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文化

众生百态 “俑”现成都

2022年06月13日08:05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众生百态 “俑”现成都

回顾历史的变迁,汉代的成都无疑是这座城市的高光时刻之一,作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繁荣,“列备五都”,世称“天府”。如果今天我们想要了解汉代的成都,除了翻阅史书、《蜀都赋》等文学作品外,还有什么更加直观的方法吗?答案便是走进博物馆,看看造型百态的陶俑。汉代陶俑具有其他历史文献和画像不具备的直观性。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通过立体形象直接表现三维场景:通过劳作俑,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生产情况;通过宴饮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社会饮食、娱乐方式;通过舞乐俑,我们可以了解音乐舞蹈史、服饰信息等……从其传神造型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甚至可以窥见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

各行各业 众生百态

陶俑,是一种在四川汉墓中常见的随葬品,制作工艺费时、费力、耗财。它不但反映了两汉时期蜀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观地揭示了当时人们饮食、交游、衣着、居住等生活场景。陶俑的题材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人物俑、动物俑、建筑模型俑三类,其中人物俑的造型最为丰富,主要有执镰、荷锄、执箕帚、庖厨、击鼓、吹笛、抚琴、鼓瑟、舞蹈、说唱等,还有各种侍卫武士。这些陶俑从车马出行到侍卫家奴、从庖厨宴饮到歌舞百戏,构建了汉代社会的众生百态。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座东汉庖厨男陶俑,高45厘米,宽28厘米。男俑面露微笑,头戴帻,身着右衽衣,双袖上挽,跪坐于地,前置圆盆,盆上架案。右手持刀,左手按鱼,作切鱼状。厨师头戴巾帻而不着冠,这是因为在汉代,头上所戴的冠、巾、帽、冕都是区分身份标志的特征,身份低下的人不能戴冠。汉代的厨师地位不高,头戴平巾帻正是其社会地位低下的体现。庖厨俑在四川东汉墓中屡有发现,众多庖厨俑中,最有趣的差别在于厨师案板前的食材,大多数为鱼,但也有一些鸡、鸭、鳖、羊头,甚至饺子,体现出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差异。

汉俑中的歌舞俑是汉俑艺术最精华的部分。汉代国力强盛,源自西域的乐舞、杂技很快流入中原,舞乐杂技已成为汉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歌舞俑主要分为奏乐俑、歌舞俑、聆听俑、击掌俑和说唱俑五种类型。在四川汉俑中,奏乐俑演奏的乐器除鼓、琴、箫外,还有笛、埙、笙、瑟等。现存于巴蜀古陶瓷博物馆的东汉抚琴俑,高60厘米,出自新都。抚琴者身材纤细,下颌稍尖,面容俊俏,面带微笑,双手悬于琴面之上正在拨弄着琴弦,格外生动传神。另一尊四川出土的东汉歌唱俑,高56厘米,胸部丰满,头戴菊花,显然是位成熟女性,而当时的唱词多为经典诗赋或即兴小作。在四川博物院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陶俑,刻画了女性哺乳的形象。这座东汉哺乳俑,1972 年出土于四川资阳的一座崖墓,高21厘米,身着交襟长袖,盘坐,高梳发髻,头戴巾。这位女性敞开衣襟,左臂斜抱婴儿,右手作哺乳状,表现出母亲的慈爱形象。虽然人物面庞已模糊,但仍能看出母亲脸上浮现的幸福笑容。

衣食住行 精神风貌

四川出土的陶俑,除了人俑外,动物俑也不在少数,其中以猪、鸡、狗最为常见,也出现有鸭、牛、马、猴等。四川博物院研究馆员魏巍认为,汉墓中出土的动物俑,其数量有一定规律性,反映了当时官府提倡的养殖模式。在东汉以后,而且越往东汉中晚期,汉墓中的动物陶俑的数量和品种就越多,这标志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对财富的积聚程度。

陶俑也反映了汉代成都百姓的衣食住行。在西汉时期的陶俑中,男人的帽子、发饰就有很多类型:头顶挽偏头髻的男人,多为劳作之人;身着“裋褐”(一种粗陋布襦),多为贫贱者;武士俑和手执长蛇兵器俑往往在腰下系一物,似后世裹肚。从陶俑来看,蜀人当时的主食是稻米、黍、小麦,庖厨俑反映出烹调的有鱼、鸡、鸭、狗、猪头等;蜀人自古饮酒,饮酒俑、醉酒俑表现了微醺状态下物我两忘的情景,非常传神,也为我们考证蜀地的酿酒史提供了资料。陶俑题材大多数与中下层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脸上总是浮现着愉快的神色。2000多年前,汉代成都的生活是否真如这些陶俑表现出的幸福?我们无从得知。但乐观的精神,早已根植于四川人的基因之中,就像说唱俑脸上穿越千年的笑容。

(陆离)

(责编:罗昱、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