把鐵路沿線建成發達的工業走廊,形成了“一廊兩片”的城市經濟格局,掀起了二次創業的闖關時期﹔堅持“工業興市、工業強市”為重點,圍繞資源辦工業,依托園區辦工業,一掃軍工企業搬離的“陰霾”﹔搶抓“三農”工作新機遇,全力培育發展現代農業、和諧農村、新型農民,農業經濟強勢發展……如今正在進行的“三次創業”,以電子信息、玄武岩纖維等為主導產業,合理布局生產區、配套服務區,推動工業企業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轉變,將再挺華蓥工業發展的“脊梁”。

從廣安的工業排頭兵向全省的工業強市跨越,從廣安的傳統農業小市向廣安的特色農業大市跨越,從廣安的旅游名山向全省的旅游名山跨越,從廣安的最小城市向川東的特色城市跨越,從民眾的溫飽型生活向民眾的小康型生活跨越,這其中,華蓥雖遭遇不少坎坷,但展望未來,前途依然光明。

環境整治 留下城市記憶

說起對華蓥的記憶,鋼鐵橋是避不開的。

位於市中心的鋼鐵橋,連接濱河東路、濱河西路兩岸,方便市民出行,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

每年春節,到鋼鐵橋邊拍照是我和表妹雷打不動的“節目”。以前相機還不像現在這樣普及,拍照都是找攝影師傅。因此,每天都有十余位攝影師傅在鋼鐵橋靠近濱河東路一側擺攤。

還記得我10歲那年的春節,我和表妹在鋼鐵橋拍攝的照片被攝影師傅當成了范例照片,擺在攤位上進行展示,這件事讓我沒少跟其他人炫耀。

2017年春天,年久失修的鐵橋被迫封閉拆除,鋼鐵橋完成了它的使命,成為蓥城人一個時代的記憶。

在市民的呼吁下,2020年夏天,華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原址重建鋼鐵橋的施工公告,開啟了鋼鐵橋“回塑計劃”。

一年過去,鋼鐵橋以嶄新的姿態重回人們的視線,它全長36米,橋面內寬3.6米,外寬4.2米,呈“一”字形矗立在清溪河上,縱橫交錯的鋼架展示著它的堅毅,陪伴我們進入新時代。

鋼鐵橋下的清溪河,也讓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讀書時,我每天都要沿著清溪河河岸走上數百米。由於受到上游礦產企業排放的棄渣污水和山洪泥石流的影響,清溪河河水污濁、河床升高、河道堵塞,加上城市污水處理管網配套設施滯后,清溪河受到嚴重污染。“臭水溝”就是大家對當時清溪河的稱呼,顧名思義,清溪河散發的臭味很遠就能聞到,尤其是晴天,在河岸邊路過的時候,大家都巴不得一路小跑,早點離開。

2018年,華蓥市啟動了清溪河生態修復工程,把河道治理與景觀打造有機結合起來,沿河新建了人行步道和步道節點公園、親水平台等景點。

如今3年過去了,河道治理基本結束,市民不僅可以在沿途的步道節點公園歇息游玩,而且還可帶著孩子在清澈見底的親水區玩水、嬉戲。

從曾經污濁的臭水,到現在清澈的河水,我感受到了家門口發生的巨大變化。我相信,華蓥市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也將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其實一條街”到55條街

9月3日,家住華蓥城區的吳廣發如往常一樣,來到華蓥山廣場練習太極拳,這是吳廣發10年來每天的“必修課”。“這幾年華蓥城市的變化比較大,街道、花園干干淨淨。我們出門散步、打拳,心情很愉悅。”說起華蓥近年來的變化,吳廣發十分滿意。

今年68歲的吳廣發清楚地記得,40年前,華蓥人戲稱華蓥城市為“其實一條街,就是一條河”。“聽著是71條街、91條河,其實這是華蓥人心中的痛。”吳廣發說。

時間回到1985年,華蓥市建市之初。當時的華蓥城區建成區面積不足1平方公裡,城區主干道不足500米。

“高樓很少,我的印象中三層樓的‘工農旅館’就是全市最高的建筑物,那也是華蓥市的‘地標’。”出生於上世紀40年代的柳維榮曾擔任華蓥市副市長,是華蓥市城市變遷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証者。在他的記憶中,建市之初,華蓥市除了“工農旅館”和雙河鄉(今雙河街道辦事處)禮堂外,其余都是居民修建的平房。

“‘要看沒看頭,要耍沒耍頭,一支煙抽到頭’,這就是當時華蓥城區的真實寫照。”吳廣發說,“而現在,從華蓥市商會大廈開始,沿著新華大道而行,華蓥二中、城北公園、安丙公園、財富中心、購物廣場等建筑分布街道兩側……城市美了,道路寬了,設施好了。”

從昔日破舊的平房到如今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從昔日一條街到如今縱橫交錯的“交通網”,從房屋建筑到城市道路,從公共照明到園林綠化,從一張張記錄華蓥城區舊貌的黑白照片到今日光鮮亮麗的美麗新城……如今華蓥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建成區面積15.8平方公裡、擁有55條街道的新型公園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末,華蓥市城鎮化率達到49.3%,“老城區、蓥西新區、工業園區”三區連成一片的城市格局全面成型。

不僅如此,華蓥還建設了三線主題文化公園等一大批公園,城市顏值和品質都得到大幅提升。

“新打造的蓥西新城、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撐的工業新城……現在的華蓥早就不是‘一條街、兩條河’了!”在吳廣發看來,華蓥最大的城市變化不是多了高樓,而是這座小城有產業、有文化、有生態、有發展、有期盼,更顯得溫暖動人。

“好生態”變成“金飯碗”

“青青的山喲,青青的水,青山青水咱醉一回……”初秋時節,天池湖畔,幾名小孩歡快地唱著山歌。目光遠眺,淡淡的晚霞與彩雲映照在如鏡的湖面上,讓來到這裡拍攝風景的攝影師沉醉在“雲落清波若鏡天、湖光山色綠黛敷”的畫面中。

然而,在老華蓥人的記憶中,天池湖不是這個樣子。

華蓥,因工而立、因工而興,在經歷三線建設后,靠著境內豐富的煤炭、石灰石等資源,“一黑(煤炭)一白(水泥)”產業成為拉動華蓥經濟發展新的龍頭,並由此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條。在資源型產業發展的高峰時期,華蓥市沿華蓥山一帶南北直線距離不過40公裡的范圍內,布局大大小小的煤礦達171戶。

“一黑一白”產業雖然書寫了促進華蓥經濟發展的輝煌歷史,但由此也背負了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帶來的惡果。“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襯衣穿半天就成了灰色”是最真實的寫照。

2010年至2015年,華蓥市實施工業轉型發展戰略,煤炭、水泥工業陸續關閉退出或提檔升級,石灰窯、碎石場被關閉,空氣質量得到顯著改善,改變了華蓥市近20年灰蒙蒙的天空。

此后,華蓥市大力推進“森林華蓥”建設,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集中開展城市風貌、鄉村景觀打造,空氣質量、人居環境、水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城鄉環境優化程度極大提高。

天池湖的治理也提上了日程。2018年以來,華蓥市大力實施天池湖濕地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打響天池湖水環境保衛戰,相繼關閉湖泊周邊30多家大小紙廠、洗選煤廠、煤窯及石灰窯等污染企業,關停搬遷200多家養殖場(戶)﹔建成日處理能力達1500噸的污水處理廠,並配套建設天池場鎮及天池湖沿線污水管網,有效解決了湖畔3000多名群眾生產生活污水處理問題。

針對天池湖消落帶水位變動這一特點,為最大限度保持濕地生態特征和自然風貌,自2020年以來,華蓥市以水系綠化、彩化為重點,在月亮島以及湖畔消落帶較大的碼頭、仁和、王家壩等村,栽植池杉、水杉、蘆葦等水生植物和水陸兩生植物,以及銀杏、紫薇、春鵑等彩葉樹種達20多個品種計150余萬株(叢),治理消落帶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池湖水變清了,湖畔山變綠了,沿湖村還發展了5000畝李子樹,村民年戶均增收1.2萬元,“天池脆李”也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業品牌,“好生態”成了當地居民手中的“金飯碗”。

阡陌縱橫奔小康

千古百業興,交通要先行。9月26日下午3時,華蓥市高興火車站,經過掃碼、安檢等程序后,華蓥市民林月乘坐動車返回成都。自高興火車站動車開通后,在成都一家企業工作的林月回老家華蓥的次數明顯增多。

“一路風景一路歌,不知不覺間就可以往返成都與華蓥,既可以多陪伴父母,又能放鬆心情。”每當朋友問他兩地奔波累不累時,林月總會笑著這樣回答。

林月笑容裡的底氣,來源於華蓥便捷的交通。

今年4月,一列由華蓥高興站首發至成都東站的C5763次列車駛出站台,這是華蓥高興火車站投運后發出的首班列車。華蓥,進入動車時代。

西渝高鐵設站華蓥、9條進出大通道啟用、國省縣鄉村道路全聯通,“一刻上高速、半時坐動車、一小時乘飛機”的快捷交通格局全面形成。

科學規劃與重慶、廣安城際軌道交通﹔積極爭取融入建設廣忠黔、廣涪柳鐵路﹔開工建設墊江經華蓥至合川高速路和廣渝等一大批快速通道﹔提升國省干線公路,推進明月、永興等跨江大橋建設﹔全面融入重慶長江黃金水道運輸體系……未來,華蓥市將進一步拓展對外大通道、完善內部大循環,全力構建“路鐵軌水空”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徹底融入重慶都市圈交通網絡。

外部交通大變樣,農村“血脈”也在加速。“現在真是太方便了,騎電動車到鎮上趕場隻要幾分鐘。”日前,慶華鎮黃桷村村民卿召春說,村裡修建的水泥路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農忙時期,很多村民直接用三輪車將稻谷運回家,非常省力。

“十三五”期間,華蓥市實施農村公路改善提升工程,投資2.5億元,先后新建扶貧公路29.7公裡,硬化70余公裡,拓寬近60公裡,改善農村交通條件。

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十三五”以來,華蓥市調增片區客運線路,新覆蓋46個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實現行政村客運車輛通車率達到100%的目標。加強客運基礎配套,建設綜合客運樞紐1個、鄉鎮客運站2個、村級招呼站牌74個、城市公交站點79個,搭建了一個開放、有序、便民的乘車系統。

不久前,第一次坐動車的華蓥市雙河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浩,在日記裡描繪了這樣一幅美好的畫面:“等到我讀大學時,我便可以帶上華蓥產的梨子、葡萄,在家門口坐上高鐵或動車,去任何一個我想去的地方……”(廣安日報 華蓥記者站 游青 余江燕 記者 康建林)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