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查玉春:乡村振兴路上 党员要冲锋在前

全国“两优一先”先进典型
人物名片:查玉春,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2001年以来,她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持续开展“三带”活动,让党员带头创收增收、带头促进和谐、带领群众奔富裕,实现了党组织对各领域的全方位领导,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蔬果种植等产业,把晏家坝村建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2021年,查玉春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作为宅基地改革的试点村,我们要继续把好方向,积极探索、稳慎推进。”7月26日,结束宣讲工作的查玉春一回到晏家坝村,便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接下来的工作,宅基地改革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组织交付的这项任务,就是对我们的考验。”
这些年,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查玉春面对了许多类似的考验。作为晏家坝村的领头人,她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晏家坝地处沱江之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但落后的基础设施曾是制约其产业发展的瓶颈。2007年,查玉春提出修建村道,却招来许多质疑声。面对质疑,查玉春没有气馁,而是带着村干部“跑”了起来——跑到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跑到在外成功人士那里争取捐资,跑到每个村民家中争取支持,最终筹集到170多万元。村道修好了,晏家坝村成为资阳首个整村通公路的村庄。
2018年,晏家坝村的蔬果种植和生猪养殖都已成气候,村民的收入有了保障,但继续增长的动力却不足。在推动农房风貌改造、发展民宿经营的过程中,查玉春带着村干部先行先试,用逐渐热闹起来的人气打消了群众的顾虑,短短半年时间就陆续引进王静池农民艺术工作室、捌楼八号、厚斋五友等10余家文创小院、民宿入驻。
“冲锋在前、攻坚克难,才能彰显我们共产党员的本色。”查玉春介绍,近年她和同事们把支部建在产业、把党员管在产业,用党组织的力量带领大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实现了三次变革:从单纯蔬菜种植发展为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和生猪规模化养殖同步发展;引龙头企业入驻推动农旅结合;推动文旅结合,让晏家坝村成为乡村公园社区的典范。2020年,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3000元。
前不久,资阳市被确定为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市”之一,而晏家坝村被当地确立为先行先试核心村。对于这道难题,查玉春已有初步的破题思路。“此前我们已经开始探索,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桥梁作用,流转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让外出农民的农房有人照料、有所收益。”查玉春说,接下来将继续细化宅基地管理、使用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全局的作用,瞄准改革中的重点难点,落实“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三权分置,在盘活集体资产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