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怎么建?

成渝同声:提升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

2022年03月05日08:07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成渝同声:提升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

“预计今年两会议题仍将围绕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在分析今年全国两会时表示,促发展这一热点中,如何推进区域规划和大城市群建设则是其中关键着力点之一。

无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其中重要组成内容。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到2035年——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称之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前三极分别是长三角、大湾区和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唱响“双城记”,聚焦“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成都当前正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四张清单”;合力推进两地建设的重点任务,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加快推进,共同开行中欧班列(成渝)4800余列,联合开行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推动实施双城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全面落实两地联席会议部署和成渝双核行动方案,组织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考察学习,签署“1+5”合作协议,重点实施28个领域的合作事项……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两地携手,共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联动重庆日报开启“两会圆桌”栏目,连线在川、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和住川、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以及行业专家学者谈“双城经济圈”,请他们就“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等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黄玉林:

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进成渝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议重庆、四川两省市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联合发布311项“川渝通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共同实施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普通门诊和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等便民举措全面落地。

二是共享教育文化体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合作发展,川渝22所高校聚焦65个优势特色学科开展深度合作。

三是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养老合作,增强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协同推进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建设,实施川渝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双百”培养项目。

四是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标准和规划体系,强化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建成投用西南区域物资储备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集团董事长王麒:

打造世界级自主会展品牌 助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支持举办重要会议和赛事”“高标准举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等国际大型会展”。

当前,成都高能级自主会展品牌、会展业影响力、显示度和话语权仍需提升。因此,要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主会展品牌,努力发挥面向全球配置高端资源的开放平台作用,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建议住建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支持公园城市论坛升级打造为中国公园城市博览会,培育打造为国家级、标志性展会活动,广泛传播公园城市价值理念和创新模式,提升西部地区会展产业整体能级和影响力,形成“东有进博会、南有广交会、北有服贸会、西有西博会”的新发展格局。

建议商务部支持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提升能级,将举办周期由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培育成为聚焦“一带一路”的高水平开放平台,跻身国家级重大展会第一方阵。

建议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支持成都策划打造乡村振兴论坛并将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设为永久会址,创新策划打造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议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支持成都引进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等世界级、国际性知名品牌展会在天府新区落户,提升成都会展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显示度、知名度。

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建议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支持与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相关的国家级会议主题论坛在天府新区落户举办,提升成渝双城会展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显示度、知名度。

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劲松: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提升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印发,《纲要》明确提出四大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是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成渝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级党委政府应继续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深入推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早日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近者悦、远者来的幸福生活圈,让两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足。

一是构建内畅外联的联络体系。打通川渝毗邻地区“断头”路,推进“四网融合”发展,建设更多的交往路、致富路。加快推进成渝两地高铁公交化运营,开行更多的跨省城际公交线路,打造成渝“24小时生活圈”“24小时交往圈”。

二是构建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覆盖成渝地区的养老托育、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让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可及。

三是扩大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谋划实施成渝共同的文化品牌建设工程,推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巴蜀气韵的优秀文艺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创造可口的精神食粮,全面提升人的文明素质,让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充盈。推进农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化为纽带,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和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等进行融合打造,提升重庆、成都等城市的品牌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

四是推动资源要素畅通流动。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川渝两地土地、人才、资本和数据等要素高效流动、优化配置的大市场、大循环。培育壮大数据、金融等核心要素,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开放大学教授吕晨钟:

推进多层次全面互联互通 打造成渝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

成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首先是绿色生态之地,体现了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关系的新发展理念。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川渝两地需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相关规划,注重城市用地的内部挖潜,着力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对现有建筑进行面向未来的绿色化改造,同时注重建筑色彩搭配,让城市建筑群中拥有更多的花园等绿色空间。加强人行道遮阴树的种植,发展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彰显公园城市美学价值。

在实现城乡面貌“高颜值”的同时,成渝两地应通过政务资源共享来实现互联互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方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着力打造更有质感、更有温度的“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样本”。推进“智慧”与“绿色”融合,对现有能源设施、交通设施等进行智慧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慧改造水平。注重巴蜀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提升文创产业发展活力,把文创产业作为重要支柱性产业,力争以较小的环境代价提升就业率,注重将文创发展与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结合。

(成都日报记者 陈方耀 王琳黎)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