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兵支书”乡村治理 “红色实践”

在自贡市贡井区成佳镇吴家祠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调解室,不时传出村民与调解员的轻声交谈。村党总支书记、退役军人林勇正与“德怀”老班长调解室的成员核对一起邻里宅基地纠纷的调解进展,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矛盾要点。这位“兵支书”以军人的严谨与担当,将“枫桥经验”化作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
2001年,林勇穿上军装踏入武警水电部队军营。5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在攻坚克难中磨砺意志,在集体生活中锻造担当。“部队教会我‘有事冲在前’,这道理到了村里照样适用。”
2006年退伍返乡后,军人特有的执行力与责任感深植于林勇的行动中。2019年4月回村任职纪检委员,12月因机构改革“一肩挑”任职吴家祠村书记至今,2021年当选中共自贡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后,他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扎根基层,将军营里的纪律性转化为乡村治理的行动力,为吴家祠村的发展注入“军”字底色。
作为吴家祠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林勇把党建作为乡村治理的“主心骨”,创新推出“党建+退役军人”融合机制:每两个月组织退役军人开展一次“军营式”政治理论学习,将“英烈事迹”宣讲搬进田间地头;带领党员骨干成立“政策宣讲小分队”,在走访中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与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宣传。“党员就得像军营里的排头兵,事事走在前。”他牵头建立党员与退役军人“1+N”结对联系制度,累计开展政策宣讲30余场,收集解决群众诉求47条,让党组织成为凝聚民心的“强磁场”。
“征地补偿款怎么分?”“邻居家的围墙占了我家地界!” 面对乡村常见的矛盾纠纷,林勇深谙“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内核。2023年,他牵头成立全镇首个“德怀”老班长调解室,选拔村里5名懂政策、威望高的退役军人组成调解队。退役军人刘德怀还记得第一次调解宅基地纠纷时,林勇带着他们“摆事实、讲政策、算亲情账”,3天跑了6趟现场,最终让两家握手言和。
调解室实行“三三制”工作法:矛盾发生后30分钟响应、3天内介入、3周内跟进,累计调处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2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如今,调解室墙上挂满了村民赠送的锦旗,“有矛盾找老班长”成了吴家祠村的共识。
在退役军人服务站,林勇推行“网格化+退役军人”管理模式,为全村退役军人建立“一人一档”,标注家庭情况、技能特长等信息。退役军人吴大哥在土地流转的地界上同本组组长产生矛盾,双方各执一词,林勇闻讯后立即介入,从法律法规、村规民约、邻里情谊等多角度分析,通过3个小时的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
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全覆盖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党员与困难老兵结成对子,每月上门走访。84岁的退役军人林大爷患病住院,林勇主动帮他申请、代办退役军人大病临时救助,“林书记比自家孩子还上心!”这样的代办服务,服务站已开展50余件次。截至目前,服务站已为5名退役军人申请医疗补助,解决就业、生活难题12件,2024年3月,林勇获评全省“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
从军营到乡村,林勇用“枫桥经验”串起治理脉络:党建引领定方向,老兵调解化纠纷,精准帮扶暖民心。在他的带领下吴家祠村先后获得省级“四好村”、省级“平安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本人也在2022、2024年先后被评为“自贡市模范退役军人”、全省“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
“调解室的灯亮一天,村里的矛盾就少一分。”望着墙上“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的牌匾,林勇眼神坚定,“下一步要扩建服务站技能培训区,让老兵们既有‘娘家’可依,更有本事致富。”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这位退役军人正以“永不退伍”的姿态,让“枫桥经验”在乡土间结出更多硕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