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

看鐵道兵志在四方的“山海情”

2021年07月16日09:0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看鐵道兵志在四方的“山海情”

成昆鐵路建設紀念碑。本版圖片由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攝

博物館內的版畫。

鐵道兵的日常用品。

“每天吃完了飯不管多累,就總想著怎麼多干點活兒,能趕上做得快的團隊,大家都想快點一起把路修好,這種熱情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吧?”7月11日上午,75歲的雷才棟和10位曾經一起修建過成昆鐵路的老戰友在成都新津的一個老茶館相聚,他回想起50多年前的火熱歲月,眼睛裡泛著光。

距離成都近300公裡外的樂山金口河大峽谷附近,有一座“鐵道兵博物館”,也是這群老鐵道兵曾“打卡”的回憶之地,博物館現保存各類珍貴歷史照片126張,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書籍、証章、影像資料等文物608件,完整地勾勒出鐵道兵部隊走過的光輝歷程,至今鼓舞著后人。僅今年上半年,鐵道兵博物館就吸引了5.6萬人前來參觀。

一座紀念碑

告慰“就地長眠”的二千英烈

“在你的左手邊是大涼山,右手邊是小涼山,中間是同心橋,一步跨兩地。”7月初,鐵道兵紀念館資深講解員王邦華站在鐵道兵博物館的成昆鐵路建設紀念碑前說道。大渡河水嘩嘩地在旁邊流過,向前來參觀的人們訴說著鐵道兵的英勇故事。

抬頭仰望8.4米的紀念碑,碑身正面鐫刻著“逢山鑿路,遇水架橋”八個燙金大字,這是葉劍英元帥於1978年鐵道兵成立30周年之際題寫。整座紀念碑為山體的紅褐色,大字下方是兩位鐵道兵戰士富有立體感的頭部雕像,一位頭戴竹編頭盔,目光深邃凝望遠方﹔另一位身穿無袖背心,戴著短沿布帽微笑著。而大字上方的人物雕像逐漸變小,定格了鐵道兵戰士開路、挖山、點火把的典型動作,是這個群體的肖像縮影。

這座紀念碑,就是告慰修筑成昆鐵路犧牲的2100多名鐵道兵英烈。當年,近1100公裡線路,平均每公裡就有大約2位戰士犧牲。一瓶白酒、一束白菊花,每年不少老鐵道兵和參觀者都要來此憑吊。

1964年,黨中央作出了三線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其中以四川(包括重慶)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區被稱為“大三線”,其核心是“兩基一線”。兩基,即在西南建兩個工業基地﹔一線,指的是成昆鐵路線。成昆鐵路北起成都南至昆明,沿途經過峨眉、峨邊、甘洛、攀枝花、米易、甸尾等地,從四川盆地到雲貴高原,途經山區復雜程度堪稱“地質博物館”,被不少國外專家稱為“生命禁區”。但其實關於成昆鐵路設計路線最初有三個方案,如今執行的“西線”方案難度最大,但沿途能串起攀枝花等地豐富的礦產和自然資源,也能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這條西南物資大動脈意義重大。

是鐵道兵戰士們的血肉之軀,鑄就了這條鋼鐵大動脈。在博物館內有一座名為生死關頭的雕塑,再現了四川樂山犍為籍鐵道兵戰士徐文科犧牲的場景。1965年9月3日下午,鐵道兵10師47團的徐文科與戰友一道在修建成昆鐵路樂山沙灣的大橋隧道施工時遇到塌方,他不幸被垮塌的碎石和支撐木壓住,口吐鮮血。在生死關頭,徐文科為了把寶貴的最佳求生時間留給戰友,他以鋼鐵般的意志忍受著劇痛,對戰友們說:“不要管我,趕快離開!”當時年僅23歲的他被垮塌的碎石,逐漸淹沒了整個身體,壯烈犧牲,最終隊友獲救。“這樣年輕鮮活的生命,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在哪裡犧牲,就在哪條鐵路周邊就地安埋。”王邦華感嘆道。

鋼钎鐵錘

見証“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鐵道兵博物館內,陳列著大量鐵道兵曾經使用過的鐵鍬、鐵鏟、鐵錘、鋼钎等工具,當時鐵道兵就是利用這些工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鋼钎、鐵錘、爛棉襖被稱為鐵道兵的‘三大法寶’。”王邦華解釋,當時由於棉衣有限,不少戰士退伍了棉襖繼續傳承下去。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這八個字,對每位鐵道兵來說是復雜而艱辛的。曾參與過成昆鐵路修建的79歲南充南部老鐵道兵楊樹和回憶,當時在雲南岳家村附近修隧道時,先是背著槍、被子等行李,徒步走了3天,從村裡到修隧道的地點沒有路,鐵道兵所到之處都要先修好便道,才能抵達最終的工作地點。在這途中,遇到坡坡坎坎要鏟平,搭好帳篷在山裡睡一覺繼續干活。遇到山就要挖洞,有些山土質堅硬,要用鐵錘、鋼钎大力開鑿,有時會遇到落石﹔而到了雨季時,洞裡的積水可能漫過胸口,就要先排水才能再繼續挖洞。

每到夜晚,團裡就會發來“每日戰報”,宣布各地鐵道兵團隊的施工進度,大家“比學趕超”下相互激勵,下了命令就一定得完成。“有時候為了趕工期,山區沒有電,大家就去村裡買來草料等,做成火把夜裡接著干。”不少老百姓看著鐵道兵們辛苦,沿途為他們送來自家的米糧或肉,讓這些20多歲的小伙子干活更有力氣。

在鐵道兵博物館,一張照片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一輛挂著“熱烈慶祝成昆鐵路‘七一’全線勝利通車”字樣的火車,開出了沙木拉達鐵路隧道(如今已改名為“沙馬拉達鐵路隧道”)。這個隧道是當時成昆鐵路上最長的隧道,位於四川省喜德縣內,被稱為“空中隧道”“成昆之巔”,也被當地人稱為“東方紅”隧道,共有6379米,海拔約3200米,見証了成昆鐵路修建最艱難的時光之一。

沒有公路,機械設備要靠肩背人扛,拉到施工現場﹔沒有大型機器,鐵道兵們用鐵錘、鋼钎開鑿岩壁﹔沒有足夠的物資,人們住著簡易的帳篷,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

“但諸多挑戰中,以沙木拉達鐵路隧道的任務最為艱巨,不但需要克服技術上的挑戰,還要克服來自大自然的潛在危險。”中鐵隧道局有限公司成昆鐵路項目總工程師楊海航介紹,1966年11月,沙木拉達鐵路隧道打通會師,從兩端到中間施工掘進,最后匯合時,兩端洞壁誤差隻有8毫米,施工精度近乎完美。

楊海航表示,成昆鐵路穿越了700多公裡的大山,地質條件極其惡劣,以當時的技術手段來說的話,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修成成昆鐵路是人類工程史上的一個奇跡。

一封書信

志在四方與紙短情長

在鐵道兵博物館的展品中,最有人情味的,莫過於一封封家書和工作日記了。

“小顧同志,您好,近來身體好嗎?您的來信早已經收到啦!是在上個月25號收到的。本應及時給您回信,因最近一個時期,工作和學習很忙,沒有時間寫信,望諒解。”這封信的抬頭是紅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三七一部隊箋”,信中的“小顧”指的就是烈士顧永康,來信的是一位在江西當兵的李姓戰友。在信件往來中,他們相互鼓勵彼此虛心學習、勤學苦練,並附上了彼此的老照片,以表思念。顧永康生前這樣的信件還有很多,甚至有些在他犧牲后都還沒來得及打開。

顧永康於1941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寧市,1961年應征入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8710部隊22分隊代理副排長,曾榮立三等功一次。1965年1月在雲南省祿豐縣黑井村修建成昆鐵路時犧牲,年僅24歲。“一聲令下,我們的鐵道兵戰士就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來支援,當時修路的地方通信不暢,大家就靠書信往來,寄情千裡之外的思念。”王邦華指著信件說道。

而在另一個玻璃展示櫃裡,是一群風華正茂的鐵道兵大男孩正在看文藝節目的老照片,他們的臉上綻放著陽光的笑容。

“每次看文藝節目或者電影,最光榮的就是開頭有表揚環節,誰是最近的先進工作者,把這些榮譽告訴家人,是最開心的事。”72歲的李興友,是樂山市五通橋人,19歲入伍成為一位鐵道兵戰士,曾參與修建了成昆鐵路、襄渝鐵路、青藏鐵路。他把鮮紅色的退伍証翻開,上面還記錄著曾經得過“嘉獎八次”的榮譽,其中還有“五好士兵”的榮譽。不少鐵道兵戰士把對家鄉的思念,化作志在四方的革命熱情。

志在四方,從祖國最寒冷的東北,到最溫暖的海南,鐵道兵的奉獻關系著每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鐵道兵博物館的牆裡,參觀者不僅能看到成昆鐵路有關的鐵道兵史料,還能發現其實如今大家熟悉的上海國際虹橋機場、海南的環島鐵路、武漢長江大橋上的武昌聯絡線鐵軌、穿越太行山的京原鐵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等,其實都離不開鐵道兵的奉獻。他們有時是“冰山上的來客”,在林海雪原開新路﹔他們有時是草原上的開路先鋒,讓通霍鐵路在茫茫綠草中成為一道如彩虹靚麗的風景線……

從炮火裡來,到深山中去。鐵道兵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重要技術兵種,包括鐵路、隧道、橋梁、建筑、舟橋、通信、工程等部隊,它擔負著工程保障任務。戰爭時期,他們擔負戰區的鐵路搶修、搶建任務,保障軍隊的機動和作戰物資的輸送﹔和平年代,他們主要參加國家鐵路建設。從1948年解放軍組建鐵道縱隊到1984年鐵道兵並入鐵道部的35年間,無數鐵道兵戰士為共和國鐵路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勛。(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曾小清)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