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瘟神”20 余年 他和团队用植物“大战”血吸虫
植物“大战”血吸虫简史
●2003年底,四川有23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严重
●防治血吸虫的关键,在于防控钉螺
四川山丘区钉螺既在水中生存,也在林下、草坡分布
●2006年,四川林业血防进入国家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规划,并启动实施
组建科研团队识别选育“抑螺植物”,如桉树、花椒等
●采集分析出近100种抑螺植物,写入“十四五”全国林业血防工程规划
●全省各地开始营造抑螺防病林,截至目前累计建设40万余亩
●力争在2023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实现血吸虫病全面清零
走近科学家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江西余江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报道后,激动写下诗篇《送瘟神》。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流行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发病者腹大如鼓,因此又称“大肚子病”。上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在全国多地流行,后经全民动员基本消除了危害。
约半个世纪后,“瘟神”卷土重来,四川等山丘区成为重灾区之一。如今,四川只剩最后3个血吸虫病疫区(中江县、芦山县、普格县)没有达到消除标准。前不久,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费世民作为血防专家组成员之一,参与对中江县血吸虫病消除达标省级验收。“如果顺利,2023年四川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清零。”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费世民已探寻了20余年,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小伙儿熬成了中年大叔。
识虫
照抄湖区“作业”行不通
他探寻山丘区钉螺分布规律
研究生毕业后,费世民进入省林科院。当时,他怎么也没想到,往后时间,自己会与血吸虫打上交道。
“上世纪90年代,我在简阳搞防护林研究。”他回忆,1998年特大洪灾后,血吸虫开始反弹。当时全省有几十个县(市、区)是疫区,简阳便是其中一地。
2003年底,四川有23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严重。
血吸虫很小,肉眼看不见,寄生在钉螺体内。在水中,血吸虫通过毛孔,几秒钟即可进入人体内,然后不断吸血繁殖,危害人的肝脏和脾脏。所以,感染者通常会出现食量大增、肚子发胀等症状。若不及时发现治疗,后期将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甚至无法根治。此外,血吸虫还能通过人和动物的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后进入水中,寄生在钉螺体内,进行再次传播,循环往复。
钉螺是血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因此防治血吸虫的关键,在于防控钉螺。
“钉螺不只生活在水中,也会上岸。”费世民查阅了大量资料,“由于过去相关林业血防研究都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集中在鄱阳湖、洞庭湖等湖区一带,和四川的山丘区分布有巨大差异,防控措施不能照搬照用。”
他研究发现,四川山丘区钉螺不仅在溪流、沟谷生存,在山坡的一些林下、草坡等也有分布。在同一区域、同一流域,呈明显的不连续点状、块状分布,异于江湖滩地、水网区。
四川林业血防当时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没有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也没有人去研究。为此,费世民四处奔走,到中国林科院寻求支持。在众人努力下,2006年,四川林业血防进入全国林业血防工程规划,并启动实施。费世民作为山丘区林业血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参与了国家规划的编制工作。
治虫
捉了数千只钉螺做了上千次试验
他筛选出近百种“植物武器”
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雅安、凉山……费世民细数四川血吸虫病曾经流行的重点疫区。
寻找行之有效的阻螺、驱螺、杀螺良方,费世民率先提出“抑螺植物”概念。比如,竹子能改变钉螺孳生的环境条件,不适宜钉螺生存;桉树能散发出浓郁气味,对钉螺有驱赶作用;花椒干枝叶的分泌物对钉螺具有毒杀作用,钉螺敬而远之。
同时,组建科研团队,深入疫区,识别选育这些植物。同时,在全省调查收集大量具有芳香气味、化感作用的乡土植物,进行室内试验。
试验的第一步是捉钉螺。会同中国林科院研究人员,费世民带领课题组研究人员戴着防护手套,穿行在田间地头、林间沟谷,挨个地块将植物和附着的钉螺一起采集回来。
“用小竹棒将钉螺一个一个往桶里赶,一天下来全身被汗水湿透。”说起当时的调查过程,费世民心有余悸,“万万不能用手背,而要用手掌去接触植物。手背毛孔多,血吸虫容易进入。”
当时,同行的两名中国林科院的研究人员就因为不小心而被感染。但这并没有让研究人员退缩。“感染并不可怕,当时已有防治药物可以治疗。为了血防工作,必须要坚持基层调查研究,才能摸清有效的防控措施。”费世民说。
第二步,养钉螺。费世民用腐烂的植物喂养钉螺,从而分析钉螺孳生与植物的关系,筛选抑螺植物。
他用桉树叶靠近钉螺,发现钉螺很讨厌这种气味,这让他十分兴奋,“说明种桉树能有效驱赶钉螺。”
四川各地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种桉树,因此需要识别更多的“植物武器”,后来他又筛选出花椒等植物。同时,研究团队还将植物中的相关成分浸提出来,将钉螺浸泡其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死了就证明这种植物能有效杀死钉螺。”
费世民介绍,过去使用化学药物杀虫,容易造成污染。“我们开展了生物药剂试验,找出了一些能灭杀钉螺及血吸虫的植物,比如巴豆,人吃了都拉肚子,对钉螺也有毒性,交给卫生部门后制成环保的生物药剂。”
捉了数千只钉螺,做了上千次试验,费世民团队共采集分析出近100种抑螺植物,形成了清单,并在野外有钉螺地带进行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此后,“抑螺植物”作为林业血防的有效措施被广泛应用,并写入了“十四五”全国林业血防工程规划中。
防虫
已建40万余亩抑螺防病林
他呼吁建种质资源基因库
自2006年启动实施林业血防工程以后,全省各地开始营造抑螺防病林。为让相关工程按规范操作,费世民团队将近年科研成果集结成书,从选树、栽树、管树、建立示范区、增加经济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提出“花椒+鸡”“红香椿+兔”“竹+渔+新农村”“林+茶”等复合模式,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目前,全省血吸虫防控总体情况如何?费世民说,血吸虫病防控总体分为传播控制、传播阻断和传播消除3个阶段,目前处于消除阶段。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设抑螺防病林40万余亩,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整合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发展等项目,植树造林100多万亩,形成了控制血吸虫传播的巨大屏障。
“考虑到边界相连,我们还与下游地区进行了对接,对三峡库区进行了钉螺孳生风险调查,一起开展联防联控,预测预警。”费世民说。
血吸虫病防控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工程,不能单纯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2008年开始,费世民参与了3次全国、四川山丘区林业血防工程规划编制,目前规划已经编制到2025年。
“相关研究还需要继续做。”费世民说,四川仍然是血吸虫病隐患区,林业血防工作还不能停止。“上世纪50年代就打了一场全国性的血吸虫病防治胜仗,但是几十年后又恢复了,一旦放松警惕,疫情就可能卷土重来。”
他认为,做好技术储备很重要,“抑螺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必须建立起来,一旦发生新的疫情便于及时造林;持续开展钉螺调查监控和预测预警;同时,加大项目经费投入力度,开展跨学科系统研究,结合目前的乡村振兴进行持续研究,研发出更多更高效的林业血防措施。
人物简介
费世民,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余年来,他率先科学阐明了山丘区钉螺分布规律,揭示了抑螺植物的功能作用,创新提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抑螺防病林体系布局理论、山丘区抑螺防病林体系建设技术体系,填补了山丘区林业血防研究空白,获“全国血防卫士”称号。(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代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