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牛公園“上新”
成都首個TOD公園商圈慢行街區亮相

新金牛公園的全新板塊
昨日,記者從成都興城集團下屬成都建工集團四公司獲悉,公司承建的金牛大道下穿隧道上蓋景觀及應用場景工程已全新亮相,該項目是全國最長街心公園——新金牛公園的全新板塊。該公園有什麼特點?跟記者一起來看看。
綠道與公共空間相串連
打通自然與建筑的壁壘
如何打通自然之景與鋼筋建筑之間的壁壘?項目以“悠竹山谷”為設計理念,植入天府文化元素,完美地將成都山水中的川蜀風情,與戶外社交場景巧妙融合。
文化演繹板塊、步行街板塊、交流休閑板塊、創意互動板塊、首店潮玩板塊……豐富的活動板塊吸引著每位游客的目光,不隻於此,項目區域分為室外觀演舞台、兒童活動、極限滑板、休閑茶歇等多樣場地,並結合音樂旱噴,創意霧噴及互動雕塑等打造特色互動場景。同時,通過城市慢行系統將綠道與各大公共空間板塊相串連。
走進公園中心地帶,一座呈斜坡狀的觀景台上有不少游客正在合影拍照,這裡最高處達5.65米,可俯瞰整個文化演繹板塊,是公園內最佳賞景地。項目內還設有兩處音樂噴泉,結合公園科技光影場景,更增添公園觀賞性與趣味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應用場景工程中有將時尚感與環保理念充分融合的綠色建筑,這些建筑運用大量綠色環保建材——竹鋼,竹鋼是一種由竹子加工而成的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與傳統建筑建材相比較,竹鋼環保易再生,具有高強度、高密度、阻燃性強、低碳環保、易加工、可回收等諸多優點,該材料的使用讓公園建筑更顯質朴自然。
首個TOD公園商圈慢行街區
疊加多種功能
與普通城市公園不同,新金牛公園前身是金牛區茶店子“島形”地帶,一度是城市的堵點和痛點。借“中優”契機,新金牛公園不僅舊貌換新顏,而且創新了一條以公園開發提升城市片區價值的“新路”——通過實施“功能疊加、價值轉化”,堅持用土地增值收益平衡公園項目建設,通過完成片區1600余畝城中村改造,釋放可利用土地800余畝,打造呈現“文化珠鏈、公園簇群”的TOD商圈。
此次上新項目中就包含成都市首個TOD公園商圈的慢行街區,其將慢行系統、生態保障、體育運動、文化創意等多種功能融入市民生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相關新聞
成都吃貨街邀你“剎一腳”
打造有文化有場景有溫度的沉浸式市井生活圈
日前,記者從成都興城集團下屬建工集團八公司獲悉,“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吃貨街,目前已基本完工,即將對外上新亮相。
據悉,吃貨街位於青羊北路、撫琴南路、青羊東二路、西青路沿線街區,這裡聚集了大量老成都生活場景和承載老成都特色的美食老店,是成都市井生活的代表和縮影。
記者了解到,作為成都市2021年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點項目之一,親民化改造和品質提升是吃貨街的打造重點。在不影響原住戶正常生活的基礎上更新升級,耦合煙火氣和時尚感,通過對街區圍牆、店招、綠化等進行拆、減、增、美等措施提檔升級,真正還原上世紀80年代成都西門的市井煙火場景,有效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功能品質、增強了市民幸福感、體現了成都特色。
成都吃貨街應運而生的背后,是成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實際行動。近年來,成都市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一系列的老街巷、老建筑,被深度挖掘人文歷史文化后賦予了新的內涵,煥發出新的活力。
據悉,街區內美食業態由講述成都街頭小吃故事的“蓉城故事”、匯聚全國特色小吃的“天南地北”和年輕人喜愛的時尚產品“舌尖潮派”三部分組成,通過豐富的美食故事、商業氛圍和場景營造,打造有文化、有場景、有溫度的沉浸式市井生活圈,讓老成都人來了有回憶,新成都人來了有記憶。(成都日報記者 李菲菲 楊靜耕 成都建工集團四公司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