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卫健委: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今年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

3月7日,成都市卫健委召开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安排2025年重点工作。
记者从会上获悉,在2024年,成都全市卫健系统结合超大城市实际,统筹推进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人口发展四大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据介绍,在2025年,全市卫健系统要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部分重点工作如下: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落实《成都市托育服务促进办法》,健全普惠优先的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用人单位办托、托幼一体化等普惠托育服务,普惠性托位在备案托位中占比提升至60%以上,每千人口位数不低于4.74个。
加强重点人群服务。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8‰以下。加强老年医院和老年医学科建设,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90%以上。支持医疗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每个区(市)县至少建成1个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和2个社区医养结合站点。
推动智慧医疗提质扩面。实现市县两级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全覆盖,并逐步联通部省属和民营医疗机构。“信用就医”“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便民惠民服务场景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便捷群众就医。推广人工智能、机器人“进医院”。引导医疗机构拥抱AI、应用AI,以AI赋能智慧医院建设。
做好世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借鉴大运会成功经验,加强与国家疾控局、省疾控局、成都海关对接,充分应用三级专家联合工作机制,坚持“赛前—赛中—赛后”风险评估和分析研判全覆盖。聚焦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会同国家、省疾控中心开展平行检测,联动海关严防境外输入。赛事期间做好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筑牢世运会疫情防控底线。在全市范围内拟部署60家现场、就近、危重症、专科等保障医院,选派70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保障。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