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跃进村“跃进”:一望都是景观 下楼就是公园

2021年11月16日07:40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一望都是景观 下楼就是公园

  改造前的跃进村

  清澈美丽的迎桂湖

  【听听群众怎么看】

  冬日的成都,寒意渐浓。步入成都市金牛区北三环路外侧的天府艺术公园,商业水街正加紧建设,工人们熟练地绑扎钢筋、安装地板和幕墙……“目前砌体工程完成92%,幕墙及屋面安装完成87%。”工作人员表示,以川西文化为特色,这里将招引特色商业、主题餐饮、精品酒店等,打造川西水街文商旅项目。寒风中,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让人倍感振奋,展现出成都城市有机更新的蓬勃热力。

  昨日,记者走进已初步建成的天府艺术公园文博坊片区,左边是状如出水芙蓉的天府美术馆,右边是拥有自然流动屋顶曲线的当代艺术馆。

  清澈美丽的迎桂湖倒映着蓝天白云,湖边绿草如茵、一步一景,时尚现代、休闲多元的生活美学迎面而来。拿出手机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从曾经的“西南第一村”到“城市风貌洼地”,再到如今的“天府艺术公园文博坊核心区”——跃进村的变化,折射出了成都的城市发展。

  “那是不一样哦,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原跃进村5组村民冯素芬告诉记者,虽然靠着华侨城和金牛宾馆,但以前这里天上是密集的电线“蜘蛛网”,地上道路狭窄破烂,最窄处只有1米宽。屋子里阴暗潮湿,人们在两排楼之间拉绳子晾衣服……

  现在,这里经过成片打造,已经成为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之一。以金牛宾馆为核心向外辐射规划建设三园、三湖、三坊。其中,三园为锦园、蜀园、蓉园;三坊为文博坊、文商坊、文创坊;三湖为迎桂湖、荷华湖、芳菲湖;而园区目前已经蓄水迎客的迎桂湖文博坊片区,就是当年的跃进村所在地。

  “这个片区曾经有辉煌的历史,被大家称为‘西南第一村’。”参与该片区改造工作的金牛坝科技服务产业功能区管委会规划发展部部长曹骥原向记者介绍,“里面结构复杂,流动人口众多,治安环境、卫生环境、基础设施等都相当落后,形成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洼地。”

  【实事盘点】

  优先建设生态景观和基础配套

  打造未来公园社区示范点

  “当时村里各项基础设施都不太好,道路狭窄、房屋破旧、电压不稳,用水也是个大问题。居民意见很大。”跃进社区党委副书记赵天添向记者介绍。

  前些年,在时代的光影里沉寂了多年后,作为成都市重点项目之一,跃进村终于正式启动搬迁改造工作。

  “在改造中,我们首先就是去梳理群众的利益点、诉求点在哪里,然后针对施策。” 曹骥原告诉记者,公建配套设施体系需要打造,片区道路年久失修,整体形象需要升级……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居民的诉求逐渐清晰。而通过积极思考与多方调研,金牛区在搬迁改造工作中逐步探索出多项创新统筹工作机制和公共建设配套优先的发展模式。

  今年11月7日,“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在位于金牛区的天府艺术公园拉开帷幕,两座造型优美的地标建筑——天府美术馆和当代艺术馆·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曾经“稀烂”的跃进村,华丽呈现城市文化地标;过去的“破旧”变身网红打卡地。

  “现在哪还看得出以前的样子嘛。看嘛,我们今天是专门过来打卡的。”在芙蓉花造型的天府美术馆前,家住西门的刘大姐和闺蜜架起三脚架,拍照打卡发视频,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

  我们的新房子就在街对面,从三环路过天桥就到。年底就修好了,估计过了春节就能领到新房的钥匙。”冯素芬说,新小区修建标准很高,比附近很多商品房都还漂亮,干净整洁的院落,大部分户型都有观景阳台,最关键下楼就能到迎桂湖这边的公园散步。

  梳理中记者注意到,“跃进村”改造中有个最关键的地方——优先打造生态景观和基础配套,然后才实施商业居住开发建设。项目先后修建了23条市政道路、3条水系、2个社区服务中心、2座养老院、2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中学、1所三甲医院,重构了整个片区的公服配套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按照15分钟公服圈等理念,系统规划片区交通、绿道、水系和地铁TOD站点,打造服务完备、智慧便捷、绿色生态的社区体系。

  “今年,天府艺术公园片区已经被列为成都市‘十四五’规划建设未来公园社区的示范点。”曹骥原告诉记者,片区将进一步植入科技新应用、智慧新商务、文创新体验、艺术新交互等。

  迎桂湖边,即将搬入新居的冯素芬笑得很开心。

  【今后怎么干】

  全力实施

  老城区成片连片更新

  谈到下一步工作,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将以重大示范性工程为牵引,全力实施老城区成片连片更新,统筹推进城市功能、产业、环境、品质综合提升,传承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位、社区服务更加完善。

  推进产业、业态和功能综合提升,全力推进成片连片更新。逐年推进全市217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建设,计划投融资2300亿元;同步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邻里人家”生活服务综合体。今年,启动50个成片更新项目,实施棚户区改造3687户、城中村改造1800户,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400个,启动邻里人家建设20个,发展社区连锁店200个、特色小店100家。

  同时,结合成片更新项目,持续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范小区、园林式居住小区。“按照工作计划,统筹推进更新项目片区及周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典型示范项目,每个区(市)县至少完成1-2个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范小区(院落),中心城区各区不少于3个,其他每个区(市)县不少于1个。”该负责人说。(成都日报记者 李自强 摄影 魏麟潇 熊一凡)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