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四川泸州:守护一江清水的“进退”之道

2021年09月23日06:3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今年5月8日,四川省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3月主要江河水质月报,长江泸州段水质类别仍然保持为Ⅱ类水质,高于Ⅲ类水质规定。这个“保持”,延续了多年来人们对“长江泸州段像赤水河一样清亮”的评语。

泸州地处长江上游,既是四川省生态建设的核心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长江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

多年来,泸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做到了一个城市有3个国家级生态“名片”(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做到了一个城市有2个国家森林公园(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福宝国家森林公园),让酒城成为一座“城在林中、人在花间、行在树下、四季常青”的山水园林城市。

集装箱货轮驶过泸州。牟科摄

退耕还林退出“金山银山”

5月,在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银罗村,环绕该村的永宁河水流清澈,满山遍野的枇杷树绿染青山。正值枇杷成熟期,丰收的喜悦挂在果农的脸上。

“由于银罗枇杷名声大,果子在树上就卖完了,我家2亩地收入4万元。能有这样的收入,还得感谢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银罗村7组农户孙小军对退耕还林政策赞叹不已。

“纳溪区的退耕还林多选择在山区,原因是这些地方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副局长高树林表示,“实施退耕后,不仅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环境,山区农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泸州市叙永县正东镇兴龙村12组村民张登富证实了高树林的话:“退耕还林好,有补助,家里年轻的出去挣钱,年老的在家搞种养,一家人的收入增多了。更好的是,退耕还林后,我们这里水灾都少了很多。”

装点江山千山绿,造福后代万泉清。10多年来,泸州市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走出了一条生态惠民、产业富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该市森林面积达到93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8.4%上升到51%,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带来了更大的变化。据泸州市林业和竹业局副局长张雷介绍,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竹产业、林果业、林下种养业、种苗花卉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据统计,2020年,泸州市实现林业综合产值294.8亿元,仅竹业一项,全市农民年人均收入2900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泸州大地的现实。

红嘴鸥来泸州越冬。牟科摄

争补助变为争土地改造

在泸州市古蔺县石屏镇扎山村,村民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改土治理,扎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守国还因此“得罪”了一些土地没有被规划的村民。这是什么原因呢?

石屏镇从上世纪40年代起土法炼硫磺,1958年建石屏磺厂扩大生产规模,2004年停产改制。60多年来排放的磺渣堆积如山,对矿区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致使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明显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粮食严重减产,有的土壤甚至不能作为栽植作物使用。

2012年11月,全国首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之一在石屏镇启动。该工程根据土壤污染程度和性质,分别采用土壤酸化改良、化学钝化、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措施,对扎山村58亩受磺渣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和修复。

不到两年,土壤污染修复工程通过市上验收。当年夏秋季节,试点工程58亩土地上收获了第一季蔬菜和粮食,所种的玉米和高粱采样送检合格,这片土地终于获得丰收。

“这两年的玉米,长得比以前的玉米大。”扎山村2组村民赵帮会笑着说。治理修复后,赵帮会家的1亩多地种上了玉米,土地的收成一年好过一年,让赵帮会增收的希望得以实现。在以前,这是大家不敢奢望的。

“以前群众争低保、争补助、争救济,现在是争着把自家的土地拿出来改造。”陈守国说,目前,像赵帮会家这种经土壤治理与修复的土地,扎山村共有58亩,都种上了玉米、红薯、南瓜等粮食或蔬菜。

扎山村的试点工程,得到了国家生态环境部的肯定。

10多年来,泸州市先后实施叙永县大树硫铁矿、古蔺县石屏磺厂矿山地质环境等治理工程,使矿区生态环境及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古蔺镇火星村的±800kV宾金线339号塔在夕阳的余晖下屹立于群山环抱之中。安伟摄

“退出去”与“引进来”

在推进绿色发展和优先发展方面,如何处理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方式支撑泸州市经济的发展?

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必由之路。

“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新路径,要在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基础上,做好退和进两篇文章。”泸州市经信局负责人说,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原先对资源环境依赖较重的产业,须逐步“退出去”,对资源环境较友好的新兴产业则要“引进来”,比如智能终端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

于是,泸州的目光投向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谋划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梯级转移。

深圳是全国手机创新研发的前沿阵地和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圳的制造型企业包括智能终端企业,逐步向内地转移。

由于泸州具有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配套的产业等优势,特别是泸州拥有自贸区出口贸易便捷的“加分项”,让深圳更多的手机产业链企业认识到泸州是智能终端产业转移较好的承接地。

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将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一是可填补泸州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空白,优化该市产业结构;二是由于智能终端产业属于科技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产值达到1000亿元,将会有10万人以上的用工需求。因此,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2016年11月,泸州市启动智能终端产业招商以来,重点围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虚拟现实(VR)等智能终端产业方向,构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不到2年,泸州市已引进智能终端企业82家,总投资380亿元,其中已投产32家,实现产能510亿元。

2020年,泸州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牵手合作,于当年3月开建百亿级中国电子(泸州)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其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利税1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

到2020年6月,泸州已经集聚电子信息企业260多家,产品覆盖软件服务、终端产品设计、元器件制造和整机生产。“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转变,泸州电子信息产业正向千亿级产业迈进。

做好“进”的文章,还体现在泸州与华为公司的“牵手”上。

泸州市政府与华为公司正式签署云数据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后,不到两年时间,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已建成投用,政务云建设和数据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让泸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在培育和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泸州还培育了新的动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如今,泸州造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远销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世界500强恒力集团在泸投建的智能化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加快推进,泸州将成为西南地区智能化聚酯新材料及高端纺织制造中心。(简放鹏)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