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 成都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自11月2日成都市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以来,在成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攻坚克难,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守护城市、守护家园。
争分夺秒、高效部署 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
疫情发生后,金牛区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加快流调溯源进度,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统筹调度全区防控资源能力,落实落细防控措施,第一时间招募志愿者54名,其中党员志愿者33名,在1个小时内前往管控区域4个党员志愿服务点完成集结,紧张有序地开展防疫宣传、秩序维护、防疫消杀、物资配送等各项工作。“蓉城先锋·金牛力量”党员志愿服务队11月2日上午9点集合后,便到服务点小区值守、劝导,给院内居民送生活物资,下午3点40分,他们才端起盒饭吃起午餐来。忙碌了一天到深夜的党员同志说:“不辛苦,为人民服务,党员志愿者应该站在第一线。”
成华区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860余名党员干部、1.2万余名基层党员,通过开通“党员抗疫专线”、发放“党群联系卡”、成立“党员骑手帮买团”、设立“党员服务站”“党员先锋岗”,带动3.5万余名志愿者,积极亮身份、当先锋,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的抗疫正能量。
据成都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11月2日晚全市共召集党员志愿者5万余名,开展封控区和管控区生活物资保障、问题诉求收集、核酸检测引导、应急医疗救助、志愿服务等工作,为阻断疫情传播赢得了时机。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筑牢疫情防控“桥头堡”
“大家今天开始进行第二轮数据收集、摸排,务必做到住户见面,务必做到心中有数,务必做到排查全覆盖。大家一定要做到数据准确,绝不能遗漏,也绝不能疏漏……”才进院落,就听到锦江区成龙路街道华新社区党委书记李宾正在给社区“两委”、社区网格员和部分社区党员志愿者布置工作任务。截至11月3日下午,华新社区第一轮核酸检测累计采样3088人,完成当日入住人员全覆盖,妥善安置227名滞留人员,确保封控管理期间1700余户居民和滞留人员生活正常。
在东部新区草池街道核酸检测现场,各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现场树起红色旗帜,建立“驰援草池”问需工作群,现场收集梳理问题5类32个,利用在线表动态更新,调动各方力量,有序开展“三送一助力”贴心服务,将防护物资、毛毯被褥、矮凳温水送到需要的群众手中,助力“集中检测”和“送检上门”。历经12小时,完成38000名群众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激发出同舟共济的组织力量。
据了解,成都市此次疫情涉及到的社区迅速转化为阻击“阵地”,3万余名党员就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筑牢疫情联防联控第一道防线。
率先垂范、引领带动 争当疫情防控“主力军”
“治疗一线是医院,预防一线是物业。物业服务行业作为保障群众生活必需的行业,此刻更要做到率先垂范,严守防疫的第一道防线。”成都龙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责任人刘予春说。面对突然发生的疫情,龙湖物业30余名党员职工组成党员服务队,采取短信、微信、单元提示栏等“线上+线下”形式,对封控区附近4个服务项目(小区)6347名业主进行全覆盖宣传,提醒广大业主、商家做好体温测量、亮码扫码通行等防控措施;组织党员突击队,配合社区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对小区106名黄码业主进行排查统计,配合社区做好5名隔离人员的保障服务。
四川省弘发建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金牛区营门口街道“大党工委”和银桂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在本次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对全公司200多名职工、8个项目外包人力进行全覆盖排查,定时测温、掌握行程、及时登记,确保人员管理无遗漏;发动16名党员职工组成志愿服务队,按照每天3次的频次,对公司内部、所在大楼公共区域共计1200平方米面积进行消杀,确保工作环境健康安全;主动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医用灭菌防护服300件、口罩4500只、消毒酒精40瓶,彰显驻区“两新”组织的责任担当。
据了解,成都市新兴领域共有1000余个党组织积极投入到本次疫情防控中,众多非公企业热心捐款捐物,超过百余家社会组织在专长领域接续传递温暖。张弛之间,成都“两新”组织迅速建立专业化的防控网络,汇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