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四川

致敬“七一勋章”获得者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2021年06月30日07:24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柴云振

  人物名片

  男,汉族,1926年11月生,1949年12月入党,2018年12月去世,四川广安市岳池人,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财政局原副县级离休干部。九死一生的战斗英雄,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被称为“活着的黄继光”,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型之一。1951年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1952年伤残复员回乡务农,从不提及自己的功绩,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了一辈子。荣获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战斗英雄失联33年,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

  为了替父亲柴云振领回“七一勋章”,6月26日一大早,柴兵荣坐上了成都开往北京的高铁。看着窗外的风景,柴兵荣的思绪又回到了另一次特殊的火车之行。

  那是1984年9月,柴云振、柴兵荣父子俩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赶到湖北孝感市,正是此行,让埋名乡间33年的“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一则《四川日报》上的寻人启事

  “柴云振系我部八连七班班长,在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英勇杀敌,荣立特等功,并授予英雄称号,因负重伤,回国住院,与部队失掉联系……”1984年9月的一天,在四川省岳池县,柴兵荣开着拖拉机到山下加油。加油间隙,他随手拿起9月12日的《四川日报》翻看起来,第四版上的一则寻人启事吸引了他的注意。

  1984年9月12日《四川日报》刊登的寻人启事。

  报纸上要找的这个人,跟父亲实在太像了。唯一不同是名字有一字之差。“报纸上,英雄的名字叫‘柴云振’,但父亲在更名前叫‘柴云正’。”柴兵荣说。

  “我立即拿着报纸回家给父亲看,并提议他到部队去看看。”“全中国名字相似的人多了,我不能去冒领这种荣誉!”面对儿子的提议,柴云振一口否决。

  最终,拗不过儿子,柴云振才随儿子一起到部队看看。在军部,发出那则寻人启事的温铁汉与他见面了。他详细询问了柴云振一些问题:他的食指是怎么断的,当年所在部队的番号及军、师、团、营、连等主要领导人的职务姓名等。“你还有哪些地方受过伤?”“我的头也被鬼子打烂了。”柴云振话音刚落,温铁汉立即走到他身边,要求看看他头上的伤口。柴兵荣回忆说:“他当时就撩开父亲的头发,逐一数伤疤。”柴云振头部有24个米粒般长度的伤疤。

  柴云振给官兵们讲述当时的战斗故事。受访者供图

  为求稳妥,温铁汉又请来当年把重伤的柴云振背下山来的孙洪发。一番交谈后,孙洪发认定眼前的这位农家老汉,正是他们寻找的战斗英雄。原来,柴云振原名“柴云正”,当年为他填名字的战友董贵成是山东人,误将“正”写成了“振”。后来,董贵成还专门为此写了说明。这次湖北之行后,“柴云正”也正式更名为“柴云振”。

  一位朝鲜战场的孤胆英雄

  那次回部队,柴兵荣才完整地认识了父亲。抗美援朝时,柴云振在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任七班班长。志愿军十五军在朝鲜战场上是支响当当的英雄部队,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都来自这个部队。柴云振所在的一三四团八连是一个英雄连队,被誉为“上甘岭特功八连”。

  柴云振就是在上甘岭战役之前的朴达峰阻击战中成为英雄的。1951年5月,柴云振所在部队在朴达峰担负阻击北上敌军的任务。战斗进行到第六天,志愿军前沿阵地被占领,时任八连七班班长的柴云振,接到上级夺回阵地的命令。晚上,柴云振带领战士从右侧无名高地两边突袭,夺回了阵地。但天亮时遭到敌军大规模反扑,战斗到最后,柴云振发现,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时4个敌人又冲上来。柴云振扣动扳机,当场撂倒3个。“剩下的一个敌人冲上来抱住我。扭打中,敌人捡了块石头朝我头上砸,我双手死死地挖他的眼睛,敌人疼得丢了石头,张口咬断了我的手指头……”1984年,柴云振向战友和柴兵荣谈起战斗过程时,依然激动。

  随后,增援部队赶来,战友在阵地上发现了陷入昏迷的柴云振,把他背下山送去抢救。待柴云振再次醒来时,他已身在内蒙古包头医院。身体情况好转后,柴云振回到了四川老家,默默踏上归途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荣誉。

  回乡后,柴云振和乡亲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很少谈及自己在朝鲜打仗的事情,这样一过就是33年。

  一个给老班长的最后军礼

  1985年10月,柴云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成员去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其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两次接见柴云振,并给他颁发了“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无论多少荣誉加身,回乡的柴云振仍和平常一样,扛起锄头下地干活。有老乡劝他“别干了,好好享享福”,柴云振笑着回答说:“党已给我不少了,我能再做点就做点嘛。我就是个农民,做点事情心里踏实些。”

  柴云振懂政策,做事情讲法理、重公平,总能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后来,每当遇到乡里乡亲事,村干部总要找有威望的“编外干部”柴云振商量,让他出面调解。

  后来,柴云振被选为省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就业、社会福利等问题,他先后提交了200多份提案议案和意见建议。“爷爷在当人大代表时,为了帮助困难群众,也曾多次求人。”柴云振孙女柴萍说,“但爷爷从未替柴家子女求过一次特殊待遇。”

  2018年12月26日,柴云振走完了他非凡又朴实的一生,享年93岁。追悼会上,6名从湖北空降兵部队远道而来的官兵代表,向身披党旗的老班长敬了最后的一个军礼。

  “老班长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英雄,我们要将其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传承好。”追悼会现场,空降兵某旅“上甘岭特功八连”第31任连长毛小龙说。毛小龙是入伍后才听说这位老班长传奇故事的,“老班长‘隐姓埋名,不慕荣利’的奉献精神已被列入空降兵部队十大优良传统之一。”“父亲经常会告诉我们,要为国家发展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柴兵荣说。在柴云振的感召下,“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基因融进了柴家后代血液里,柴云振两个儿子、一个孙女一个外孙女都参了军。

  “爷爷的遗愿就是希望柴家每代人都有人参兵入伍,在部队接受洗礼与锻炼,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柴萍说,她现在读大一的女儿也主动提出要参军。(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兰楠 邓翔沣 何浩源)

  获奖感言

  柴兵荣(柴云振之子):

  能代表父亲获颁“七一勋章”,我内心非常激动、也非常自豪。父亲在世时常说,他那一个班的战士大部分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所以,他活着就应该代战友们做点事,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如今,父亲虽已去世近3年,柴家后代一定会传承发扬父亲的红色基因,做新时代路上的奋斗者,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做贡献。

  从北京回家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七一勋章”带到父亲墓前,告诉他,党没有忘记、共和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他和他的战友们。另外,我还打算开个家庭会议,分享在北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邓翔沣整理)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