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卡片”成“卡骗” 预付式消费需谨慎

人民网成都1月19日电 提前预付698元,按约定享受1299元的婚纱摄影服务,结果在拍摄时产生消费退费纠纷。近日,成都市龙泉驿区消费者协会成功处理了这样一起预付式消费纠纷,在工作人员的协调沟通下,最终双方达成全额退款的一致意见。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纠纷时有发生,以体育健身、培训教育、洗染、洗浴、商业零售等居多。
预付式消费套路多,哪些类型的消费可能存在陷阱呢?如何在消费过程中防范预付式消费“卡片”成“卡骗”呢?
“一般说来预付式消费有四种方式,一是会员打折消费型,二是会员抢购资格型,三是会员无限免费型,四是会员投资返利型。”龙泉驿区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员介绍,在办理预付卡消费时,应当理性,提高防范意识,做到“五要”。
一要谨慎选择商家
在购买预付式消费卡时,应先了解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尽量选择规模大、证照齐全、经营状况较好、服务质量佳、诚信度好的商家。不要一味轻信广告和商家的口头承诺,以免办卡后服务质量变差,经营者发生变更,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
二要理性合理充值
一次性办卡金额不宜过大,在办理预付费式消费卡时,要弄清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限量购买预付卡,科学理性购买预付式消费卡,一次性充值金额不宜过多,谨慎选择金额过大、服务期限过长的预付式消费,避免承担过大的风险。
三要保存发票证据
办理预付卡时,一定要索要票据,妥善保管好发票和消费凭证,一旦发生问题便于向有关部门投诉。金额大的消费卡,要做好备份,每次消费后注意核对余额动态,以防卡内余额缺失。
四要尽量签订合同
对违约责任要事先同经营者详细约定,办卡时最好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预付费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要特别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签订合同时,对不公平的格式合同要说“不”,如“最终解释权在商家”是霸王条款,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要积极主动维权
如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与商家协商,必要时向所在地商务、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投诉,或拨打12345、12315投诉举报电话;对企业倒闭,经营者跑路的,消费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一旦发现商家存在非法吸储、携款跑路等恶意侵权行为,构成诈骗的,可向公安部门报案。(王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