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四川省出台首个推动全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三个国家公园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2022年11月21日07:46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三个国家公园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抓手

  ●建设好若尔盖国家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阿坝段),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

  目标

  ●配套实施生态补水、治沙固沙和水量调节、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修复好划入的生态系统功能,将若尔盖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球高海拔地带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

  ●争创雪山草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打造黄河上游最美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日前,四川省印发《四川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这是四川省出台的首个推动全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四川境内的黄河干流有174公里,涉及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和甘孜州石渠县五个县。如何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规划》用“国家公园”这个关键词给出答案:建设好若尔盖国家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阿坝段),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

  保护优先

  守护好黄河上游最大的“蓄水池”

  《规划》提出了11项重点工作,其中一项是加强四川黄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建设,这传递出强烈的“保护优先”信号。

  这是为何?“四川黄河流域面积不大,但却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列举数据:黄河干流出川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141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年径流量的26%。

  那么,如何增强四川黄河流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建设?

  《规划》给出的抓手是建设若尔盖国家公园、增强湿地水源补给功能、有效遏制草原退化沙化、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开展冰川冻土保护和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中,建设若尔盖国家公园被摆在突出位置。

  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和水源补给地,横跨四川和甘肃的若尔盖国家公园是黄河上游最大的“蓄水池”。统计显示,四川黄河流域湿地蓄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六分之一。其中,若尔盖国家公园划入区贡献了绝大部分的蓄水量。

  根据《规划》,四川将在此前已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试点的基础上,强化与甘肃的合作,探索跨地区跨部门的统一管理体制,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配套实施生态补水、治沙固沙和水量调节、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修复好划入的生态系统功能,将若尔盖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球高海拔地带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

  发展转型

  整合资源实现发展方式“换道提质”

  除了保护生态,《规划》的另一个着墨重点是推动四川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着力点,同样还是建设国家公园。

  这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型,关乎生态保护的成败。”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黄河流域的底色是绿色,但这些绿色保护的现实威胁,是相对粗放的传统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因此,想要守护好这片绿色,必须探索一条在守护“绿水青山”基础上实现“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探索的目光,聚焦在四川黄河流域独特的生态优势、文化资源上。四川黄河流域五县,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区域、黄河和长江文明的交汇之地,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

  如何整合、激活这些资源?《规划》明确,探索的重要抓手是整合利用好四川黄河流域265个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统筹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阿坝段)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争创雪山草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打造黄河上游最美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配套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持续推动四川黄河流域发展方式“换道提质”。

  “四川黄河流域将在建设好两个文化类国家公园基础上,突出红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和民族风情体验三大主题。”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提醒,四川黄河流域在发展旅游业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守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