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基层联播

汤锅里装了15万元 资阳警民联手上演“反诈保卫战”

王凡
2025年04月01日16:0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刷单诈骗”“投资诈骗”“冒充客服诈骗”等电信诈骗手段屡见不鲜,有不少人在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下上当受骗,遭受经济损失。

近日,资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发现异常交易,立即启动紧急处置机制。在辖区居民的信息接力传播下,一条“有人正携带15万元现金通过网约车转移”的预警信息迅速扩散。不到2个小时,资阳高新公安分局松涛派出所与热心市民成功拦截可疑资金,上演了一场“反诈保卫战”。

网约车司机识破可疑订单 警民联动紧急拦截

3月22日13时许,网约车司机曾师傅接到一个前往资中县的长途快车单,乘客曾女士表示只需要送一个包装纸箱到目的地即可。

“她说箱子里装的是一个汤锅,我也没多想就开车上路了。”网约车司机曾师傅事后接受采访时说,“其实后来想想,一个汤锅才多少钱,有必要打车花一两百元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吗?”

曾女士移交给网约车司机的纸箱子。资阳市公安局供图

曾女士移交给网约车司机的纸箱子。资阳市公安局供图

当曾师傅驱车行驶至资阳城区外数十公里时,他看到了自己小区业主群里转发的消息,上面说:“据可靠消息,我市一名群众正在被电信网络诈骗,被深度洗脑,按骗子的诱导准备现金15万元,准备于2025年3月22日将15万元现金交给陌生人(或货拉拉、网约车运走)……”曾师傅马上联想到这15万元会不会是在自己车上的这个箱子里。于是,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报警!

“我下了高速后,就把车停在路边,准备联系派出所。”曾师傅回忆,“打车的那位女士在网约车平台上看到我的车没动,就打电话问我,我就只有给她说交警在查车以拖延时间。因为我担心箱子里可能装有现金,当务之急还是报警。”

此时,打车的曾女士可能也放心不下自己的现金,让曾师傅掉头返程。返程途中,曾师傅始终心系资金安全,担心曾女士拿到钱后还是被骗,于是通过小区业主群内的物业管理人员联系到松涛派出所,他直接将车开到派出所,将箱子里的东西交给了民警。

民警核查发现现金 家属配合终止被骗

当天中午,松涛派出所的民警接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反诈监测预警系统的指令后,根据反诈预警信息的提示,立即将信息转发到辖区内的各村社干部群、小区业主群、学校教师群等,经过辖区居民的接力转发最大限度扩大了诈骗预警信息知晓范围,第一时间让网约车司机曾师傅看到了这个消息。

接到物业管理员的报警后,周末正在值班的松涛派出所副所长邹雨恒联系上了曾师傅。曾师傅交出的纸箱里果然有一口锅,锅盖打开后,里面有一个黑色的垃圾袋,打开垃圾袋,是一捆一捆的人民币。经核实,袋中的人民币刚好15万元。邹雨恒初步判定反诈中心监测到的诈骗对象就是打车的曾女士。

松涛派出所副所长邹雨恒(右一)和值班民警。资阳市公安局供图

松涛派出所副所长邹雨恒(右一)和值班民警。资阳市公安局供图

“我和曾女士进行了联系,确认了这个锅是她送的,钱也是她取的。”邹雨恒回忆当天见到曾女士的情景时说,“通过与她交流,感觉她情绪低落,问她什么问题都沉默不语。”

鉴于曾女士的这种精神状态,邹雨恒认为15万元钱不能交还给她,担心她再次被骗,于是通知其丈夫前来领钱。

简单话术致市民上当 警方揭示反诈关键环节

由于曾女士不愿过多提及自己的被骗经历,松涛派出所民警目前了解的信息有限,仅从曾女士零散的言语中大致了解到,诈骗分子假冒电商平台客服,以“参与高额抽奖需购买指定商品”为幌子,要求曾女士转账付款,但是由于曾女士的银行卡被风控,无法转账大额资金,所以她只好用现金的方式支付,而资中县的对接人应该只是“跑分洗钱”人员,即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协助转移非法资金的人员。

纸箱子里面装的锅和钱,现金共15万元。资阳市公安局供图

纸箱子里面装的锅和钱,现金共15万元。资阳市公安局供图

目前,该案件已移交属地派出所立案,疑似资中县的“跑分洗钱”人员已经归案,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此次及时挽损,得益于资阳高新公安“预警信息秒级扩散+警民联动处置”的高效反诈机制。

资阳市公安局提醒,市民如遇要求现金交易、异地转账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拨打96110,或联系辖区派出所进行核实。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