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社会

博物馆“周一不闭馆” “打破惯例”能否成惯例?

2023年08月19日08:02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博物馆“周一不闭馆” “打破惯例”能否成惯例?

中国国家博物馆放票“秒没”、三星堆博物馆每天预约点击超130万次、成都博物馆提前5天“蹲点”都约不上……携程数据显示,暑期以来,博物馆产品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65%,较今年6月增长49%。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以来,“小众博物馆”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935%,攻略笔记数量增长224%。

  这个暑假,博物馆成了名副其实的“最热打卡地”。人们持续高涨的文化需求,也让博物馆接待供不应求成为一种“甜蜜的烦恼”。对此,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都宣布在一定时期内取消周一闭馆。博物馆破例取消“周一闭馆”,获得了市民游客的支持点赞,那么,在博物馆热度不减的当下,“破例”能否成为“惯例”?

  周一闭馆何以成为

  “常规操作”?

  “每逢周一闭馆”,最初是欧美国家博物馆的“常规操作”。据中国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委员会主任齐吉祥介绍,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就已经开始实行这一惯例。自1985年后,我国各地博物馆开始逐渐形成周一闭馆的惯例。

  打破这一惯例的,是假期期间公众对于博物馆井喷式的参观热情。记者了解到,近期,南京六朝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及兰州市属9家博物馆等全国多家博物馆都先后实行起了“周一不闭馆”的特殊政策。在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博物馆也打破“周一闭馆”的传统,连续18天、三个周一不闭馆。“我们希望更好地回应市民游客的热情,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交流宣传部负责人王立表示。

  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博物馆有责任和义务为公众提供充分的文化服务,而其实在没有对外开放的时间里,博物馆也并没有停止运转,馆内仍有许多工作人员在忙碌。王立告诉记者:“周一闭馆,不仅是为了文物保护、展品保养,也给安全维护、硬件调试、设备检修、人员调整和日常事务处理留出了相对集中的一个时间。”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表示:“看似只是闭馆一天,但这短短的一天却关系到整座博物馆的正常运营。”在李明斌看来,短时间的闭馆,可以让博物馆以更好的姿态迎接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选择在周一这一天闭馆维护,是出于周末观众参观需求更大的考虑,也是博物馆界经过长期探索,摸索出来的一条科学规律。”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告诉记者。经过周末两天的客流高峰后,工作日第一天的博物馆通常会迎来人流量的一次骤减,趁着这天闭馆,正好可以将对公众参观需求的影响降到最低。

  应急措施变常态

  需有配套支持

  今年的暑假已临近尾声,但“博物馆热”却并没有消退的迹象。近日来,记者多次尝试预约成都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的门票,都没能成功预约上。

  “暑假期间,全国各大博物馆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需求,已经在多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包括取消闭馆、延时开放等。但在我看来,这很难成为长久之策。”李明斌向记者坦言,“之前提到平时周一闭馆时,博物馆所需要处理一系列事务,如果取消了闭馆,那么工作人员就需要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处理。短期内,大家可以为了公共利益,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加班加点地去完成,但是长期打‘疲劳战’是不可持续的。”

  对此,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也曾在采访中表示对博物馆同行辛苦的理解和关怀,在他看来,应急措施要变成“常态”,必须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套支持。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则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提出:“文物也需要休息,特别是书画类、有机质的文物很脆弱,对光照、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有极高的要求,增加开放时长显然不利于文物的延年益寿。”

  对于体量较大的博物馆来说,取消一周一天的闭馆政策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而这个暑假,许多地方也开始尝试通过“区域协调”的方式来缓解供需矛盾。

  记者了解到,杭州从7月31日起调整了52家市属国有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实行分类错时开放,调整后,11家博物馆每天开放,17家周二闭馆,其余24家维持原状,希望让更多观众每天都“有地方可去”“有东西可看”。“我认为‘区域协调’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对策,在一个区域内,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可以进行统筹,错开闭馆时间,让公众时刻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李明斌表示。

  馆方建议做好攻略

  和错峰“深度游”

  为了满足公众的观展热情,博物馆还推出了很多新的举措。例如,成都博物馆就对票务预约机制进行了优化,每日开放门票预约已增加到1.7万张,开馆时间也延长到了下午6∶30。全国范围内,浙江自然博物院还推出了“24小时博物馆”。

  实际上,改善博物馆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不能仅仅仰赖于馆方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多名专家都提到,如今博物馆里观众“特种兵”式的打卡游是不可取的,提倡观众“有备而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尽量“错峰观展”。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曾在采访中表示:“不要都集中在暑假走进博物馆,一年四季都可以挑选合适的时候错峰出行;场馆的选择也可以更个性化、多元化,不要都奔着热门馆。”

  通过实地走访,记者发现即便是在暑假期间,博物馆也并非随时都如此“火爆”。比如成都博物馆,虽然在11∶00-15∶30的观展高峰期,展厅内人满为患,甚至连展柜和文物都难以靠近,但每日9∶00点刚刚开馆以及下午5点后,排队和馆内人流量相对较少。“建议大家错开高峰期来博物馆参观,这样一来观展的体验感也会大大提高。”王立表示。

  “现在大家对于‘文博游’越来越热衷,文化需求很高,这是好事,但目前也存在着‘打卡式’参观‘过盛’的问题,许多人来博物馆并没有了解历史、学习知识,而仅仅是为了跟风、拍照、发朋友圈,甚至有时还会发生不文明行为,影响到他人的参观体验。”李明斌谈道,“如果真正热爱博物馆、热爱历史文化,那么我们更应该去提前做攻略,了解如何错峰深度游,而不是围观打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佳的观展体验,学习和感悟到更多。”(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茹懿 王嘉)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