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產業帶動就業 環境留住人才

十年間,廣安常住人口增長近5萬人

2021年07月08日07:3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十年間,廣安常住人口增長近5萬人

  近日公布的廣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2020年十年間,廣安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居全省第5位,增加4.94萬人,達325.49萬人。全市流動人口增加23.31萬人,其中,省外流入人口增加3.2萬人,增長192.69%。

  近年來,廣安推進“三大合作”、建設“三大園區”,抓項目、抓政策、抓資金,大力促進產業發展,為人口增長奠定了基礎。產業發展留住了本地人、吸引了外地人、引進了“能人”,在中小城市人口普遍流失的背景之下,廣安實現常住人口逆勢上揚、省外流入人口穩定增長。

  產業聚集發展 擴大就業規模

  一個地方,靠什麼吸引人、留住人?產業是關鍵。

  作為川渝合作示范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政策疊加,廣安作為我省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在產業發展方面,具有“近水樓台”的優勢。

  6月27日,星期天,午飯過后,李天明從湖北省巴東縣老家驅車出發,前往工作地——位於鄰水縣的川渝高竹新區。經滬蓉高速,一路向西,晚飯前抵達公司。

  李天明是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技術人員,“四川瑞創是西南地區首家汽車工業設計公司,我學的專業是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在這兒工作,能充分發揮我的專業特長。”

  近年來,廣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以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為抓手,推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增加值從2010年184.4億元增加到2020年293.3億元,近十年年均增長11.5%。

  數據顯示,僅2020年,廣安全市1300余家企業10.57萬個就業崗位“虛位以待”,通過線上線下112場次招聘會,幫助4.54萬人找到了工作。

  廣安市經信局局長趙勝強介紹,當下,廣安“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工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川渝高竹新區的裝備制造產業、廣安(深圳)產業園的電子信息產業、岳池生物醫藥“雙飛地”產業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華蓥玄武岩產業園的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產業、前鋒西部輕工城的輕紡服裝產業、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的精細化工產業等重點產業園區成為吸納就業的大戶。“此外,廣安區正在和南潯區合作,在廣安建設產業園,把浙江的工業導入到廣安。”

  以川渝高竹新區為例,新區批復設立不到半年,已與重慶多所高校達成合作意向,累計簽約項目141個。產業發展對人口的吸納作用初顯,新區常住人口半年內增長近3000人,這也是鄰水縣常住人口實現增長的重要原因。

  優化創業環境 吸引各類人才

  “企業在廣安發展很有信心,我們打算追加投資建二期項目。”林佳定制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利說,他帶著300余人的生產團隊從重慶長壽轉戰廣安前鋒,拎包入住、專人服務,項目從簽約到投產隻用了半年時間。

  廣安為企業發展量身定制“政策包”,精心配置“工具箱”。市、縣非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取消,市、縣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社會投資和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80個工作日內。

  統計數據表明,近五年,廣安新登記市場主體7.94萬戶,全市市場主體達19.12萬戶,民營企業達2.5萬戶,為廣安經濟發展增添了巨大動能。

  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除了引來一批企業落地,也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前來“棲息”。近三年,廣安引進各類人才2.6萬名,其中,碩士、博士1394名。對於取得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廣安給予安家補助15萬元、提供5年免費住房、每月1000元的崗位津貼。同時,提供配偶隨調或者推薦就業、子女入學、優質醫療服務等優惠政策。

  山東泰安人徐紀敏現任華蓥市市長,擁有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學歷,於2017年夏天搭乘“小平故裡英才計劃”快車來到廣安。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李柱凱是重慶合川人,被引進到現崗位后,他加強專業建設,向省教育廳申報了建筑工業化構配件生產性實訓基地試點等兩個省級項目,今年又申報了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項目,讓該院土木工程學院在專業建設上取得長足進步。

  提升城市品質 打造宜居生活

  6月20日,達州人劉旺在廣安購買了一套商品房,確定定居。

  數據表明,廣安主城20%商品房被市外人口購買。近十年,廣安區作為廣安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口的集聚效應明顯增強,常住人口增加13.53萬人。

  近三年,廣安開工建設提質工程項目186個,道路通達穩步提升,城市環境全面優化。按照“一街一品”實施市樹市花增量提質工程,迎賓大道、火山大道等“花街、花道、花園、花海”成為網紅“打卡”地。

  廣安還大力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新建新擴建萃屏、北辰湖等綜合公園,新改建鄧小平故裡旅游景區、奎閣等專類公園,規劃建設濱江、西溪峽等帶狀公園廊道和社區公園,讓市民出門休閑有了更多選擇。

  廣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壽介紹,未來廣安將連山引水,依托自然山體、湖泊濕地、人文景觀、農業產業,城市廣場、綠地規劃,建設星羅棋布的各類公園,並且注重將小平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規劃建設全過程。

  民生改善吸引了不少人到廣安落戶。廣安大力推進民生工程,通過公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市公辦幼兒園學位數佔比從2017年的26%提高到62.8%。

  未來的廣安更值得期待。結合西渝高鐵、廣安機場落地,優化調整主城區空間布局,建設丘陵地區濱江公園城市,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到2025年,廣安將基本建成百平方公裡、百萬人口的“雙百”城市。(王林彭娟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浩源)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