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建引领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共同体”系列报道(八十二)
阿坝州理县:用活民族地区“两项资金” 浇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近年来,四川省民族宗教委持续在全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心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村寨为基本单元,通过四川省“两项资金”在民族地区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扶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经“两项资金”扶持,各地涌现出不少规划科学合理、人居环境优美、综合效益显著的项目村,成为民族特色浓郁的热门打卡地。其中,阿坝州理县贯彻落实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将“两项资金”重点发展全域旅游、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用“小资金”做出“大文章”。
在文化赋能上,理县米亚罗镇吉柯村作为全县海拔最高的高山远寨,承载着嘉绒藏族上百年的聚居历史。2022年,安排217万元民族地区开发资金实施米亚罗镇吉柯村“五美乡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项目,建设旅游综合服务点、田园藏寨体验点、大车驿站服务点,帮助该村依托文旅资源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成为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当前的吉柯村是“五美吉柯”,即生活美、产业美、布局美、环境美、风尚美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
在产业布局上,大力发展有小气候优势的特色农牧产业,杂谷脑镇官田村建设糖心苹果、高山樱桃、无公害蔬菜、生猪和牦牛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农牧产品品牌,全村约90%的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全村700亩土地种植了红富士糖心苹果、高山樱桃、青红脆李和林下精细蔬菜,仅糖心苹果一项每年收入就达600万元,年出栏生猪200余头,养殖牦牛400余头。
在管理创新上,过去的杂谷脑镇官田村,村内道路坑坑洼洼,木柴堆放凌乱不堪,产业薄弱、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党组织战斗力弱。官田村以2020年乡村旅游项目和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行“支部+党员+农户”模式,鼓励党员重点发展时鲜水果、禽畜养殖、乡村旅游,积极当好群众“领头雁”;强化党员包组联户全覆盖、群众就近就地能办事、班子成员现场解难题、镇村团结一致抓发展的“一线工作法”,建立完善了村干部坐班值班积分制、党员分类评星定级、“四议两公开”全程纪实、群众办事干部代办等制度,通过党员示范带动聚人心,示范带动村民弃陋从勤、养成良好习惯。如今的官田村,村庄内外绿树环绕,门前屋后干净整洁。(吉阿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