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服务治蜀兴川 演绎乡村振兴加减题
70年披荆斩棘,70年波澜壮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成立70年来,在服务四川、回报四川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能级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石油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成品油销售企业,先后获得“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服务业企业”,成功入选四川省百强大企业大集团前20强。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双碳”战略规划,制定了以油品为基础、“气氢电+光伏”多极发展、“实体零售+线上消费+异业合作”全渠道商业模式的“一基、多极、全渠道”一体化发展目标,致力于到2035年实现世界一流绿色低碳综合能源销售企业的发展愿景。
2022年是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成立70周年,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与人民网四川频道联袂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报道分为党的建设篇、国企改革篇、民生保障篇、乡村振兴篇、创新发展篇、精神传承篇、绿色低碳篇七大篇章,于即日起推出,敬请关注!
从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到沟壑纵横的秦巴山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坚定而踏实的帮扶足迹就像一缕缕阳光,照进21个市(州)的家家户户,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脱贫地区致富奔康贡献出石油川销力量。
崎岖的山地烂泥路成了畅通的水泥路,“生态环保加油站”在高原顺利搭建,助农促销的昆仑好客购物节成功开展,藏家特色旅游服务接待点“拔地而起”……这些都留下了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的身影。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在接续奋斗助力乡村振兴征程上,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始终坚持以强基惠民为工作抓手,多措并举深耕乡村,以实际行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新局。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积极承办消费扶贫展销会。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供图
产业发展 树立乡村振兴“新标杆”
在阿坝州若尔盖县铁布镇卡机岗村,一座集休闲、餐饮、洗车、露营、便利店于一体的“藏家乐”在这个非旅游景点的地方显得极为热闹。
卡机岗村位于345国道线旁,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往来四川、甘肃两地各景点的游客大多会选择在此处落脚。由公司派驻此处的党支部第一书记刘智刚发现这一隐藏商机后,主动与村两委商讨,后在当地政府、中国石油的支持帮助下,建起了这座具有藏家特色的旅游服务接待点。刘智刚同时还担任“政工师”和“培训师”,帮助当地百姓学习客户服务及营销管理经验。如今,“藏家乐”已经成为了卡机岗村的一棵“摇钱树”。
占哇乡毕岗村是位于川西高原腹地的一个半农半牧纯藏族小山村,海拔高、紫外线强、严寒期长,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当地藏族村民基本以青稞种植为主,其收入极为微薄。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驻村干部胡鹏主动报名,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后,在农科院专家的帮助下,2021年投入61.2万元为占哇乡毕岗村援建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用于种植的花菜、萝卜、香菜等蔬菜,既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又在富民中助力着乡村振兴。如今,当地百姓每年土地租金收入和就近就业新增收多达20余万元。
“现在,我们再也不需要外出务工了,每年不仅在家门口的土地租金收入和就业收入就可达20余万元,而且也不用走很远的山路出去买菜,终于能够吃到自己种植的蔬菜了,很开心。”当地百姓如是说。
修建旅游服务接待点,投资建设种植养殖产业基地,仅仅是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助力乡村振兴,防止脱贫村民返贫”的一个缩影。据中国石油四川销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石油四川销售公司2020-2021年度围绕若尔盖县占哇乡溶洞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300万元,每年为集体经济贡献收入近30万元;在巴中恩阳区、宜宾屏山县开展芦笋种植和软枣猕猴桃种植项目,为贫困户增收,助力稳定脱贫;在雅安名山区、攀枝花仁和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机用油保障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三优一扶”四项措施,让各项优惠政策尽早惠及广大农机购置者、使用者和农业生产。
消费帮扶 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市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发挥营销优势,牵线搭桥培育当地“造血”能力。围绕中国石油昆仑好客购物节政策方针、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探索“小程序 +”“社群 + 直播”等新营销模式,在昆仑好客购物节直播间上线芦山枇杷,以实际行动赈灾助农,帮助震后的雅安宝兴芦山解决枇杷滞销难题。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助力高原有机蔬菜种植项目,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就业。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供图
此外,来自乐山的甜皮鸭、苏稽钵钵鸡,绵阳的诗乡肥肠,宜宾的燃面,广元的海伶山珍等百余款特色商品、扶贫商品也纷纷亮相直播间,有力助销帮扶产品,拓展消费帮扶新路径。
为加大消费帮扶力度,中国石油四川销售畅通阿坝州若尔盖县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推荐2家企业的8类商品进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统采目录;在自主研发的中油优途APP上,增设优途线上“特产专区”;发布45场直播带货,甄选并推荐82款商品,让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四川销售消费帮扶金额累计超过2500万元,直接采购脱贫地区产品近2000万元。
在川西高原,牦牛养殖是当地牧民们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中国石油四川销售依托养殖业,与州内优秀特产生产商、供应商建立合作,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2020年,“红原奶粉”开始出现在川内中国石油加油站便利店,成为中国石油“实施产业扶贫,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如今,“红原奶粉”已成为中国石油“昆仑好客”的自有品牌,成为销售企业“直播带货”中的常客。
据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派驻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黑河村的乡村振兴帮扶干部刘明宇介绍:“这些以高原牦牛鲜奶为原料生产的‘红原奶粉’‘雪域索当奶茶’,已通过中国石油非油商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走向全国,当地村民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就业扶贫 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就业摆脱贫困,乐业才能安居。为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主动履行国有企业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通过劳务协作、业务合作等单位,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脱贫地区劳动力就业;结合需求针对脱贫人口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帮扶,以自身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企地共享发展成果。
如卡来自若尔盖高原的一处小山村,祖祖辈辈居住于此。在这里长大的如卡,三年前迎来了他的人生转折点,借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就业帮扶”的东风走出了小山村,进入若尔盖县城的岷江分公司红光加油站上班。
如今,如卡担任着加油站综合管理员,其工资收入已成为全家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他的皮肤依旧黝黑,但却有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从容地招待着来来往往的客人。“现在我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呢!”如卡自豪地说。
不返贫才是真脱贫,为了帮助有需要的群众种好这一棵又一棵的“摇钱树”,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的就业帮扶工作一直在路上……近年来,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各驻村帮扶干部全身心投入到当地“控辍保学”工作,让高原小山村的适龄孩子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将对口帮扶村寨的上百名辍学适龄儿童从寺庙或家中送进了当地的小学。
从“实施”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渐显,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将充分发挥企业力量,继续细心谋划,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川销石油力量!(郭莹、房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