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工業互聯網”賽道,積微物聯是怎麼做的?

![]() |
積微物聯與西南財大特拉華數據科學學院共建研究與實踐基地。青白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
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全球和區域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產業新賽道持續涌現,產業競爭走向新賽道,每個區域及每個企業都面臨著一次機遇性、競爭性、重塑性變革。
作為新一線城市的成都,早已開啟創新發展布局,秉持產業生態圈理念,積極布局產業新賽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加速新興產業發展。這當中,建立新賽道企業培育庫,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龍頭企業和新經濟“城市合伙人”成為要務﹔另一邊,作為有望角逐“行業領軍企業”“頭部企業”桂冠的各行業企業,以新經濟發展趨勢為指引,正積極搶跑賽道。
根據成都市新經濟委給出的搶佔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的詳細規劃,位於成都市青白江區的行業領先新經濟企業積微物聯發揮自身的新技術優勢,圍繞“成為最值得信賴的大宗商品生態圈服務引領者”的目標,在“工業互聯網”賽道上努力發揮著自身的先發優勢。
以工業互聯網平台為傳統行業賦能
8月23日,在“2021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高峰論壇”上,積微物聯高級副總裁陳源表示,新技術正加速與實體產業的融合,其中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為了加速制造業舊動能改造和新動能培育的重要載體,以工業互聯網賦能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成為必然選擇。積微物聯堅持以數字化智能化驅動鋼鐵行業創新發展,通過打造鋼鐵大腦、工業現場智能管控平台、智慧物流等數字化智能化核心產品,服務制造基地﹔通過打造規模化數字創新體,以線下數字化智慧園區+線上互聯網平台族群的模式,構建了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圈﹔通過加大並夯實雲計算、大數據、5G、IDC等新技術項目的建設與發展,在支撐智慧鋼廠建設的同時,輸出自主可控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並通過重構核心系統,打造運營平台,實現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加速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為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作出大膽的創新與探索。
而此時的積微物聯,已然在工業互聯網平台探索的道路上走了多年。
2015年,積微物聯開始搭建工業互聯網平台。2017年,國家發布《國務院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積微物聯緊跟步伐、快速向前,通過平台構建起來的產業鏈形成閉環,並不斷走向完善。2019年,工業互聯網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今,積微物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和產業生態圈,正不斷為上下游客戶提供極致服務,實現與產業鏈客戶的合作共贏。
積微物聯創建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以5G、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AI、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實現了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降本增效為目標,助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聚焦工業互聯網的模式,積微物聯打造了數字化智能化核心產品——釩氮合金示范線,幫助實現全生產過程自動化和物流連續化,形成了“工序物流管控平台”產品﹔軌梁萬能二線數字產線,利用大數據、雲技術、智能算法等技術,圍繞工藝智能化、管控精益化,進行數字化工廠建設探索﹔智慧物流平台,全面覆蓋貫通採購物流、廠內物流、銷售物流的信息協同,全面提升物流效率……此外,還有物資計量遠程集中值守、無人行車產品、能源管控系統、工業現場智能管控平台等產品的接連推出,以技術優勢服務制造基地。
致力於構建協同化生態圈,積微物聯打造了包含積微海川鋼鐵、積微化工、積微循環、積微運網、雲倉雲加工、積微供應鏈、積微指數等26個業務板塊的互聯網平台族群,幫助打通了交易、物流、循環、指數、採購、供應鏈服務等產業鏈環節﹔於線下打造了“達海”系數字化智慧園區,以“中心倉+衛星倉”加速推進達海模式在西部地區節點城市的復制推廣和對外擴張,佔領行業制高點。
借助工業互聯網平台泛在互聯、全面感知、智能優化、安全穩固的特性,積微物聯加速傳統行業產業形態、生產經營、發展方式的系統性變革,加快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步伐。
積極發揮新技術聯動效應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沖擊下,工業互聯網作為新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最終要致力於推動傳統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
一直以來,積微物聯深諳新技術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驅動力量。在搭建工業互聯網平台的過程中,積微物聯一直努力探求多方合作,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不斷探索,利用新技術的力量推動工業互聯網平台的不斷完善和創新,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2018年,積微物聯攜手攀鋼集團、阿裡雲共同簽署合作協議,以攀鋼集團為場景試點,以阿裡雲為技術載體,以積微物聯為平台,合作共建“鋼鐵大腦”。該項目引入ET工業大腦,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著力降低成本、優化工藝,在煉鋼工序、冷軋工序中大顯身手,幫助企業關鍵生產環節走向“智能制造”,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生產工藝,降低人工成本。該項目不僅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2019年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名單,今年1月,在NEW IN CITY 2021成都新經濟共享大會上,又入選《城市場景機會清單》。通過該項目,積微物聯工業互聯網平台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體現。
同年,積微物聯與中國移動聯合打造的5G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實驗室成立,利用5G高速率大寬帶、低時延高可靠、大連接廣覆蓋的技術特性,為產業鏈客戶的場景運用賦能賦智。2017年,積微物聯攜手電子科大、迅鰩科技共同成立西南地區首個區塊鏈研究所,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應用。此外,積微物聯還聯手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等共同發起了四川省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與華為合作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園區、數字化研究院等項目,與浙大網新共建雲計算數據中心,與西南財大特拉華數據科學學院共建研究與實踐基地……
近日,《成都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正式發布,規劃將把成都建設成創新載體多元、創新主體活躍、創新能力突出、創新人才集聚、創新環境優越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以線下業務發展為“根”,以線上新技術突破為“魂”,積微物聯所提供的極致服務在大宗物資全產業鏈延伸開來,其助推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商業模式和落地成果,正契合了成都打造“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節奏和全球新經濟發展趨勢。
當前,“工業互聯網”炙手可熱。在“工業互聯網”賽道上,積微物聯正在積極尋求新一輪的創新突破。(劉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