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入“成长期” 川企已尝到甜头
前不久,满载着广东企业生产的2750吨微波炉、玩具等货物的X9574次班列,从广西钦州港东站一路开往成都国际铁路港,在港口与中欧班列衔接后,再发往波兰马拉以及德国的杜伊斯堡。这是成都、钦州两地首次实现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双通道联运”,预计未来每月将常态化发送4列“双通道”衔接班列。
实现常态化发送,通道建设与货物集散能力是关键支撑。来自成都国际铁路港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成都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超400列,实现了“天天东盟”的高频次往返对开。东西互济之下,东盟市场被进一步打开。
《“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通道、港口和物流枢纽运行要更加高效,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这无论对物流运输行业还是依托新通道加速“出海”的企业来说,无疑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只有178列,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4607列,增长近25倍。对于这样的增长,有专家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总结为:正从“启动期”向“成长期”转变。
以通道带产业,这是中欧班列的发展经验,也是《方案》对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抱以的期待。四川不少企业已提前尝到了甜头。
“随着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四川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2020年,四川货物进出口额达到8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对东盟进出口额占全省总额约20%。”今年6月在成都举办的“面向东盟的外贸企业物流对接会”上,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
自2017年成都国际铁路港经钦州港至东南亚的国际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通以来,已相继带动化工类、机电类、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类产品、中东平行车、越南LG电子配件等产品进出口贸易,出口货源中四川省内货源占比更是高达95%以上。
作为成都5家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之一的四川宏盟中拓汽车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寄希望于新通道进一步向东盟市场发力。“过去,东南亚是全球二手车进口关税最高的地区,但是自RCEP协定签署以来,东南亚正逐渐成为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最大出口地区。”该公司总经理李川说,依托南向国际班列出口二手车,上半年公司已完成去年100%的出口量,今年销量预计可翻4倍。(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