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次教育家精神活动周圆满收官 为教育强省注入新动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及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3月24日至30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执行办公室指导,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广安市、邻水县教育部门主办的“弘扬教育家精神活动周”成功举办。活动以“践行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为主题,围绕“大学习、大宣传、大讨论、大练兵、大提升”主线有序推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全省12个国家级和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携手110余名教育专家,以工作室为核心,联动142个工作站与670余所学校,吸引川渝地区3万余名教师参与,其中邻水县137所校(园)7000余名教师深度投入,为革命老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为四川教育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领学研修:固牢教学根基,激发基层活力
活动首阶段聚焦“领学研修”,在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下,邻水县开展“同上一堂好课”等系列活动,全面激发基层教学活力。活动期间,评选出80余堂优质课例、200余份优秀教学设计,生成100余项教学资源。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联合研修”等活动达120场次,为15所乡村学校量身定制提质方案,破解10余项教学难题,形成20余篇典型案例,切实提升基层教学质量。
集中研讨:深悟《纲要》内涵,凝聚发展共识
“共同践行”阶段,组织教师深度研讨《纲要》。四川大学教授罗哲主持活动,4位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代表分享实践经验与教育见解。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雷云强调把握教育强国使命,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教学,激励教育工作者担当重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院长罗容海解读政策、分享理念,拓宽教师视野。教师们围绕纲要深入交流学习体会,明确教育发展方向,为推动教育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送课送教:发挥示范作用,促进教学提升
活动覆盖学前教育至高中全学段,组织30余名省级名师名校长深入教学一线。在邻水中学、县二幼、三小等8所学校开展14节名师示范课,举办跨学段联合教研活动。通过课堂示范、互动评课等形式,推动育人方式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累计现场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为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提供有力支持。
专题研讨:聚焦教育关键,破解发展难题
活动聚焦教育关键环节,举办多场专题研讨会。主题研讨紧密围绕学前教育发展、学校高质量建设、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科学教育以及美育等关键领域展开。同时,针对革命老区教育短板,高校专家与基层教师研讨《纲要》实施路径,解决教育难题,推动教育资源下沉。
办学指导:专家精准问诊,助力学校发展
20余位教育专家深入10多所学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与师生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情况,精准诊断问题。基于问题,专家从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维度,对每所学校提出个性化改进建议。同时,邻水县中小学与名师工作室签订8对“手拉手”帮扶协议,助力学校提升办学水平。
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奋进力量
活动期间,全体学员前往邓小平故里开展红色研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观摩历史展陈等活动,强化使命担当。学员们聆听《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讲座,围绕“红色基因与教育创新”研讨,形成融合革命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实践方案,为师德师风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成果转化:构建全链机制,推动成果落地
活动注重“学用结合、以评促改、成果转化、长效治理”,构建“学习—实践—反思—提升”全链条机制。总结反思阶段,邻水县教体局组织教师撰写心得,结合诊断报告制定改进计划。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联合高校专家评估帮扶成效,提炼案例,纳入全省教师培训资源库,推动成果转化,为全省教育发展提供经验。
展望未来:开启全新征程,谱写教育新篇
本次活动是四川落实《纲要》的创新实践,通过全领域协同、全要素变革、全链条治理等举措,为革命老区教育注入活力,探索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之路。未来,四川将以此为新起点,深化教育改革,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四川方案”。(彭建、崔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