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左宇龙委员:建议推动巴蜀文化传播

2023年01月11日14:5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成都1月11日电 (刘海天)1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开幕。省政协委员左宇龙建议,统筹多元化艺术载体推动巴蜀文化传播。

左宇龙介绍,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川盆地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员。作为中原文明与南亚文明的重要交汇点,四川省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讲好巴蜀故事的重要使命,应当充分借力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载体,书写巴蜀文化传播的全新篇章,打造展示四川形象的崭新名片。

为此,左宇龙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强化高层联动,构建巴蜀文化传播高效协调机制。以“巴的进取与蜀的兼容合二为一是巴蜀文化形成的基础”为切入点,推动巴蜀地区形成文化底蕴共识,建立与重庆市的高层对话机制,以文化传播、人文共建、文旅协同等为主题,形成相关主管部门高效协同的协调联动模式。立足巴蜀文化特色,研究、征集、发布具有引领性、大众易接受、群众乐见闻的文化传播用语和形象标志,展示巴蜀文化的独有形象。注重整合巴蜀地区主流新闻媒体、文化研究机构、文旅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文化社团组织等力量,在传播资源、渠道上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打造文化传播主体更加多元、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国际国内传播新格局。

二是统筹文化资源,推动形成巴蜀文化传播路径指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立足四川拥有的古蜀文明、三国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以巴蜀文化为主题、以绘画等艺术创作为载体,通过官方培育选树、社会组织推荐、群众自主发起等多种方式,梳理建立巴蜀文化艺术创作人才梯队库及艺术创作作品库,为做好面向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常态化展演及推广提供有力支撑。组建专业化柔性团队,深入挖掘、系统研究巴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基因,围绕三星堆、九寨沟、三苏祠、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国际国内闪亮的四川文化名片,建立新媒体、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国际国内传播账号和平台,统筹推进巴蜀文化传播渠道资源建设。

三是加强关键策划,打造巴蜀文化传播高质量文艺活动。坚持“民族的是世界的,世界更应是民族的”理念,以绘画艺术创作展演、艺术作品纪录片、文化遗迹遗产等为要点,努力推动巴蜀文化走向全国、走向国际,让更多人了解巴蜀文化。大力发掘、丰富、拓展巴蜀文化的内涵,以多异解释统一,用当代诠释古老,将我知变成我能。探索自媒体、年轻化表达方式和流行趋势,在传承传播巴蜀文化中激发年轻人的文化好奇心和民族自豪感。整合川渝地区资源,既要以历史文化中心为重点,也要以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等为拓展,高水平办好相关重大节会、绘画艺术展演、艺术创作交流等活动。

四是注重传播方式,认真研究巴蜀文化普适化传播语言。在中华广域文化共同体的全局观、整体观视野下,重点传播、宣传巴蜀地域从古到今的文化品性、文化成就、文化特点和亮点,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的历史方位与历史奉献,培育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巴蜀文化的高度自豪感和由衷喜爱感。下功夫研究老百姓能懂、国际社会能理解的绘画、文学等创作形式和话语方法,强化宣传巴蜀文化对中华农桑文明起源的重大贡献。积极发掘、归纳、弘扬涉及巴蜀文化的典故,例如初唐四杰王勃“观景物于蜀”的写诗故事等等,以历史故事、文化典故和现代成就解读巴蜀文化生态绿舟的神奇。充分发挥成渝城市双子星座刚与柔相济、创新与守成互补的优势,坚持巴蜀文化属地的互鉴互融,努力建设以包容开放的集体文化性格为标志的巴蜀文化传承网络体系。

在巴蜀文化的品牌塑造与传播方面,左宇龙举例说,12年前,在四川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的内容中,明确提到“坚持振兴川剧,扶持巴蜀画派”,把“扶持巴蜀画派”和“实施振兴川剧工程,推进巴蜀画派建设”等内容写入四川省的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继续推进巴蜀画派建设,就是坚持文化自信,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具体抓手。

左宇龙谈到,巴蜀画派是巴蜀地域文化特征明显的绘画流派,以巴蜀文化为依托,用巴山蜀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成为文化自信的艺术表达,是四川和重庆地区各民族从古至今的书画艺术的总称。巴蜀画派的绘画语言“墨色秀润,色彩丰富,温婉细腻,苍润飘逸”;巴蜀画派的风格特征“意境含蓄,人文典雅,精锐大气,彰显秀润之风和温润之气”。巴蜀画派已经成为四川省的重要文化艺术品牌,被更多的业内外人士认可。

(责编:彭茜、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